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优化大黄鱼内脏鱼油的提取工艺条件。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不同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料液比和pH值对大黄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黄鱼内脏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对大黄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 h、酶添加量3000 U/g、酶解温度50℃、料液比1:6 g/mL、pH值8,在此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为(63.8±0.57)%。  相似文献   

2.
酶法从大麻哈鱼的脂肪线中提取鱼油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麻哈鱼的脂肪线中富含脂肪,脂肪含量30%左右.利用蛋白酶解法从大麻哈鱼加工废弃物-脂肪线中提取鱼油,并对提取的鱼油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分析不同的液固比、温度、时间、加酶量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设计,获得中性蛋白酶提取鱼油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1.5%,液固比2.0:1,酶解时间60 min.在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78.70%,理化指标均达到SC/T3502-2000的粗鱼油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蛋白酶酶解鲣鱼内脏条件,提高鲣鱼加工利用率,以鲣鱼内脏为原料,以鱼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生物酶解技术提取鲣鱼内脏鱼油,首先对酶进行筛选,其次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确定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液固比、酶添加量等对鲣鱼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等五种蛋白酶对鲣鱼内脏中鱼油的提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采用碱性蛋白酶处理的内脏鱼油提取率效果最佳,达到57.46%。此外,鲣鱼内脏中鱼油在pH8.40,酶解时间5.5 h,酶解温度55 ℃,液固比1:1,酶添加量2.0%的条件下鱼油提取率最高,达到58.49%±0.45%。该研究为鲣鱼下脚料的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胰蛋白酶法提取草鱼内脏鱼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娜  刘学军 《食品科学》2013,34(2):110-113
利用胰蛋白酶酶解法从草鱼内脏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酶解条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胰蛋白酶提取草鱼内脏鱼油的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酶解pH8、酶添加量1.65%、料液比1:0.87(m/m)、酶解时间4h。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鱼油提取率为70.16%。  相似文献   

5.
利用罗非鱼下脚料提取鱼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鱼油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从罗非鱼下脚料提取鱼油的工艺.结果表明:酶解底物80℃加热30min;利用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的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1、酶添加量1%、酶解温度30℃和酶解时间20min,鱼油的提取率达11.9%,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2.21mg/g和2.93mmol/kg,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罗非鱼鱼油中脂肪酸组成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分别为30.6%和37.6%,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其含量为17.9%,而EPA和DHA的含量较低,总含量仅为1%.  相似文献   

6.
唐峰  许学勤  李珏 《食品科技》2007,32(11):216-218
采用水酶法从鲢鱼内脏中提取淡水鱼油。选用Alcalase做为酶解所用酶,研究液固比(W/F)、加酶量、酶解时间、pH、温度5个因素对鱼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60℃,用酶量为1.0%(E/S),液固比(W/F)为1∶1,pH为8,酶解3.5h时鲢鱼内脏鱼油的得率达到92.36%,远远高于淡碱法提取的鱼油得率68.50%。  相似文献   

7.
酶解法提取大黄鱼内脏鱼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黄鱼内脏为原料,研究了碱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大黄鱼内脏中鱼油的效果。以大黄鱼内脏鱼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料夜比、酶添加量、p H值、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化了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鱼油的条件为:料液比1∶8(g/m L)、酶添加量1 250 U/g、p H值为8.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在上述条件下,大黄鱼内脏鱼油的提取率高达72.45%,而且所提取得到的鱼油符合国家二级精制鱼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酶解法提油具有提取率高、反应条件稳定、有效成分损失少等优点,本文通过对酶解法提油工艺进行改进,采用水酶法对斑点叉尾鮰鱼内脏油进行提取并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响应面优化。在液料比、加酶量、酶解PH、温度、时间5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时间75.2min、液料比(mL/g) 1∶1、温度61.51℃、pH7.23、加酶量3 000.06U/g,预测鱼油提取率为87.0%;为便于操作,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时间75min、液料比(mL/g) 1∶1、温度61.5℃、pH7.2、加酶量3 000U/g。在最佳条件下,得到的鱼油提取率为86.34%,实际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这表明了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鲈鱼油的酶解提取工艺研究及理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海南海鲈鱼腹腔脂肪为原材料,采用酶解法从中提取鱼油,测定鱼油的理化指标。首先以鱼油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种蛋白酶、温度、液固比、加酶量和pH五个因素对鱼油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获得提取鱼油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采用胰蛋白酶,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3 h,液固比3:1(mL/g),加酶量0.25%,pH7.8。利用此工艺条件,鱼油得率最高。并对最佳工艺进行验证试验,鱼油得率均值为72.5%,RSD为1.5%,说明工艺稳定。通过对理化指标的测定,粗鱼油符合一级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摸索鹿角盘提取条件,优化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试验考察水提法和酶解法对鹿角盘提取率的影响。水提法:料液比1︰25 (g/mL), 100℃煎煮6 h,提取率为28.11%。单酶酶解法:胃蛋白酶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30 (g/mL),pH 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4 h,提取率为22.39%;胰蛋白酶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20 (g/mL), pH 8.0,加酶量4%,酶解温度55℃,酶解6 h,提取率为20.99%。复合酶解酶解工艺:先胃蛋白酶,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pH 1.8,加酶量1%,酶解温度37℃,酶解12 h;后胰蛋白酶,处理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 pH 8.0,加酶量0.4%,酶解温度37℃,酶解2 h,提取率可达31.84%。按照复合酶解工艺,对水提法最佳条件下提取后的鹿角霜进行复合酶解,提取率仅为1.33%。利用水提和酶解的方法筛选出鹿角盘的最优提取条件,制备工艺合理。由结果看出,两个方法中得到的提取率差异不明显。复合酶解得到的提取物种类和含量多于水提法的种类和含量。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试验优化红花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李春阳  曾晓雄  王帆 《食品科学》2017,38(22):231-238
通过二水平因子分析设计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水酶法提取红花籽油工艺。以红花籽油提取率为指标,对酶的种类及添加比例、料液比、总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 H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聚糖酶UTC-X50、果胶酶NCB3/ZG-040和碱性蛋白酶NCB3/ZG-002比例1∶2∶3(酶活比),总加酶量197.36 U/g,料液比1∶4(g/mL)条件下,先用细胞壁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在p H 4.2、50℃酶解131 min,再用碱性蛋白酶在p H 9.8、40℃酶解60 min,此工艺条件下红花籽油提取率最高,为84.68%;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分,发现红花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91.18%,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为78.27%,油酸相对含量为12.61%,亚麻酸相对含量为0.10%。  相似文献   

12.
以芥末籽为原料,芥末油出油率为指标,首先确定最佳使用酶为碱性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法,建立芥末籽油水酶法提取工艺并对芥末油进行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对芥末籽出油率的效果最佳;当加酶量为2.5%(g/100 mL)、酶解pH10、酶解温度为45 ℃、液固比为7:1 (mL/g)和酶解时间为6 h时,芥末籽出油率达到了23%,与预测值相差1.8%。采用GC-MS分析脂肪酸组分发现,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81.34%,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2.40%,油酸总含量高达50.72%,芥酸相对含量达到16.42%,二十碳-1-烯酸相对含量达到13.51%,本研究结果可为芥末籽油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对松子仁进行水解,提取松子油,试验以总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酶解温度,加酶量,料液比,酶解pH和酶解时间5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用响应面法进行了优化。上述影响因素中,酶解温度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他依次为加酶量,料液比,酶解pH,酶解时间。本试验优化后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97%,温度51℃,时间3.0 h,料水比1∶5,pH 8.4,松子总油提取率可达89.12%。测定松子油的5种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棕榈酸3.89%,硬脂酸1.53%,油酸19.44%,亚油酸50.09%,亚麻酸0.58%。  相似文献   

14.
真鲷肽和鱼油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很多活性功能,应用广泛。研究以真鲷鱼下脚料鱼头为原料,通过酶解技术对其综合利用开发蛋白肽和鱼油2种产品。以水解度和提油率为指标,研究了酶的种类、酶的添加量、温度、pH值、料液比和反应时间对水解度和提油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真鲷鱼头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55℃、水解时间为6h、酶加量为950U/g、料液比为1:4,pH值为7.0。该条件下真鲷鱼头蛋白水解度为61.15%,提油率为82.09%。  相似文献   

15.
水酶法提取榛子蛋白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榛子仁为原料,利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进而提取榛子蛋白。以榛子仁总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2.0%、温度55℃、酶解时间2.5h、料水比1:5(g/mL)、pH8.9。由F检验可得因素贡献率为x1>x2>x4>x5>x3,即加酶量>酶解温度>料液比>酶解pH值>酶解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鱼类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制备鱼油。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7.5、料液比1:1、加酶量35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0.5h,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0.94%;提取到的鱼油(即粗鱼油)外观呈黄褐色,具有鱼腥味和轻微的酸败味,其过氧化值较低,而酸值相对较高;粗鱼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9.42%,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61.76% 和16.83%,Σn-3/Σn-6 的脂肪酸比值达到3.63。表明斑点叉尾鮰内脏是生产鱼油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定化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结果表明酶水解提取牛蒡菊糖的最佳工艺为:13.5g/100mL 中性蛋白酶、pH 7、固液比1:15、50℃、酶水解6h,菊糖提取率为14.57%;固定化酶制备最佳工艺为:以甲醛(40%):NaOH(2mol/L)=2:3 为凝结液、pH7.5、壳聚糖2.5g/100mL、60℃、加酶量7.5mg/mL,固定8h,酶活力回收率可达到39.13%;固定化酶提取牛蒡菊糖最适条件为:pH7、固液比1:15、60℃、固定化酶加入量13. 5 g/100mL、酶解5h,在此条件下菊糖提取率达到12.89%。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连续反应10 次后,固定化酶仍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此时牛蒡菊糖的提取率为9.42%。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冷榨花生饼制备花生多肽饮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志和  郭嘉 《食品科学》2011,32(20):335-340
以冷榨花生饼为原料,采用碱法和酶水解法制备花生蛋白,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确定蛋白提取条件,并利用所提取蛋白或蛋白水解物经乳酸菌发酵制备花生多肽饮料。结果表明NaOH溶液提取花生蛋白的最佳条件为:pH9.0、温度55℃、料液比1:8(g/mL)、浸提2h,蛋白提取率80.68%;胰蛋白酶水解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酶与底物比1:50(m/m)、底物质量浓度5g/100mL、pH9.0、水解温度50℃,蛋白提取率96.26%。以花生水解蛋白和脱盐乳清粉为原料,采用直投式乳酸菌为发酵剂,发酵条件为:花生水解蛋白质量浓度2g/100mL、乳清粉加入量1g/100mL、发酵剂与发酵液比1:25(g/kg)、42℃发酵5h、4℃后熟15h、蔗糖质量分数9%时的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复合酶用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子,茶叶籽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优化条件为:高压蒸煮20min,超声处理20min,超声温度60℃,料液比1:5、复合酶用量1.75%,酶解pH4.6,酶解温度44℃,酶解时间6.9h。茶叶籽油得率为2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