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规模高密度集成电路测试中存在测试数据量大、测试功耗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先通过编码优化测试集,再使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LFSR)重播种的内建自测试方案.该方案通过自动测试模式生成工具得到被测电路的确定测试集,再压缩为种子集存储在片上ROM中.压缩测试集的过程中,首先以降低测试功耗为目标,用少量确定位编码测试集中的部分测试立方,来增强解码后测试模式相邻位之间的一致性;然后以提高压缩率同时降低LFSR级数为目标,将测试立方编码为确定位含量更少的分段相容码(CBC),最后将以CBC编码的测试立方集压缩为LFSR种子集.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案在不影响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大量降低了测试功耗,并且具有更高的测试数据压缩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态信号的测试数据相容压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田  左永生  安鑫  任福继 《计算机应用》2019,39(6):1863-1868
针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L)的发展过程中测试数据量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态信号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法。首先,对测试集进行优化预处理操作,即对测试集进行部分输入精简和测试向量重排序操作,在提高测试集中无关位X的比例的同时,使各测试向量之间的相容性提高;随后,对预处理后的测试集进行三态信号编码压缩,即利用三态信号的特性将测试集划分为多个扫描切片,并对扫描切片进行相容编码压缩,考虑多种相容规则使得测试集的压缩率得到提高。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压缩方法相比,所提的方法取得了较高的压缩率,平均测试压缩率达到76.17%,同时测试功耗和面积开销也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集成电路测试数据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参考切片相容的广播式编码压缩方法.以使用两个扫描切片作为参考切片为例介绍了对该编码方法进行了介绍.当测试图形的切片与参考切片直接相容或移位相容时,仅使用3或5比特长度的码字对其编码以实现压缩;提出一种参考切片无关位回溯赋值的方法以保证一致性.针对所提出的编码压缩方案设计了相应的解压缩电路.通过实验数据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测试数据压缩方案,利用测试向量与扫描链中响应数据的分块相容来增加被编码测试向量中的无关位,降低了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编码种子的度数,且不必增加额外的测试向量,最终达到压缩测试数据的目的.该方案的硬件解压结构仅需一个LFSR和简单的控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压缩方法,如基于部分向量切分的LFSR重新播种方法、混合码方案和FDR码方案等相比,该方案在压缩效率和硬件开销上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集成电路在测试过程中的测试功耗通常会远远高于集成电路正常工作时的功耗,而过高的测试功耗可能会造成电路损坏或是芯片烧毁。为了降低测试功耗,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明排序进行无关位填充的低功耗测试向量优化方法。首先,对测试集中的测试向量按照无关位含量由多到少进行排序;然后,将测试向量按照海明距离由小到大进行排序;最后,对排序后的测试集进行无关位的合理填充,使得测试向量之间的相关性增大,从而降低测试功耗。以ISCAS’85国际标准电路作为测试对象进行,结果表明,相比于使用优化前的测试集,运用优化后的测试集明显降低了测试功耗。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集成电路测试效率,提出一种结合三态信号的改进游程编码压缩方法。先对原始测试集进行部分输入精简处理并填充测试集的无关位,再对经过预处理的测试集根据游程长度进行变长分段处理找出最优段长。按照游程长度的出现频率对最优段长下的参考位设置编码表进行编码压缩,使用三态信号编码标志位并将编码压缩后的测试集存入自动测试设备(ATE),最终通过设计解压电路对ATE中存储的压缩数据进行无损解压。实验结果表明,在硬件开销未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测试数据平均压缩率达到74.39%,优于同类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EFDR编码算法中非确定位填充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EFDR编码压缩算法的非确定位填充算法(ESA)。该算法在填充测试数据中的非确定位时,依据EFDR编码算法的特点,考虑非确定位两边确定位的特征以及非确定位游程自身的特点,对非确定位采用全0填充、全1填充和分块填充三种方法,从而提高了EFDR编码压缩算法的压缩效率并减少了测试时间,同时由于算法仅对测试数据的非确定位进行操作,不会增加测试的物理开销。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测试功耗和测试硬件开销的情况下,实现了EFDR编码压缩算法压缩效率的提高和测试时间的减少。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测试数据的存储需求并降低测试应用时间,提出一种以折叠计算为理论的多扫描链BIST方案.首先利用输入精简技术在水平方向上压缩测试集,确定相容扫描链,在测试过程中对相容扫描链中的数据进行广播;然后利用折叠计算理论对测试集进行垂直方向上的压缩,使得同一折叠种子生成的相邻测试向量仅有1位不同,且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向量并行移人多扫描链,在ISCAS标准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平均测试数据压缩率为95.07%,平均测试应用时间为之前方案的13.35%.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叠关系压缩方案,该方案是利用折叠技术,将SOC芯片中芯核的测试数据整体进行折叠关系的判断,并且能够根据是否存在折叠关系把原测试数据分为两段,在此基础之上并分别对有折叠关系的测试数据进行折叠压缩,对没有折叠关系的测试数据使用相容压缩。目前,减少测试应用时间和测试数据容量是测试领域的努力方向。该文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存储容量和降低测试时间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测试成本。与类似的纯编码压缩方法相比,如:Golomb码,统计码,基于字典的编码等压缩方法,其压缩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龙芯3号是一款低功耗处理器芯片,要求测试时保持较低功耗.为了解决低功耗测试的问题,对龙芯3号测试功耗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一套考虑测试时间和测试开销的低功耗测试方案,并对整套方案中的各种技术在功耗、面积、时延以及测试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龙芯3号测试功耗主要消耗在逻辑电路的翻转和测试时钟网络上的特点,采用IP级测试分割技术减少逻辑电路和时钟网络的翻转;采用门控时钟对局部扫描触发器进行控制减少单核扫描捕获期间的逻辑翻转,并采用了阻隔门技术、不关心位(X位)填充技术减少单核扫描移位的逻辑翻转.实验结果表明,龙芯3号4核处理器达到了预定小于15W的测试平均功耗需求,单个IP核最大平均功耗降低为6W左右,约是正常功能平均功耗的40%,有效地保证了芯片的测试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测试数据存储容量,提出一种动态更新参考切片的IP核测试数据压缩方法.使用3个扫描切片作为参考切片,若扫描切片与参考切片相容时,仅需2位或4位就可编码这个扫描切片,否则这个扫描切片将替换一个参考切片;当扫描切片与多个参考切片相容时,提出了有选择的相容合并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压缩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具有更高的测试压缩率.  相似文献   

12.
日益增加的集成电路测试成本变得越来越难以接受,因而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把循环移位技术应用到测试数据压缩中,比起一般的移位技术,该方案更能有效地利用测试集中无关位.结合异或逻辑运算,所提方案累积无关位,进一步提高测试向量与其参考向量的相容性和反向相容性.在编码过程中对各种可能移位状态进行统计,建立Huffman树,找出最优化编码形式,因而可以增加短码字的利用率,减少长码字的使用频次.通过给出的分析和实验,说明了所提方案在附加硬件成本很低的情况下既能够提高测试数据压缩率,又能够减少测试时间,优于已发表的游程编码方案和其他同类型的编码压缩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测试集的研究发现,与参考数据块相容的数据块数目随着值的增加,其出现的频率急剧下降。基于这个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FDR码变体来编码相容数据块数目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通过分析可知方案的解压电路结构简单,所需的硬件开销很小,对ISCAS’89基准电路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编码方法能有效地压缩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集成电路测试面临的测试数据量大、测试应用时间长等问题,对常用的测试压缩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在扫描阻塞测试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对数据进行部分编码压缩的方案。在附加硬件开销很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压缩了测试数据。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表明了本压缩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测试数据压缩和测试功耗协同优化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提出一种新的压缩编码——Variable-Tail对测试数据进行压缩,建立了两个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测试向量排序和不确定位定值算法,利用该算法不仅能提高测试压缩率,而且能降低测试时待测电路上损耗的功耗,理论分析和ISCAS85,ISCAS89电路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文中编码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个芯片上已能够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由于各种知识产权芯核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这样给集成电路测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测试数据压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对昂贵的ATE性能要求.提出一种对称编码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测试数据压缩率,降低测试成本.传统的编码技术采用对0游程或1游程进行编码,但由...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相容压缩方法对确定位分布不平衡的测试数据集的压缩效果不佳的问题,将测试集按多扫描链结构排列后,根据向量之间相同相容关系的数目将测试集划分为若干组,分别对各组实行相容压缩;再次排列后,用标准向量差分法进行差分,并运用距离标记法对差分向量作第二次压缩.该方法对确定位分布不平衡的测试集有较高的压缩率,且向量差分时所需的循环移位寄存器数目少.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无理数字典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能有效地压缩芯片测试数据。方案利用无理数序列建立字典,编码时只需进行相容性检查,无需填充无关位,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选择局部压缩率最大的一组数据作为最终编码结果,保证压缩效果可以达到局部最优。对ISCAS 89标准电路Mintest集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的压缩效果优于传统压缩方法,如Golomb码、FDR码、混合定变长码等。  相似文献   

19.
刘杰  徐三子 《计算机工程》2010,36(21):19-21
测试集中分布的大量短游程限制了经典编码压缩方案的压缩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测试位重组算法,采用一种贪婪方案把某一种电平集中到测试模式的一端,从而减少短游程。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优化差分算法的经典压缩方案相比,使用该算法的编码压缩方案不仅能获得更高的压缩率,还能降低测试功耗。  相似文献   

20.
使用重复播种和Golomb编码的二维测试数据压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SOC测试的二维测试数据压缩方案.先利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重复播种技术,对带有无关位的测试向量进行压缩,并获得种子差分序列;然后用Golomb编码的方法对其作进一步的压缩;同时给出了Golomb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相应的二维解压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证较高故障覆盖率的前提下,既能显著地减少测试序列长度、缩短测试时间,又能有效降低对测试数据带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