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磁悬浮熔炼是在依靠电磁力悬浮、加热合金的同时又搅拌熔液的一种材料熔炼技术.通过调节功率使A356铝合金分别在50A、70A、90A 3个不同输出电流下进行电磁悬浮熔炼,将所得试样与常规熔炼A356铝合金锭进行对比,分析该熔炼技术对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密度、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悬浮熔炼可以明显细化合金的微观组织,提高密度、硬度等性能,并且当输出电流为70A时,合金质量改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新型铁铝合金 ,该合金在防振和隔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这种铁铝合金是采用在真空中熔解铁和铝的方法制成的 ,其抑制振动的性能优异 ,强度和一般钢材的相当 ,而且该合金容易加工 ,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应用范围颇广日本研制出高性能的铁铝合金  相似文献   

3.
铁元素是铝合金当中最为主要的杂质元素,当铁元素的含量超过一定标准后,会导致铝合金本身的机械性能下降。为此,在工艺过程中,需要以快速而又准确的方法掌握铝合金当中的铁元素含量。比色法以其自身诸多的优点在化学分析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下面本文就利用比色法测定铝合金中的铁元素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试样密度、蒸汽处理温度与时间、冷却方式和合全化元素铜对烧结铁基零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对蒸汽处理试样与烧结、浸油和工具钢试样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比较。蒸汽处理能提高在氯化物水溶液中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建立铝合金耐蚀性能评价体系,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对纯铝及4类铝合金的耐蚀性进行了考察,观察了不同腐蚀时间下各试样的宏观腐蚀形貌,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及能量色谱仪(EDS)对5类试样的微观腐蚀形貌、腐蚀产物的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了5类试样不同试验时间下的平均腐蚀失重.结果 表明:试样表面变色是铝合金开始腐蚀的一个特征,疏松白色腐蚀物及凝胶状腐蚀物是铝合金局部腐蚀严重的体现,铜元素的加入极大地影响了铝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6.
许璐迪  涂景辉  王瑞楠  覃瑶  董立新 《硅谷》2014,(7):70+50-70,50
本实验着重研究Na0H溶液在去除2014铝合金试样表面Al_2O_3过程中,对试样晶间腐蚀的影响。NaOH溶液既能与Al_2O_3反应,也可以与铝反应,当用NaOH溶液清洗试样时间过长时,试样表面的铝过多的与NaOH溶液反应,使试样表面凹凸不平,造成损伤,表面缺陷增多,从而加重试样晶间腐蚀程度。故在研究2014铝合金晶间腐蚀试验中应减少NaOH溶液清洗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基于飞机油箱舱内铝合金在油箱积水环境中发生的结垢及腐蚀行为,采用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视频显微镜等设备研究了带包铝层的2524铝合金在模拟油箱积水环境中的结垢及其对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524铝合金包铝层在模拟油箱积水环境中的结垢行为分为两个阶段,浸泡初期主要为胶体铁在试样表面的沉聚,浸泡中后期则以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积为主,且结垢面积随时间按照特定的幂函数变化;在浸泡前24h,结垢产物促进铝合金的腐蚀,在24h以后,结垢产物对铝合金包铝层的腐蚀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铁铝合金是以铁、铝为主要成分,不含贵重元素的另一类高电磁性能的软磁合金,在微电机中得到应用。本文介绍了利用PW4400荧光光谱仪检测铁铝合金中Mn、Si、Ni、A1、Cr、Cu.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附加值地利用铁尾矿,实验以铁尾矿、页岩和云母为基材并添加适量的长石和发泡剂,通过烧结的方法制备铁尾矿基多孔保温材料。采用TGA法分析云母和页岩掺量对粉料低共熔温度和烧成温度的影响,利用XRD、SEM研究云母和页岩比例的变化对铁尾矿基多孔保温材料矿物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云母-页岩二元体系中云母含量的增加会降低试样的低共熔温度和烧成温度;页岩含量的增加能促使更多的石英参与反应生成斜长石,试样中斜长石的含量略有增加,石英则有所降低;试样内部含有大量分布均匀的气孔,最大孔的孔径约为2mm,在大气孔之间和内部存在许多小气孔。  相似文献   

10.
采用VK-9710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热浸镀铝球墨铸铁试样的三点弯曲失效过程进行原位观察,分析镀层和基体的裂纹萌生和扩展机理。结果表明:对于纯Al浸镀球墨铸铁,在拉应力作用下,铁铝合金镀层率先萌生裂纹,诱导临近基体中铁素体撕裂与石墨球剥离,裂纹近似垂直于拉应力方向并沿着临近石墨球最短途径扩展;压应力导致表面纯Al层剥离和铁铝合金层破碎,镀层失效对球墨铸铁基体基本无影响。对于Al-3.7Si-1.0RE浸镀球墨铸铁,拉应力作用下的失效机理与纯Al浸镀相似;压应力作用下纯Al层和铁铝合金层与基体脱开,表现为铁素体基体失效。  相似文献   

11.
我厂生产的活塞采用铸造铝 -硅合金材料 ,其合金在出炉前的化学成分检测已有成熟的方法 ,对合金液中氧化夹杂物的检测国内外也有很多方法 ,如溴 -甲醇法、气相色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超声波法、金相法等。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专门的设备 ,工序复杂、周期长 ,不适用于炉前的快速检测。我们根据经验 ,并参照有关的资料 ,摸索出一种快速检测铝合金熔液中氧化夹杂物的方法。1 检测方法将熔炼好的铝合金熔液浇成直径为 1 0 mm,长为 50 mm的试样 ,并用冲床将试样冲断 ,在冲断过程中要保证试样断面清洁 ,然后观察断面氧化夹杂物。显微镜下 ,无论夹…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中的齿轮罩壳铸件在机加工及搬运过程中发生开裂。对开裂件进行了理化检验,认为铸造铝合金中杂质铁含量较高,同时在熔炼时变质不良,使铸件的晶粒粗大,力学性能下降,尤其是材料的伸长率明显下降,导致铸件脆性开裂。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铝及铝合金中铁、硅、铜的联合快速测定方法。利用氢氧化钠分解试样,盐酸酸化,并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制备试样溶液。在适当的酸度条件下,分别采用邻二氮菲、钼酸铵、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作显色剂,测定铁、硅、铜。采用本法对标准样品纯铝及铝合金中的铁、硅、铜进行测定,铁的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0.40~1.15%之间和1.31~1.81%之间;硅的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0.55~1.70%之间和0.90~2.44%之间;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在0.87~4.35%之间和1.30~2.55%之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电子探针在6063铝合金均匀化处理中的应用,6063铝合金试样经过不同的均匀化处理工艺后,通过电子探针对其第二相形态、数量以及分布状态进行观察,得到对应的二次电子图像(SEI)以及铁、硅、镁元素的面扫描照片,由于铁、硅的扩散程度较低,故主要通过观察均匀化处理前后镁元素的分布图和SEI形貌图,同时结合能谱仪(EDS)分析合金的微区化学成分及第二相粒子的化学成分,来判断其均匀化处理工艺的优劣。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三大强酸分解试样,考虑到在共存离子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了用碘量法同时测定铁矿石中的铜和铁的新方法:通过对反应机理的分析,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和分析方法,利用本方法多次对铁矿石中的铜和铁进行测定分析,所得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小于4.0%。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同时测定不同铁矿石矿种中铜和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冶炼工艺、变形方式、变形速率及铸锭均匀化处理等因素对一种铁基高温合金高温塑性的影响,并对铸态试样与轧态试样的高温塑性与镦粗时裂纹产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7075铝合金瞬时腐蚀速率的计算和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铝合金腐蚀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的差异,根据腐蚀过程中试样横截面的变化与欧姆电阻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新的腐蚀速率计算方法.将试样全浸和半浸在腐蚀溶液中,分别测定了7075铝合金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并由腐蚀速率计算公式获得了对应的腐蚀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浸6h前铝合金腐蚀速率随时间线性减小,接下来经历一个平坦区,25h后腐蚀速率又稍微增加.推断全浸6h之前铝合金表面主要发生点蚀,接下来是晶间腐蚀,25h之后进入剥蚀的发展期.铝合金半浸于电解液中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全浸于溶液中相似.  相似文献   

18.
钙铁硅铁磁体微晶玻璃的细胞学及动物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细胞学实验和动物实验方法对用于温热治疗肿瘤的钙铁硅磁体微晶玻璃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对动物无明显毒性,对动物的生长也无任何不利影响。细胞学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的细胞生物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细化2618铝合金中难溶相并改善其分布,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研究了熔体保温时间、双液混合熔炼工艺和铸型温度对2618铝合金中难溶相尺寸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延长保温时间,不仅可使Al9 FeNi相形态由粗大针片状变为细小针片状,还可使Al9 FeNi相和Al7 Cu2 Fe相的分布更加均匀.采用双液混合熔炼工艺可使2618铝合金中Al9 FeNi相变成细小的针片状,且使Al9 FeNi相和Al7 Cu2 Fe相非常均匀地分布于基体组织.将2618铝合金液浇注到室温金属型中进行快速凝固,可得到均匀分布的细小难溶相.随着铸型温度的升高,合金组织中的难溶相明显粗化,并出现明显的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20.
超声深滚处理改善预腐蚀7A52-CZ铝合金疲劳性能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深滚(UDR)处理对预腐蚀7A52-CZ铝合金疲劳性能的作用.7A52铝合金试样在剥蚀腐蚀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进行了超声深滚处理.分别对未腐蚀试样、腐蚀试样和腐蚀+UDR处理试样进行了疲劳试验,用XRD应力测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UDR处理前后试样的残余应力和断口形貌,并对疲劳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UDR处理在铝合金中引入超过1mm深的残余压应力层,延长了7A52的预腐蚀疲劳寿命.对于腐蚀较轻的试样,UDR处理使裂纹源在表层下残余压应力和拉应力过渡区产生,延长了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对腐蚀较重试样,疲劳裂纹仍从晶间腐蚀处形核,但由于引入残余压应力及腐蚀裂纹的部分愈合效应,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7A52的预腐蚀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