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棉籽壳为主料,添加不同含量的花椒籽残渣为辅料进行姬菇的栽培,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花椒籽残渣对菌丝体以及姬菇的生长速度、子实体外形、出菇周期、干湿重、营养成分等有显著影响。当花椒籽残渣含量达到50%(wt/wt)时,姬菇子实体菌盖直径最大达13~17cm、高5~7cm、菌柄粗3~5cm,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姬菇出菇次数最多可达7潮,姬菇子实体总湿重最大达471.63g,粗脂肪含量最低为0.97%,多糖含量最高达2.59%,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53.34%,是普通姬菇的2.39倍,对培养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菌具有突破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花椒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就近年来有关花椒籽的研究利用作一介绍,并阐述了花椒籽油中α-亚麻酸的生理功能、富集纯化方法、应用及抗氧化研究,旨在促进花椒籽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花椒籽制油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花椒籽的性质及制油的初步试验。采用表皮和仁分步制油,表皮油作为工业用油,仁油作食用油,取得了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产地或不同品种花椒籽主要组分及利用压榨法和浸出法提取的花椒籽毛油进行检测,并对花椒籽毛油精炼效果及精炼油品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4个花椒籽样品的粗脂肪含量为11.95%~25.41%,粗蛋白质含量为7.89%~11.03%,粗纤维含量为23.71%~31.27%;5个花椒籽毛油样品的酸值(KOH)为14.24~66.51 mg/g,过氧化值为9.01~31.47 mmol/kg;同一品种的花椒籽,其压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的质量差别不大,但不同产地或不同品种的花椒籽,其毛油质量相差很大;所有花椒籽毛油的色泽均较深;花椒籽毛油经碱炼脱酸、吸附脱色和水蒸气蒸馏脱臭后,其酸值、过氧化值都可达到GB/T 22479—2008《花椒籽油》的质量指标,但反式脂肪酸含量较高。花椒籽毛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0%以上,其中亚麻酸含量为20%左右,棕榈酸含量超出国标中标识的上限值,其他脂肪酸含量均在国标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花椒籽油的提取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花椒籽含有27%~31%的油脂,尤其是α-亚麻酸的含量占油脂总量的33.3%。为了合理利用花椒籽资源,着重研究了提取花椒籽油最佳方法及最优条件。同时对花椒籽的国内外研究利用情况,市场应用情况和前景作了客观的分析论证,以期促进花椒籽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
花椒籽为原料生产食用花椒仁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花椒为原料,采用外皮和内仁分离、分榨或分浸的新工艺,生产出具有花椒仁固有气滋味,符合食用油标准的新油品———花椒仁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花椒精粗提工艺及全籽麻味调和油工艺,制备口感和麻味适中、脂肪构成合理的天然植物调和油。方法:结合超临界萃取法、常规浸提法、水蒸气萃取法等比较花椒精提取工艺,采用感官评定法优化花椒精与精炼花椒籽油调和全籽麻味调和油生产配方。结果:花椒精油原油和花椒籽油按1:3.5比例调和后,色泽棕黄(色值0.25),口感评价麻味最宜适中,兼有花椒的麻香味和花椒籽特有清香味,脂肪酸构成合理,口感新颖。结论:花椒精油原油和花椒籽油按1:3.5比例调和,可调配出麻味适中、口感新颖、脂肪构成合理的天然植物调味油产品。  相似文献   

8.
花椒籽制油工艺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开法 《中国油脂》1999,24(4):12-13
报道了花椒籽制油工艺及设备,提供了比较成熟的工艺及参数,并对原料花椒籽及其产品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为充分利用油料资源,实现花椒籽制油生产,提供了较理想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花椒生产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北、四川、甘肃等地。全国年产花椒35kt左右。韩城市是陕西省乃至全国规模最大、株数最多、效益最好的花椒生产基地,总产量达5.5kt,约占全国的1/7,全省的1/2,产值近亿元。花椒籽油可作为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经常食用花椒籽油使人头发乌黑而不脱落,有护齿明目,防止皮肤皱裂,利五脏,降低胆固醇等功效,并有抑制癌细胞生成因子存在。花椒籽作为生产花椒的副产品,其收购价格低,含油量高,生产利润大,一直被生产厂家看好。由于花椒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在储藏过程中酸值很容易升高,可高…  相似文献   

10.
花椒 花椒叶芳香油及椒籽油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花椒、花椒叶作为香辛料是众所周知的,而从花椒、花椒叶中提取芳香油,并对其芳香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的工作做的很少,尤其是闻名全国的陕西韩城的大红袍花椒的芳香油及脂肪油的成分没作过较全面的分析。本文报导了花椒、花椒叶芳香油及椒籽油成分的分析研究结果。主要介绍了芳香油的提取过程、蒸馏设备、得率等,采用气——质联用仪对芳香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对椒籽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花椒、椒叶、椒籽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相酶解及有机溶剂萃取工艺生产花椒籽油。结果表明,得油率最高的优化工艺参数: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分别为0.5%和7%,固液比1∶5(m∶V),酶解时间4h。该法游离油得率最高可达69.84%,毛油品质较好,有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同营养元素对甜玉米种子活力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昕昕  刘正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121-123,127
以超甜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探讨不同的营养元素对种子活力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Mn2+、Zn2+、K+营养元素处理过的种子发芽势与对照相比均达到了显著差异;在0.1~10mmol/L的范围内,K+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Mn2+、K+浸种的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升高,Zn2+浸种的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降低;不同的营养元素处理后,甜玉米种子萌发的SOD、POD、CAT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但不同的氧化酶对不同的营养元素敏感性不同;种子脱氢酶活性先升高再降低,其中,1.00mmol/LK+处理的种子脱氢酶酶活性最高,10.00mmol/LZn2+、Mn2+处理的种子脱氢酶酶活性最高。随着营养元素浓度的增加,甜玉米种子的MDA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微波功率和时间辐射油茶籽,测定油茶粕中茶皂素、蛋白质、粗多糖、总酚、糠氨酸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榨前微波处理对油茶粕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微波加热时间延长,低功率(245、420 W)微波处理油茶籽后,油茶粕中茶皂素含量稍有上升,随后下降;较高功率(560、700 W)微波处理后,茶皂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微波处理对油茶粕中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微波处理后油茶粕中粗多糖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420、560、700 W处理20、5、10 min后含量分别比初始升高66.9%、79.6%和116.0%;微波处理后油茶粕中总酚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微波功率越高,总酚含量越高;微波功率较低(245 W)时,糠氨酸含量先降低后略有升高,微波功率较高(420、560、700 W)时,糠氨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45 W和700 W微波功率处理时油茶粕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先升高后降低,560 W时呈整体上升趋势,420 W呈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4.
加工工艺对山茶籽油理化品质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加工工艺(传统压榨、压榨-精制、精炼)制取山茶籽油,对不同工艺山茶籽油的理化品质、脂肪酸组成、感观品质、微量活性成分以及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工艺山茶籽油中,精制油在保留山茶籽油固有风味的同时,其酸值、过氧化值和色泽较压榨油有所改善;精制油总酚、植物甾醇、维生素E含量分别是精炼油的2.37、1.06、1.24倍,但其氧化稳定性不及精炼油。山茶籽油的精制工艺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以姬菇菇脚为底物进行液态发酵生产天然红曲色素的可行性,作者采用平板培养和液态发酵技术,以平板菌落直径、发酵液菌丝体生物量和色素产量为指标,评估姬菇菇脚对紫红曲霉MR02菌丝生长和产色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培养基添加姬菇菇脚能促进紫红曲霉MR02菌丝体的生长和色素产量的提高;以不同配比的菇脚和大米粉为底物进行培养,在单一菇脚为底物的培养液中测得一定量的菌丝体和红曲色素;以菇脚为底物培养紫红曲霉MR02,其生长特性符合多细胞生物的生长曲线规律;以不同质量分数的姬菇菇脚为底物发酵,菇脚质量分数为12%,培养到第144小时时,菌丝体生物量为5.52 g/L,培养到第216小时时,红曲色素产量为72.92 U/mL。因此,以紫红曲霉MR02为出发菌株,利用姬菇菇脚为底物发酵生产红曲色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以神秘果种子为原料,依据国标及常规方法对神秘果种子的水分、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还原糖、多酚、多糖、脂肪酸、18种氨基酸及12种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神秘果种子中水分、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还原糖、多酚、多糖含量分别为6.74 g/100 g、7.14 mg/g、4.40、15.69、26.76 g/100 g、0.59 mg/g、11.56 mg/g和12.33 mg/g;检测出20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4.80%,主要是十八碳烯酸(29.96%);检测出18种氨基酸,富含多种药用氨基酸(63.75%),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总量的40.69%,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达到了94.22;测定了12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分别为K和Mn,Cd、Hg、As、Pb四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很低,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因此,神秘果种子是营养和保健价值较高的新资源食品,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刘芳 《中国油脂》2022,47(4):52-57
为了了解不同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油茶果为原料,采取鲜榨法、浸提法、新水法、冷榨法和热榨法5种制油工艺分别制取油茶籽油,研究对比了5种制油工艺的提油率,所制取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生物活性成分(生育酚、角鲨烯及多酚)含量及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5种制油工艺的提油率均在73%以上,其中浸提法((96.45±3.02)%)最高,冷榨法((73.72±2.76)%)最低,鲜榨法((82.36±224)%)、新水法((81.91±3.21)%)和热榨法((80.34±2.09)%)没有显著差异;5种工艺所制取的油茶籽油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在α-生育酚和总生育酚含量方面,新水法制取的油茶籽油含量最高(α-生育酚含量(263.77±1.58)mg/kg,总生育酚含量(280.55±1.64)mg/kg),鲜榨法、冷榨法和热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接近,在233~244 mg/kg之间,浸提法制取的油茶籽油中总生育酚含量只有(17.10±0.76)mg/kg;在角鲨烯和多酚含量方面,鲜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明显高于其他工艺的,分别为(350.56±7.60)mg/kg和(45.04±4.50)mg/kg,新水法制取的油茶籽油角鲨烯含量最低,为(249.99±3.73)mg/kg,浸提法制取的油茶籽油多酚含量最低,为(706±003)mg/kg ;在清除DPPH 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方面,鲜榨法制取的油茶籽油的清除能力最强,浸提法的最弱。  相似文献   

18.
Food-grade Pickering emulsions stabilised by plant protein have low toxicity. In this study,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Moringa seed residue protein (MSRP) as Pickering particles, MSRP was obtained from Moringa seed residue and used to fabricate emulsions at different pH and ionic strength.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MSRP ranged between 5 and 25 kDa. The particle diameter of MSRP with positive charge was > 233 nm. The highest MSRP solubility was achieved at pH 5 (206.89 mg g−1) and 0.2 M NaCl (202.55 mg g−1). MSRP generated an excellent interfacial layer as verified by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imaging, and had lower droplet size, and formed well-developed elastic networks at pH 5 and 0.2 M NaCl. MSRP-stabilised emulsion through steric hindrance, possessing excellent tolerance in salt (< 0.2M) and weakly acid (pH 5–7) environment. Our study finds MSRP can be used as potential Pickering particles applying in food and beverages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测定棉籽中单氰胺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研究棉籽中单氰胺的储藏稳定性和大田施药后单氰胺在棉籽中的残留行为及其消解规律.方法 样品用乙腈-水溶液(80:20,V:V)提取,离心后用丹磺酰氯进行衍...  相似文献   

20.
周斌  刘俊  程光宇  郭永月  陶明煊 《食品科学》2011,32(23):277-280
目的:研究热水浸提法从姬菇中提取姬菇多糖(PCN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组,150mg/(kg ·d))、处理组(400mg/(kg ·d)),连续灌胃30d后,给予CCl4(80mg/kg)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处死后取血液和肝脏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以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处理组能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结论:PCNP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