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国内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研究现状,总结并讨论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概念、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分析并提出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某锡选厂尾矿再选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某锡矿尾矿中含锡、锌、铅、锑、硫、砷等多金属矿物,采用浮一重联合流程回收锌、锡,铅锑、砷、硫未生产出合格产品.生产流程不完善、设备选择不太合理,工艺对入选物料适应性差,生产指标低.分析生产流程的问题,结合试验研究数据提出了用筛子脱粗、增加摇床、完善重选流程、混合硫化矿再磨等措施改进和完善浮一重工艺,综合回收铅锑、锌、锡、砷、硫,提高技术指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8.
9.
本文叙述了为提高脱水率和节省尾矿处理费用而设计的一种工艺流程。此流程是由一台水力旋流器、一台沉淀锥和一台浓缩机成闭路配置的。选厂尾矿在调整矿浆浓度后给入水力旋流器,得出两种产品:底流送往沉淀锥进一步脱水;溢流则与沉淀锥的溢流一起进入浓缩机。浓缩机借助絮凝剂产出洁净水流和相当稀的底流,此底流与选厂原始尾矿混合作为水力旋流器的给矿。本系统最终分出的固体物是在沉淀锥底流中,其矿浆浓度可达78%,适于直接处理或用作矿山的充填料。文中对这种工艺所需设备的选择及其规格的确定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大型山谷型尾矿干堆场设计理念与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尾矿干式堆存的适宜范围和优势,对一些涉及尾矿干式堆存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探讨了大型山谷型尾矿干堆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注意事项,介绍了承德地区一个300万t/a尾矿干堆场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1.
康定县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本研究通过对康定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影响因子的分析,确定了16个参评的危险性因子、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并予以分级赋值;根据危险性综合指数进行危险性一级分区与评价、在不同等级的地质灾害中以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为主划分亚区。其分区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梅山选厂细粒级尾矿综合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山矿业公司选矿厂每年产生细粒级尾矿85万t左右,现有尾矿库容只够维持6年,解决好细粒级尾矿的综合利用问题已迫在眉睫。为此,梅山矿业公司近年来从强化细粒级尾矿的浓缩脱水、减少细粒级尾矿中金属的流失、研发以细粒级尾矿为原料的新型建材等方面入手,就梅山选矿厂细粒级尾矿的综合利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云南某铜选厂矿石矿泥含量大,导致尾矿铜品位高并还含有大量矿泥。尾矿中铜主要分布在+37 μm粒级,铜在该粒级分布率为66.07%;-10 μm粒级产率为44.39%,而铜在该粒级分布率仅11.41%。采用旋流器预先脱泥、脱碳工艺进行预处理,在旋流器锥角为10°、沉砂口直径为3 mm、给矿压力为0.15 MPa、给矿浓度为11%时,获得的沉砂铜品位为2.35%、回收率为72.41%。沉砂中铜虽然主要以次生硫化铜形式存在,但铜的氧化率达30%以上。为确定沉砂的合理选矿工艺,进行了硫化铜、氧化铜依次选别和硫化铜、氧化铜混合选别探索性对比。结果表明,硫化铜、氧化铜依次选别工艺指标优于硫化铜、氧化铜混合选别工艺。采用硫化铜、氧化铜依次选别工艺,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的条件下,以水玻璃、六偏磷酸钠为脉石抑制剂、硫化钠为氧化铜矿物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进行闭路浮选,获得了精矿铜品位为15.16%、作业回收率为81.05%、对原矿回收率为58.69%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16.
黄金选厂尾矿治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金选厂尾矿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本文结合实例从沉积物的控制,尾矿的综合回收与利用及选矿工艺的改革等三方面探讨了尾矿治理的方法及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选矿尾矿干堆场内含氰废水、废渣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金汇尾矿厂每年产废渣90万t,为避免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对整个库 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采用“压滤与过滤干式排尾-利用尾砂上游筑坝”的设计方案,即利用板式压滤 机与陶瓷过滤机将尾矿浆压滤或过滤至含水率为20%以下后通过机械运输到堆场排放的方案,滤后的清水则 收集后返回生产系统循环利用,将废渣进行尾渣干堆处理,废液进行回水利用。实践应用证明,尾渣的干 堆处理与尾液的回水利用的方法,不但投资少、效率高,而且具有较高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
上海城市规划建设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的城市建设规划为城市地质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上海是典型的软土地基地区,地表以下75m区间内普遍产出有三层以海相沉积为主的高孔隙比、高含水率的软弱粘性土地层。而在这一深度范围内工程活动又相对集中和频繁,工程的建设施工容易诱发和加剧地面沉降,区域性的地面沉降同时也对工程的正常营运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开展以地面沉降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非常珏要,也势在必行。结合地区城市建设规划和地质环境条件,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措施,将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
上海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85%,建设总用地1500km^2,长江与东海沿岸将是重要的产业发展带。规划以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组成多层次城镇体系,和由沿海岸线、沪宁、沪杭组成的“多轴”与各级城镇组成的“多核”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中心城规划建设用地600km^2,其中新增住宅用地85km^2,建设大型居住区20余个;规划兴建11个新城和22个中心镇。此间将继续规划建设大量城市基础工程,包括崇明越江通道、杭州湾洋山深水港、城际高速铁路和市域轨道交通与高速公路干线等,形成7务对外铁路干线和20条对外公路干线。市内规划建设轨道交通460km,含11条全长约330km的地铁和7条全长约130km的轻轨;公路干道系统总长2500km,其中高速公路650km;中心城道路网总长约3630km。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