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王征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141-141
介绍图尔克PROFIBUS-DP总线系统在高炉过程控制的技术特点,描述了该总线系统在3200m3高炉控制系统中软硬件的应用,同时针对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建立合理高炉基本操作制度和高炉操作等的控制,实现炉况长期稳定顺行,使生铁含硫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延长高炉风口的有效服役寿命,以纯铜板为基材,NH4Cl为催渗剂,以镍、铁、铝为共渗剂的主要成分,采用包埋共渗法在纯铜基体表面制备了防护涂层。研究了催渗剂含量、共渗剂配比、保温时间对防护涂层及涂层/基体界面结构的影响。利用XRD、SEM、EDS对所制备的涂层物相组成与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涂层的显微维氏硬度。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催渗剂NH4Cl的含量和共渗剂Ni∶Fe∶Al的比例,经热处理后可制备出与纯铜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涂层。铝元素渗入到铜基体后,形成的渗层具有明显的渐变结构,使材料的显微维氏硬度明显提高。渗层中“高铝相”的存在阻碍了铜基体的位错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7.
徐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153
本文主要介绍了1280m3高炉结构与组成,介绍了控制流程,研究开发了1280m3高炉控制系统。本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各工序的自动运行,各部件、阀门的自动控制。经试运行,该系统运行稳定,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8.
王卫红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8)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炼铁技术以及设备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高炉作为炼铁的重要设备,设备组成是非常复杂的。该文主要就炼铁高炉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进行了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炉风口上超音速火焰喷涂金属-陶瓷梯度层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炉风口表面制备一层适宜的金属-陶瓷梯度热障涂层,是提高风口寿命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旨在验证在风口上制备金属-陶瓷梯度保护层,提高高炉风口寿命的可行性.通过大型的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模拟分析了在紫铜表面喷涂陶瓷热障层的隔热效果,并且探讨了HVOF涂层的性能.结果发现,仅仅0.4 mm厚的ZrO2涂层就可以使铜基体温降200℃左右,而且超音速火焰喷涂打底的金属-陶瓷涂层的抗氧化性、热震性优于其他喷涂方法,这表示能够从材料和工艺两方面解决风口喷涂陶瓷层易脱落的问题.证明了在风口上喷涂金属-陶瓷梯度热障涂层的可行性以及利用HVOF打底层制备金属-陶瓷热障层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11.
鉴于高炉炉顶装料设备长期采用单线或双线流出式润滑方式,不便于判断加油点是否供油,油量合适与否,维修难度大,经常出现设备因失油而造成故障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智能集中润滑系统在高炉的应用。该系统的优点是能够实现集中操作、远程控制、实时检测供油状态等。 相似文献
12.
有关高炉炼铁的工作一般比较的复杂,工作任务比较的繁重。高炉炼铁的工作原理是气,固,液这三种状态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进一步全面地,『解高炉炼铁的工作原理有利于高炉炼铁的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高炉炼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的应用技术也在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当中。本文通过阐述高炉炼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相关研究,并进一步地针对其应用作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研究不同的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Zr30.2Ti32.9Cu9Ni5.3Be22.6非晶合金(亦称ZT3)在过冷液相区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合金锭并吸铸成直径为8 mm、长度为60~80 mm的非晶合金圆棒;然后,通过等温晶化试验确定ZT3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中对应不同温度时发生晶化转变所需的最短时间,并用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压缩变形的试验研究;最后,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ZT3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塑性变形后的组织特性。结果 ZT3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的塑形变形行为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有密切的关联性。不同的应变速率与变形温度都会对其塑性变形产生影响,但变形温度的影响比恒定应变速率更大。对ZT3非晶合金变形后的结构分析发现,应变速率对非晶态结构的影响大于温度。结论 ZT3非晶合金的等温晶化转变孕育时间最短为17 min,在小于17 min的时间内完成塑性变形即可抑制晶化转变的发生。当恒定应变速率为2×10?3 s?1时,将变形温度控制在355~375 ℃范围内有利于ZT3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进行热压塑性成形。 相似文献
15.
受电子器件芯片铝电极耐温性能的限制和钝化膜沉积工艺中高能粒子对芯片辐射损伤等因素的影响,一般的沉积方法难以用到要求较高的浅结器件的钝化工艺中。微波ECR-PCVD技术没有高能粒子对芯片的辐射损伤,可以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沉积出均匀致密、性能优良的Si_3N_4薄膜,因而成为微电子器件沉积钝化膜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6.
根据钝裂纹顶端的应力分布以及韧性断裂的过程,定义了韧性断裂的特征距离,并由此得出了特征距离与伸张区宽度及韧窝直径的关系:当伸张区宽度不太大时,特征距离在数值上与伸张区宽度相当,而且是韧窝直径的倍数。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孤东油田三四区处于二元复合驱转后续水驱开采阶段,加强后续水驱阶段开采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时水井调剖、分注;井网完善、转流线等调整挖潜措施,提高油井产液量,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深挖剩余油潜力,确保油田开采末期及后续水驱油田良性开发,最大程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人VEGF受体Ⅱ基因3区的克隆、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T-PCR法从人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克隆人VEGF受体Ⅱ基因3区,将其重组到pAYZ表达载体中,构建成人VEGF受体Ⅱ基因3区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化大肝肠菌16C9,获得稳定表达,表达产物以可溶性状态存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其分子量约为14kD,以纯化的表达产物免疫Balb/c小鼠,眼球采血制备抗血清,抗血清效价在10^3以上,并具有抑制VEGF诱导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在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基于Cohesive–GTN模型建立考虑了界面影响区的铜/铝复合板有限元损伤模型,研究铜/铝复合板塑性变形的损伤演化行为,精细化分析金属层状复合板的损伤机理。方法 采用拉伸试验机、显微硬度计、EDS能谱仪、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结合试验模拟,将获取的参数输入ABAQUS有限元软件中并对模拟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基于试验法确定了界面区的宽度约为3 μm,铜侧界面影响区宽度约为50 μm,铝侧界面影响区宽度约为100 μm。当塑性变形量逐步增加时,铜层材料较早发生损伤断裂,之后铝层进入集中失稳阶段,主裂纹贯穿铝层直至复合板材料整体发生断裂。此外,各异质层材料内部孔洞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大,达到材料失效时的孔洞体积分数,材料发生损伤失效。结论 基于Cohesive–GTN模型建立考虑了界面影响区的铜/铝层状复合板有限元损伤模型,并结合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考虑了界面影响区的基础上,研究了铜/铝复合板塑性变形损伤演化行为,揭示了铜/铝复合板塑性变形损伤机制,为后续金属复合板的损伤分析提供更为精细化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