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水体生态修复,建立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是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简述了水生态文明道路的选择过程,讨论了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在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建议:从思想观念上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以水资源节约为重点建设水生态文明,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加强水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陈惠敏  杨芳 《人民长江》2012,43(2):92-95
为了掌握湖北省天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制定水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规划,选择该市主要河湖典型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天门市城区河流、湖泊、沟渠的水质均为劣Ⅴ类,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水体的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对该市水环境状况的分析,制定了水污染控制规划、城市生态水网规划、城市水体生态修复与滨水景观规划、河道综合整治规划以及水生态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4.
游洋 《江苏水利》2013,(11):50-50
近日,徐州市正式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坚持经济建设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生态环境改善相协调,通过实施"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等系列生态文明工程建设,大力改善水系环境,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基础保障。一是大力实施城市水环境提升工程。采取综合整治、源头控污、清淤疏浚、综合开发等多项措施,先后实施了云龙湖景观提升,故黄河市区段综合整治等一大批城市水环境工程。2013年起,徐州市启动实施"水更清"行动计划,统筹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三大功能,大力推进控源截污、清淤贯通、水质提升、生态修复、尾水利用及导流五大工程,  相似文献   

5.
城市水生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文章通过分析九江市城市水生态的现状,探讨利用法律、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来保护城市水生态;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如何避免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构建新的城市水生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东莞市水生态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建设生态城市,改善水环境,治水、治污、治河和城市景观相结合等方面入手,探讨修复水生态系统、构建人水和谐生态城市的主要战略方向,尝试提出了支撑水生态系统建设的三大战略任务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促进滦河流域水生态健康发展对于保障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滦河流域内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人口聚集度高,经济活动比较大,加之自然资源禀赋承载能力有限,流域水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以水生态、水资源和水环境“三水”统筹的理念为指导,开展了滦河流域承德段水生态状况问题识别,在此基础上,划定滦河流域水生态修复管控分区,针对“三水”特点,提出注重“一水”兼顾“两水”的差异化水生态保护修复对策,综合形成流域水生态管理与修复方案,为滦河流域及京津冀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环境保护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河流水系数量众多,水生态类型丰富多样,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水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不断增大,文章以浦城县水美城市建设综合治理PPP项目为例,对水美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技术路线、水生态分区体系及工程措施等关键性技术加以探讨。研究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对我国当前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正水生态文明建设是通过科学配置、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来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通过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水环境来提升水环境的质量,通过有效保护和系统修复水生态来增强水生态的服务功能。近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三水共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保护》2023,(1):7-7
《水资源保护》(ISSN 1004-6933,CN 32-1356/TV)是教育部主管、河海大学和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探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的基础研究、宏观管理及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问题,主要栏目有“特约专家论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  相似文献   

11.
李胜林 《四川水利》2007,28(5):39-42
江油市作为涪江上源发展中城市,在建设发展中,应当采取趋利避害措施,构建良性水生态循环系统,避免生态环境恶化,这对江油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江油城市的区位个性特点,运用生态循环系统理论,以水生态循环系统保护和水资源节约保护为重点,对建设江油市水生态特色城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三峡工程水环境与水生态现状,分析三峡工程对库区及坝下水文情势、水质、库区及支流富营养化等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运行对水生态系统、饵料生物、鱼类及珍稀水生动物等水生态的影响,提出优化水库调度、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防治、农村面源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水环境保护对策,以及开展栖息地保护、物种保护、人工增殖放流、生态调度等水生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刘艳菊 《人民珠江》2023,(S2):11-15+21
为更好适应和服务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实践要求,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支撑贵州新战略实施等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贵州省水资源保护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结合水资源保护现状中仍然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研究新形势新要求下的贵州省水资源保护总体思路。该总体思路为:以“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上线)、水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水环境(底线)”为管控边界,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需求为总体目标,以“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兼顾修复与治理”为基本原则,构建“一屏、三区、八廊”的水资源保护总体布局,对全省两大流域八大水系从水量、水生态、水环境3个方面进行较全面谋划。期望提出的建议可为今后一段时期贵州水资源保护工作以及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是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在分析哈尔滨市水资源、水环境及水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遵循"以松花江为纲、以水定城、以水兴城、城水相依"的理念,提出哈尔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从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及节约用水、防洪排涝、水环境改善、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水文化传承与水景观提升六个方面,全面启动哈尔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成"大江安澜,湖库明净,内河水秀,滩岛生态"的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平原地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不仅是资源环境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今与水环境相关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来自污染和非可持续性使用等诸多方面的威胁,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文中分析了城市水环境现状,就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建设,分析了生态调水、化学除藻以及生物滤池3种水生态修复与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结合枣庄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和构建科技创新型、生态宜居型新枣庄的需要,确定海绵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制定枣庄市海绵城市建设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与文化建设和显示度等六大类指标体系20项具体指标,确定了"两山横亘、一轴贯穿、八水环绕、多点分布"的海绵生态空间格局,并从水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规划、水环境提升、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第七届中国城市河湖综合治理高级研讨会暨2013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城市河流学组年会在京召开。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本次研讨会重点就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水系综合规划,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材料等进行了讨论,交流了近年来我国水生态保护修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邀请了与会领导,畅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介绍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工作内容,交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之道。  相似文献   

18.
从水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功能区划的重要性,并根据功能区划制定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对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积极探索水生态补偿机制,不断提升水生态保护成效,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王建荣 《陕西水利》2011,(4):148-149
西安城市河流沪灞生态区建设中,在满足泸灞河流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基本功能的同时,探索了城市河流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等方面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保障作用。指出在城市段河流生态建设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河流治理理念,建设城市开发新功能要求的生态河流、和谐河流和文化河流,能够极大地改善城市的区域环境,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从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安全的战略出发,珠江流域综合规划在前期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流域开发、治理和保护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规划提出了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体系,较好地协调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流域治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关系,对于加快推进珠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