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甜橙油为芯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球状多核微胶囊。研究了pH对复合凝聚微胶囊的形态、粒径、产率、载量及释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由4.3降到3.7时,复合凝聚微胶囊具有球状多核的结构,粒径逐渐增加,但产率、载量变化不明显;在80℃热水中复合凝聚微胶囊逐渐溶胀,粒径变大,芯材通过扩散的方式缓慢地释放;pH4.3时,微胶囊在热水中的释放最为缓慢,60min仅释放6.0%。   相似文献   

2.
不同相对湿度下微胶囊化甜橙油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β-环糊精法和乳化喷雾干燥法所制备微胶囊化甜橙油在温度50℃,相对湿度32%、50%和75%下的释放进行研究,并利用Avrami's公式分析不同贮存条件下微胶囊化甜橙油的释放。结果表明:微胶囊化产品在RH=75%贮存条件下的释放要明显快于其它两种贮存条件;在相同的湿度贮存条件下,采用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化甜橙油的释放速度高于采用β-环糊精法所制备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对采用β- 环糊精法和乳化喷雾干燥法所制备微胶囊化甜橙油在温度 10 0、12 0、14 0、16 0、180和 2 0 0℃下的释放进行了研究 ,利用Avrami’s公式分析了微胶囊化甜橙油在高温下的释放。结果表明 ,2种不同方法所制备的微胶囊化甜橙油由于其制备原理上的不同而使其在高温下的释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壁材浓度的复合凝聚橘油微胶囊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深入探讨了复合凝聚橘油微胶囊的形态、载量对微胶囊释放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壁材浓度不超过1%时,复合凝聚橘油微胶囊在整个制备过程中保持球状、多核的结构,否则微胶囊在复合凝聚或凝胶化过程中会产生粘连,最终形态变得不规则;与载量相比,微胶囊的形态对于芯材橘油的释放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制备具有优良控制释放性质的复合凝聚球状多核橘油微胶囊的适宜壁材浓度是1%。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搅拌速率下的明胶-阿拉伯胶复合凝聚橘油微胶囊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以及载量对释放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凝聚阶段,当搅拌速率由200r/min 增加到600r/min时,微胶囊具有球状多核的结构,粒径逐渐减小;当搅拌速率不超过400r/min 时,微胶囊在凝胶化和固化阶段仍保持球状多核结构,而高速搅拌其形态会变得不规则。搅拌速率增加,微胶囊的载量提高,高载量和小粒径使微胶囊的释放速率增加。制备具有良好缓释性能的复合凝聚球状多核微胶囊的最佳搅拌速率是400r/min。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为壁材,甜橙油为芯材,三聚磷酸钠(TPP)为交联剂,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甜橙油纳米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甜橙油纳米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结构、物理稳定性、热稳定性、包埋情况等.结果表明:复凝聚法制备甜橙油纳米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1.8 mg/mL,吐温20...  相似文献   

7.
制备球状多核结构的复合凝聚薄荷油微胶囊,并且研究其释放动力学以及在曲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凝聚球状多核薄荷油微胶囊在热水中的释放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释放动力学速率常数随着芯壁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加;而在烘箱中的释放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释放动力学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感官评的结果表明二次包埋能够增强复合凝聚薄荷油微胶囊的包埋效果,二次包埋复合凝聚微胶囊在曲奇中的应用效果与环糊精相当。  相似文献   

8.
柠檬油等香料易挥发,影响加香效果。本文采用相分离-凝聚法制备微胶囊,提高了其稳定性,为食品加香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豆分离蛋白(SPI)和阿拉伯胶(GA)为壁材,以甜橙油为模式芯材,通过复凝聚法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甜橙油微胶囊。考察了戊二醛和葡萄糖对甜橙油微胶囊包埋产率和包埋效率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胶囊粒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形物质量分数5%,芯材载量20%,SPI∶GA=1时调节pH到4,室温下850r/min搅拌30min,加入1%的葡萄糖反应1h,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微胶囊。此时包埋产率和效率分别达到75.06%和93.5%。该方法制备的甜橙油微胶囊平均粒径是11.226μm,胶囊表面光滑,颗粒均匀,色泽淡黄,香味愉悦。本研究结果说明SPI和G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葡萄糖作为一种改良剂可显著改善微胶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阿拉伯胶及明胶为壁材,甜橙香精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球状多核甜橙微胶囊。研究壁材组成比例、芯壁比、pH、固化剂添加量对微胶囊产率和微胶囊效率、微胶囊装载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明胶和阿拉伯胶比例为1.11.0(mm),芯壁比为2.21.0(mm),pH 3.6,固化剂添加量为0.16%时,微胶囊的有效载量最高,达到73.16%。  相似文献   

11.
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天然椰子油微胶囊。用TG酶作为固化剂,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重点探讨p H、壁材质量浓度、芯壁比、反应温度对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并分析天然椰子油微胶囊产品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p H 3.5、壁材质量浓度20 g/L、芯壁比2∶1、反应温度40℃,该条件下制备的天然椰子油微胶囊产品的水分含量(2.88±0.31)%、表面油含量(4.20±0.05)%、包埋率(93.75±0.28)%、平均粒径413μm。  相似文献   

12.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茶油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成囊形态的观察,并结合微胶囊包埋率,确定制备条件;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包埋工艺条件,通过累计释放研究获得胶囊保存条件。结果表明:包埋率较高的条件下,微胶囊呈圆形,分散好;最佳条件为壁材浓度3%,芯材壁材质量比13,搅拌速度900 r/min,反应温度55℃,p H 4.6,搅拌时间15 min,该条件下的包埋率为88.49%;累积释放研究表明,微胶囊贮藏受湿度影响大,湿度越大,累计释放量越多。  相似文献   

13.
盖旭  李荣  姜子涛 《中国调味品》2012,37(2):51-54,64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芥末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3%,大豆分离蛋白与海藻酸钠的比例3∶1,芯壁比1∶1;复凝聚反应pH 3.0,温度40℃,时间20 min,转速400 r/min,戊二醛的添加量3 mL.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7.28%.  相似文献   

14.
以鱼油作为芯材,壳聚糖(Ch)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作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鱼油微胶囊。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均质速度、pH、芯壁比、壁材总质量分数、SPI溶液与Ch溶液体积比及固化时间对鱼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速度8 000 r/min、pH 7. 0、壁材总质量分数2. 5%、SPI溶液与Ch溶液体积比7∶3、芯壁比1∶3、固化时间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鱼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0. 21%,包埋效率为99. 04%,表面油含量为4. 87%。通过不同温度下过氧化值变化和气味分析,表明微胶囊化能显著延缓鱼油氧化,同时有效地弱化鱼油的气味。  相似文献   

15.
16.
以明胶和CMC(羧甲基纤维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黄酮类化合物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影响制备黄酮类化合物微胶囊主要因素,经实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壁材浓度1.5%、明胶∶CMC为8∶1、芯壁比1∶5、复凝聚pH值4.6、复凝聚温度40℃;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微胶囊平均包埋率可达78.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紫苏油的稳定性,采用大豆分离蛋白(SPI)/海藻酸钠(SA)复合凝聚法对紫苏油进行了包埋。考察了乳化剂添加量、均质时间、均质速度、壁材质量比、芯壁质量比等因素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为:乳化剂添加量0.1%,均质速度1000r/min,均质时间1min,凝聚反应p H3.5,壁材浓度3%,SPI与SA质量比4∶1,芯壁质量比1∶1。并比较研究了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两种干燥工艺所得产品的包埋率、溶解度、贮藏稳定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制备的紫苏油微胶囊产品包埋率高,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茴香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慧  敬思群 《中国酿造》2012,31(8):112-116
采用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以光学形态和包埋率为考察指标研究茴香精油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pH值为3.4,明胶:阿拉伯胶1∶1,壁材总浓度1%,芯壁比1∶1,体系温度45℃,搅拌速度500r/min,包埋率为84.7%.微胶囊壁膜光滑,大小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