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卷绕机械的张力控制系统应用于现代工业时,多数为时变、强耦合、多干扰的复杂非线性系统。根据实际工业间接恒张力控制特点,结合武钢设备改造实践及调试实况,运用T400工艺板虚构张力外环建立闭环系统,间接实现无传感器恒张力控制,张力外环采用模糊自适应PID实现系统优化,提高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带钢的恒张力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实践证明,该系统能达到直接张力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DSP的恒张力走丝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走丝系统是否能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着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为了提高走丝系统的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恒张力走丝系统。设计方案采用DSP TMS320LF2407A作为整个走丝系统的控制器,用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电极丝的张力,用角度传感器测量电极丝张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走丝系统实现了电极丝的恒张力控制。在电极丝的张力约为68g时,该系统的稳态误差不超过4%。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国内高速走丝线切割机电极丝恒张力机构的现状,并提出了新的恒张力控制机构。采用浮动控制方法解决了重力恒张力机构给线切割加工换向时冲击载荷造成的频繁断丝现象,实现了恒张力控制和银度切割时的电极丝伸缩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高速走丝线切割机恒张力机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吉象 《电加工》1996,(6):30-32
分析了国内高速走丝线切割机电极丝恒张力机构的现状,并提出了新的恒张力控制机构。采用浮动控制方法解决了重力恒张力机构给线切割加工换向时冲击载荷造成的频繁断丝现象,实现了恒张力控制和锥度切割时的电极丝伸缩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现代基础材料硅片加工的要求,针对多线切割机走线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全自动机线张力控制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切割线进行恒张力控制,并对全自动机线张力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大直径、超薄硅片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金刚石线锯切割机床恒张力控制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张力控制器,提出了一种张力控制策略。该张力控制器在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基于RBF神经网络PID自整定的控制算法实现了恒张力控制。建立张力控制器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控制张力时几乎无超调,稳定时间较短。对于张力突变的干扰,响应速度快,调节时间短,张紧轮位移超调量小,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7.
潜水器恒张力收放绞车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潜水器收放过程中,要求收放绞车具有恒张力控制功能,减小由于波浪起伏对潜水器的冲击、本文根据液压系统的流量连续性方程,建立恒张力收放绞车泵控液压马达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实际的作业工况,且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工作性能。仿真结果为收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高速高精度晶体多片切割加工为研究对象,对多线切割机的恒张力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保证切割机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采用力矩电机施加张力,运用PID积分分离算法实现了全闭环的恒张力控制.运行结果表明,该张力控制系统较好地抑制了张力扰动,解决了高速换向引起的全闭环控制张力振荡问题,达到了预期的工艺控制要求,为实现多线切割机高效、高精作业提供了保证,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双贮丝筒恒张力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火花线切割机电极丝张力的大小对加工质量、效率有重要影响.分析了高速走丝线切割机使用重锤式恒张力机构存在的缺点,并详细阐述了两种新型的双贮丝筒恒张力控制装置是如何实现电极丝恒张力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卷取是冷轧板带生产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而卷取张力的稳定性将对板型、尺寸精度以及产品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冷轧带钢的生产为背景,对卷取恒张力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控制方式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以西门子 T400工艺板为控制核心,应用自适应控制理论的相关知识,探讨了张力控制系统的增益自调度PID 控制算法,保证了系统张力控制的精度,实现了对卷取过程中的恒张力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Surface tension     
  相似文献   

12.
13.
无张力传感器的恒张力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力控制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等领域。文章针对基于张力传感器的控制方式存在的数据处理困难、系统实现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张力传感器的控制方式,并以数字控制恒流源为核心,给出了一个基于微处理器的实现实例。  相似文献   

14.
运用弹塑性弯曲理论建立了相应三辊张力单元的数学力学模型,得出了张力计算式,绘制了张力曲线,讨论了压下量设置与张力、带钢厚度及带钢材质的关系,所绘张力曲线与日本进口设备实际应用张力曲线相符。研究结果表明,张力增量与带钢厚度近似成抛物线关系,与带钢屈服强度成正比;压下量<60 mm时,压下量的变化对各种厚度带钢的张力增量影响较大,当带材厚度≥7 mm时,不能轻易加大压下量;对于薄带钢,应适当增加压下量以保证张力单元可靠地产生所需的卷取张力。研究结果可用来指导张力单元装置的设计及操作模式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平整分卷机组的分卷工作模式,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三辊张力装置增张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板厚、板宽、开卷张力、上张力辊压下位移量和结构参数等对张力装置增张能力的影响规律。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作为训练样本,结合国内某厂实测数据,建立了三辊张力装置增张能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为张力装置增张定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铜带张力卷取机的工艺要求特点,机械设备特点及电气传动系统.  相似文献   

17.
聂嵘 《焊接》2003,(6):45-45
我厂生产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中要用到数量较多的传力构件———扭矩拉杆 ,由拉杆和叉头焊接而成。其中拉杆的材料为 35SiMn钢 ,叉头的材料为 35钢。扭矩拉杆的基本结构见图 1。我们采用富氩混合气体保护焊 (MAG)方法 ,制定出了焊接工艺。图 11 焊接材料及工艺参数采用GBER5 0— 6焊丝 ,直径 1.2mm。ER5 0— 6焊丝的强度相当或不低于母材之一的 35钢 ,且ER5 0— 6焊丝为低氢焊丝 ,Mn含量较高 ,具有一定的脱硫能力 ,熔敷金属塑性和韧性良好 ,抗热裂、冷裂性能均较高。焊接工艺参数见表 1。2 焊接工艺要点( 1)准备 彻底清除待焊部位及…  相似文献   

18.
Surface tension of liquid Au-Bi-Sn alloy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urface tension of a promising lead-free solder Au-Bi-Sn alloys was investigated both by the sessile-drop method and calculation.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for two cross-sections with the constant gold to bismuth ration of 1:1 and 1:2. For all the investigated compositions, decrease of the surface tension is observ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Meanwhile, the surface tension values were also calculated based on Butler's equation, with using the newest research on thermodynamics data of...  相似文献   

19.
The fatigue behavior of as-cast Zr41.2Ti13.8Cu12.5Ni10Be22.5 bulk metallic glass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under uniaxial tension–tension and three-point bending loading modes. To obtain the fatigue stress-life (S–N) diagram, stress-controlle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a computer-controlled material test system electrohydraulic testing machine at 25 Hz with a 0.1 R ratio in air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fatigue endurance limit (630 MPa) in stress range terms under cyclic tensile load was almost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under the three-point bending condition (225 MPa). Both fatigue resistances were similar at higher stress level. The fatigue fracture morphologies associated with the S–N curve indicated that the defects have little to no influence on the crack initiation and the fatigue life in low cycle fatigue range. However, at lower stress level, the most detrimental factor was the number of defects that resulted in fatigue endurance limit discrepancy.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数控拉矫修边重卷生产线的设备组成、功能特点以及拉矫机和圆盘剪的工作原理。从工艺流程上对拉矫线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拉矫线的优缺点做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