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以醇溶性黑木耳多糖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碳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黑木耳多糖(AAP)/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接枝聚合反应。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接枝温度、单体配比浓度、接枝时间、引发剂添加量为自变量,共聚物接枝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各自变量的交互作用,确定了黑木耳醇溶性多糖接枝聚合最佳工艺:温度60℃,反应时间2.5h,多糖与PVAc比例为1:3,引发剂量占PVAc质量的4%,在该条件下聚合物接枝率达37.6%。实验结果为高分子天然产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碱提醇沉黑木耳多糖体外和体内降血脂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体内和体外降血脂功能。方法:采用离体实验模拟人体胃和肠道的p H值环境,探讨不同溶剂提取黑木耳多糖及其不同醇沉片段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评价其体外降血脂功能。以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高血脂模型,通过黑木耳多糖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小鼠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总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总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及其关键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肝脂酶(liver lipase,HL)和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的活性,研究碱提黑木耳多糖对高血脂模型小鼠的降血脂作用。结果:体外降血脂实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黑木耳多糖样品中,碱提黑木耳多糖的结合效果最好;不同体积分数乙醇醇沉黑木耳多糖片段的结合效果比较显示,70%醇沉片段结合胆酸盐效果最好。体内降血脂实验结果发现,碱提+70%醇沉黑木耳多糖能够缓解小鼠体质量的增长,显著缓解TC、TG和LDL-C含量的下降,显著提升HDL-C水平,控制LCAT含量、HL和LPL活性的降低。结论:碱提+70%醇沉黑木耳多糖具有降血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黑木耳多糖酸奶的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以黑木耳多糖和生牛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进行黑木耳多糖酸奶最佳工艺的研究,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黑木耳多糖添加量、接种量及发酵时间对黑木耳多糖酸奶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实验对黑木耳多糖酸奶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酸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 确定了黑木耳多糖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黑木耳多糖添加量0.15%,接种量3%,发酵时间4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黑木耳多糖酸奶的感官评分达(91.26±0.05)分,与预测值接近,最终产品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本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比普通酸奶具有更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的新型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多糖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木耳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黑木耳多糖口服液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50倍的蒸馏水,90℃恒温水浴加热提取2次,每次3 h,醇沉浓度为80%,4℃静置24 h,过滤得沉淀,将沉淀复溶于水,再向提取液中加入蔗糖3.5%、蜂蜜1%、柠檬酸0.06%,经过滤,灌装,灭菌得黑木耳多糖口服液成品。经硫酸-蒽酮法检测,制备的黑木耳多糖口服液产品中黑木耳多糖含量为8.0 mg/m L,该定量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黑木耳多糖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法优化了乙酰化黑木耳多糖的制备工艺,并对乙酰化前后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以甲酰胺为溶剂,乙酸酐为酰化试剂,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为催化剂,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法,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酰化试剂用量和NBS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羟胺比色法测定乙酰取代度的大小,以乙酰化取代度大小为实验指标,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酰化试剂用量和NBS添加量对黑木耳多糖乙酰化有显著影响(p<0.05),经过方程运算,得到制备乙酰化黑木耳多糖的最优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80.0℃,乙酰化试剂用量32.5 m L,NBS添加量为1.0%,在此实验条件下,得到的乙酰化取代度平均值为0.55。通过对原多糖和乙酰化多糖的红外光谱检测,显示乙酰化黑木耳多糖制备成功。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黑木耳多糖乙酰化改性后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有所增加;还原能力也要比原料多糖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多糖体外和体内降血糖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红力  赵鑫  佟丽丽  王振宇 《食品科学》2015,36(21):221-227
目的:探讨黑木耳多糖体内和体外降血糖功能。方法:通过建立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孔筛选模型,研究黑木耳多糖不同提取物及黑木耳酸性多糖不同醇沉片段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以四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黑木耳酸性多糖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小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值的变化、测定治疗后小鼠体内糖代谢关键酶--己糖激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黑木耳酸性多糖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体外降血糖效果表明,黑木耳多糖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3 种不同的黑木耳多糖样品中,黑木耳酸性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强,黑木耳中性多糖次之,黑木耳碱性多糖最弱。黑木耳酸性多糖不同醇沉片段中,80%醇沉片段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最强。体内降血糖效果表明,黑木耳酸性多糖80%醇沉片段可减缓糖尿病小鼠体质量的负增长,缓解己糖激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降低。本实验结果表明,黑木耳酸性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黑木耳降血脂酸性多糖的提取工艺,应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进行研究。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黑木耳多糖的得率(Y_1)和与牛磺胆酸钠(STC)结合率(Y_2)为响应值,进行多个指标同步优化。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pH为9.0、料液比为1∶80(g/m L)、提取温度为71.5℃、提取时间为2.0 h。在此最佳条件下,多糖得率为3.25%,STC结合率为19.95%。采用弱碱性的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对该多糖进行初步纯化,有效地对多糖进行脱色和脱蛋白处理,提高多糖纯度,减少多糖活性成分降解,为黑木耳酸性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探讨了利用氧化还原引发自由基接枝共聚合成玉米淀粉接枝共聚浆料的最优工艺条件.时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和因素寻优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引发剂配比和反应温度是影响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主要因素,温度和pH值存在交互影响;在优化的实验工艺条件下,可得到接枝率为8.9%和接枝效率为92%的接枝淀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功能特性。利用Maillard反应原理制备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采用Box-Behnken模型对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比较分析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与普通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复合物最佳制备条件为p H 9.21、温度92.88℃、糖与蛋白质量比4.18∶1、料液比40∶1(m∶V),该条件下氨基酸结合率为21.94%。黑木耳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物较普通大豆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18.46%,10.33%;溶解度特性、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说明黑木耳多糖—大豆蛋白复合物具有更好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接枝共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离子液体为反应介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纤维素与丙烯酸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接枝共聚,通过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呈、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单体与纤维素质量比为4:1,引发剂与纤维素质量比为1: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达96.7%.通过红外光谱进一步表明了接枝共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以白背毛木耳多糖APP3a为原料,用碱性氯乙酸法制备羧甲基化白背毛木耳多糖(CM-APP3a),研究其羧甲基化的工艺。以羧甲基取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用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羧甲基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APP3a羧甲基修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介质为异丙醇,多糖APP3a 60 mg,氯乙酸用量1.45 g,氢氧化钠用量2.48 g,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5 h。在该优化条件下,羧甲基白背毛木耳多糖(CM-APP3a)的取代度达为0.892,与理论预测值0.895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33%。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后得出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马铃薯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醋酸乙烯酯(VAc)为接枝单体进行接枝共聚。考察了不同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配比、淀粉浓度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浓度18 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5 h,单体配比2.5:1,淀粉浓度5%。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接枝共聚后,淀粉的微观形貌已经改变,结晶度降低且醋酸乙烯酯成功接枝在马铃薯淀粉上。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木瓜蛋白酶法脱马齿苋多糖蛋白的最佳工艺,以酶液-样液体积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pH值为影响因素,以马齿苋多糖损失率与蛋白去除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木瓜蛋白酶法脱马齿苋多糖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法脱马齿苋多糖蛋白的最佳工艺为酶液-样液体积比0.2∶1、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3?h、pH?6,在此条件下蛋白去除率为78.22%,多糖损失率为10.39%。马齿苋粗多糖溶液经分离纯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单糖组成,其组成比例为5.3∶5.9∶1.3∶27.6∶1∶18.8∶14.6。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辐射法对棉籽蛋白与阿拉伯树胶进行接枝改性。以接枝度(DG)为指标,对微波处理的pH、蛋白浓度、蛋白质与多糖配比、温度和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采用正交法对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棉籽蛋白-阿拉伯胶接枝反应的条件为pH7.00,蛋白浓度0.4%,蛋白质与糖的配比5: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min,接枝度可达到8.735%。   相似文献   

15.
艾连中 《食品科学》2010,31(12):141-143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苦豆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水料比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做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优化得到苦豆子多糖以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h、水料比25:1(mL/g),在此条件下获得多糖的提取率为70.25%。  相似文献   

16.
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研究了丙烯酰胺与阳离子淀粉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最高的条件为:m(丙烯酰胺)∶m(阳离子淀粉)=2.5∶1,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c(引发剂)=2 mmol/L。将合成的聚合物用于纸张增强,当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用量为1.0%时,对纸张的增强效果最好,可使纸张抗张指数增加23.0%,撕裂指数增加12.7%,耐破指数增加63.7%,耐折度增加115.1%。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及响应面实验Box-Behnken设计的方法,探讨了液料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等参数对昆仑雪菊多糖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液料比为60∶1(m L/g),超声时间为53min,提取温度为68℃的条件下提取两次,昆仑雪菊多糖得率最高可达9.85%,与理论预测值10.07%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2.18%。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金花葵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花葵的茎叶为原料,用水提法对其多糖成分进行提取,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金花葵多糖得率的影响。本研究以金花葵多糖的得率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金花葵多糖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金花葵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3.25 h、料液比1∶32(g∶m L)。金花葵多糖得率的验证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3%,说明采用响应面法对金花葵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19.
以猴头菇为原料,采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猴头菇多糖,并制备乙酰化猴头菇多糖。以乙酰基取代度为实验指标,研究料液比(即多糖与乙酸酐的比例(g/mL))、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HEP乙酰化修饰取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乙酰化实验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比较修饰前后HEP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HEP乙酰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4 g/mL,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30 ℃,在此条件下测得猴头菇多糖乙酰化的取代度为0.609,与修饰前的HEP相比,A-HEP的抗氧化性均有显著提高。乙酰化修饰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猴头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林  黄小华 《纺织学报》2013,34(3):93-97
采用丙烯酸(AA)单体对酸解玉米淀粉进行接枝,讨论了丙烯酸单体与玉米淀粉剩基(AGU)配比、丙烯酸单体pH值、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温度对接枝产物接枝率、抱水性及PVID值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试验得出丙烯接枝酸解玉米淀粉优化工艺为:n(AA):n(AGU)=2:1,丙烯酸单体pH值为6、引发剂n(H2O2)/n(FeSO4)=1.98,n(H2O2)=0.529mmol,接枝反应温度为50℃及时间为3h。所得接枝产物接枝率为5.14%,羧基含量为4.02%;接枝产物的抱水性为10.5mm,PVID值为0.34,各项性能与海藻酸钠相近,可作印花原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