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的工艺条件对小麦胚芽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的影响,并探讨了麦胚黄酮粗提物对菜籽油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与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小麦胚芽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MPa、CO2流量25L/h、夹带剂无水乙醇的用量2mL/g。经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在此条件下,每千克小麦胚芽提取总黄酮类物质量达8.029g。麦胚黄酮粗提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延缓油脂脂质过氧化反应;其抗氧化作用优于常规醇提法的麦胚黄酮粗提物、TBHQ和槲皮素的抗氧化性能,与其添加量呈正相关性;VC和柠檬酸对麦胚黄酮粗提物有一定的协同作用,VC增效作用大于柠檬酸。 相似文献
2.
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杜仲叶采摘期、夹带剂(乙醇)的浓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CO2流速对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杜仲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再对萃取物分离纯化溶剂的种类及用量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较为适宜的杜仲叶采摘期为6月份,添加浓度为80%(v/v)的乙醇3.5mL/g作夹带剂时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2.5h、CO2流速200kg/h,然后将萃取物加1:3(v:v)的乙醚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得率可达2.032%(w/w)。 相似文献
3.
4.
5.
6.
哈密瓜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籽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推动哈密瓜产业的发展,探索了超临界CO2技术萃取哈密瓜籽油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出口温度、萃取时间和物料粒径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哈密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0℃,出口温度50℃,萃取时间2.5 h,物料粒径20目。在此条件下,哈密瓜籽油的萃取率为(22.75±0.27)%。通过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实验,证实了哈密瓜籽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萃取银杏叶黄酮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乙醇浸提与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研究了从银杏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可有效地提取出银杏叶中的药用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重要的是纯度大大提高,且银杏叶中的有毒物质银杏酚类的含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达到2.61%,纯度达到27.7%,其纯度是直接用乙醇提取的2.43倍。 相似文献
8.
以百香果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百香果籽油的工艺,并对百香果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百香果籽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53.1℃,萃取压力33.9 MPa,萃取时间3.6h,百香果籽出油率值为26.95%,所得百香果籽油具有较好的还原力,且呈量效关系,对DPPH·的清除能力达80%。超临界CO_2萃取百香果籽油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的百香果籽油具有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潜在可用的天然抗氧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10.
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工业科技》2001,(4):22-23
提出了超临界CO2萃取葡萄籽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温度、流量、颗粒细度和萃取时间对葡萄籽出油率及油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微波稳定化处理小麦胚为原料,研究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因素,并利用有影响贡献的因素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选取小麦胚粉碎颗粒目数、麦胚水分含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剂流量和萃取时间为试验影响因素,利用Plackett-Burman进行试验设计,筛选影响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因素,利用Box-Behnken进行响应曲面优化水平组合试验。结果显示,因素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剂流量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萃取温度麦胚目数,而3.3%~4.7%样本水分对萃取影响极小;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小麦胚芽油萃取率回归方程,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拟和很好。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最佳工艺参数:麦胚目数为60目、萃取剂流量为30 L/h、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时间为141 min和萃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小麦胚芽油萃取率达到82.79%。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超临界CO2萃取天然VE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分析了影响超临界CO_2流体 萃取小麦胚芽中天然V_E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萃取压 力、温度、时间、CO_2流量、小麦胚芽水分含量、粒度和V_E 的种类及结构特征等。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和 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天然V_E的萃取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 系,并确定了最佳的试验条件为:萃取压力29~36MPa、温 度为38~40℃、时间为2~3h,CO_2流量16kg/h,小麦胚芽 水分含量5.0%,粒度20~30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混合溶剂浸提富含黄酮、VE的麦胚油。对正己烷、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正丁醇、正己烷/丙酮、甲醇/丙酮、异丙醇/1,2-二氯乙烷6种浸出溶剂进行筛选,发现正己烷/丙酮浸出效果较理想。兼顾提油效率、所提麦胚油的VE含量和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正己烷/丙酮浸出麦胚油的理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45℃,浸出溶剂滴速5.5 mL/min(原料100g),浸出时间45 min。该条件下,脱脂麦胚残油率0.354%,麦胚油VE含量3.794 9 g/kg,黄酮含量10.29 g/kg。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自由基清除体系(DPPH、羟基及超氧阴离子)、螯合金属离子能力、还原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体系评价麦胚黄酮粗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考察麦胚黄酮粗提物对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麦胚黄酮粗提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且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26、0.78 mg/m L。在浓度0.75~3.0 mg/m L之间,随浓度增大,其金属离子螯合能力逐渐增强至78.60%,继续增大浓度至3.75 mg/m L时,螯合能力降低至70.31%,但强于VC。此外,麦胚黄酮粗提物对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大,抑制效果逐渐增强。1.0 mg/m L麦胚黄酮粗提物对AGEs生成的抑制率在第7 d可达到48%。综上可见,具有强体外抗氧化能力的麦胚黄酮,能有效抑制AGEs的生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