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山灌区是山东省和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国内第五大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6万hm~2,固定资产达6.5亿元。自1970年以来,该灌区累计引水378亿m~3,创经济效益200多亿元,不仅满足了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补充了地下水源,改良了盐碱土地,而且为聊城市工业和城镇居民生活及环境用水提供了大量优质水源,每年仅向东昌湖供水就达1200万m~3,为聊城建设“中国江北水城”提供着强有力的水源支持;同时,灌区自1981年以来还先后承担了4次引黄济津和9次引黄入卫(济冀)两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位山闸累计引水39亿m~3,向河北、天津送水30亿m~3,有力地支援了两省市的经济建设。 近年来,位山灌区为促进灌区持续健康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方针,积极开展精神  相似文献   

2.
1基本情况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复灌至今累计引水352亿m3,不仅满足了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补充了地下水源、改良了盐碱地,而且为聊城市工业和城市居民生活及环境用水提供了大量优质水源,累计创经济效益200亿元。位山灌区管理处是位山灌区市级  相似文献   

3.
马爱忠 《中国水利》2005,(23):74-75
位山灌区地处鲁西平原.现已建设成为以2条引水渠、2个沉沙区、3条干渠为骨干工程。控制36万hm^2耕地的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的灌溉网络体系.是山东省最大的灌区.居国内6个特大型灌区的第5位.不仅为聊城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源支持,而且还开展了6次引黄济津、9次引黄入卫济冀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力地支援了天津、河北两省(直辖市)的经济建设。如今,位山灌区已经成为聊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位山灌区地处鲁西平原,是山东省最大的灌区。近10年来,灌区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2条引水渠、2个沉沙区、3个干渠为骨干工程,控制面积36万hm^2耕地的科学灌溉体系,受益范围覆盖聊城8个县(市、区)的95个乡(镇),年灌溉增产效增达12.5亿元,是聊城农业乃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1 灌区概况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的大型引黄灌区,设计引黄灌溉面积28.8万hm~2,现已扩大到36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0%。该灌区经过30多年的管理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黄灌溉带来的增产净效益平均每年1.4亿元,同时还补充了地下水源,改善了水生态环境。 2 黄河限流对位山灌区的影响 黄河水是聊城市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是不可缺少的水源,已成为该市发展经济的重要保障。目前,位山灌区年平均需引黄河水是为14亿m~3左右,而黄委分配给该市引黄水量为8亿m~3左右,只占需水量的57%,远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黄河限流后,位山灌  相似文献   

6.
漳釜河灌区,由历史悠久的民有渠道区和滏阳河灌区组成,担负着邯郸市12县区20.3万hm^2的农业灌溉用水和邯郸市8大工业企业近200亿元产值的工业用水。结合漳滏河灌实际情况,分析了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节水途径。  相似文献   

7.
位山灌区地处鲁西平原,现已建设成为以2条引水渠、2个沉沙区、3条干渠为骨干工程,控制36万hm2耕地的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的灌溉网络体系,是山东省最大的灌区,居国内6个特大型灌区的第5位,不仅为聊城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源支持,而且还开展了6次引黄济津、9次引黄入卫济冀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力地支援了天津、河北两省(直辖市)的经济建设.如今,位山灌区已经成为聊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8.
位山灌区水利经济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山灌区地处鲁西平原,设计灌溉面积36万hm2,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40m3/s,是山东省最大的灌区,居全国6个特大型灌区的第5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位山灌区落实“取水许可、用水交费”制度,深化水价改革,立足灌区优势发展综合经营,努力实现灌区发展同水利经济相互促进,发展壮大水利经济,推动了位山灌区快速持续发展。1基本情况位山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复灌至今,始终坚持“引黄补源,以井保丰”的方针,累计引水352亿m3,不仅满足了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补充了地下水源,改良了盐碱地,而且…  相似文献   

9.
地处鲁西平原的全国特大型灌区位山灌区,复灌32年来,以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节水增效为目标,逐步调整与完善自身服务功能,现已建成以2条引水渠、2个沉沙区、3条干渠为骨干工程,控制36万hm~2耕地的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的灌溉网络体系,农业引水累计完成317亿m~3,创经济效益137亿元,不仅为聊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源支持,而且还多次通过引黄济津、引黄入卫济冀,向天津、河北送水31亿m~3,有力地支援了当地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四川水利》2005,26(3):59
1 扎扎实实搞好用水管理工作。加快灌区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并进的步伐。今年都江堰灌区用水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完成农田灌溉面积67万hm^2。其中,水稻栽插面积42万hm^2,向丘陵灌区输水7.31亿m^3,完成向成都市、青白江区工业及城市生活和城市生态环境供水12.23亿m^3,实现灌区工程年末蓄水10.54亿m^3。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漳滏河灌区,由历史悠久的民有渠灌区和滏阳河灌区组成,担负着邯郸市12县区20.3万hm2的农业灌溉用水和邯郸市8大工业企业近200亿元产值的工业用水。结合漳滏河灌区实际情况,分析了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节水途径。  相似文献   

12.
节水优先 需水控制 开源节流统一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每年因供水不足造成工业产值的损失上千亿元.农业用水因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而被大量占用,使本来就不敷农用的水源更紧张.现有0.47亿hm^2有效灌溉面积中,约有0.07亿hm^因水源不足而无法灌溉,估计仅此一项就少生产粮食150亿~200亿kg.同时维系生态环境系统基本功能的水量被挤占,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城乡大量废污水排放,又使环境受到污染,水资源问题矛盾重重,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3.
谢新华  张慧琳 《山东水利》2006,(7):14-14,16
1998~2005年,聊城市位山灌区连续8年被列入全国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计划,累计投资1.97亿元(其中国家投资7500万元,地方配套1.2亿元),衬砌骨干渠道98.1km,改造支级渠首工程30km,新建改建建筑物166座,建设管理道路83km,改造基层管理单位3处,堤防平整造田416.67hm2。开展了信息工程建设,建立了水情自动采集、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管理和灌区用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并实现了部分干渠节制闸门的自动监控,大大促进了灌区的现代化进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位山灌区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着力抓好“三项改革”,做到“五个到位…  相似文献   

14.
崔建华  车向芝 《山东水利》2006,(6):25-25,32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居全国第五位,设计灌溉面积36万hm2,控制聊城市8个县、(市、区)90个乡(镇)、2480个村庄的大部分耕地。灌区骨干工程设施有东西2条输沙渠、2个沉沙池区和3条干渠,总长274km;各类水工建筑物5000余座。灌区自1970年复灌至今,共为聊城引进黄河水345亿m3,灌溉增产效益300亿元;为东昌湖、电厂等工业供水1.5亿m3,极大地支持了聊城市的工业发展,也为江北水城的建设及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灌区还承担了两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引黄济津6次,引黄入卫9次,共向天津、河北送水62亿m3,有力地支援了两省…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44处大型灌区中。有20处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规划总投资56.41亿元。设计灌溉面积55.67万hm^2。“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争取灌区建设资金。5年来共完成投资17亿元,新增水田面积10万hm^2,改善水田灌溉面积11.27万hm^2。年新增农业生产能力6亿kg。年新增收入11亿元。  相似文献   

16.
张娟 《陕西水利》2012,(4):185-186
水利工程为区域农业生产提供支撑,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繁荣农村经济的必要措施,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民生水利的重要载体。目前灌区水源紧缺,引水量逐年减少,农业灌溉面积逐年萎缩,另一方面由于用水户节水意识不强,水资源在灌溉中浪费现象严重。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粮食增产重在灌区,灌区重在节水。因此,建设节水型灌区显得十分必要而又迫切。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中央投入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资金59亿元,地方配套51亿元,共安排354个灌区。中央投资比2007年增加44.5亿元,达到历年投资最高水平。投资计划完成后,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41万hm^3,改善灌溉面积202万hm^3,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4亿kg,增加年节水能力48亿m^3。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利》2007,(24):6-6
2007年,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共安摊投资28.01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4.5亿元,共安排235个灌区项目。项目完成后,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13万hm^2,改善灌溉面积53.67万hm^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亿kg,年增加节水能力14亿m^3。  相似文献   

19.
吴克昭 《中国水利》2005,(23):72-73
赣抚平原灌区是一座具有农田灌溉、防洪排涝、发电、航运和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供水等综合效能的大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8万hm^2,排涝4.67万hm^2.每年向南昌市及其周边城镇提供工业、生活、环境用水近1亿m^3.年发电量2500多万kWh。工程运行40余年来.累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已超百亿元.为本地区粮食生产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性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夹马口灌区北扩工程是在现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的基础上,通过灌区中部(泉杜村)二次提水,将黄河水提到峨嵋岭台垣,解决临猗、万荣两县40.6万亩(2.7万hm^2)耕地的灌溉用水问题,受益范围包括10个乡镇83个村20万人。工程建成运行后,每年可提黄河水0.8亿~1亿m^3,增加农业产值7亿~8亿元,并有效促使区域内地下水止降回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