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早期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基本上采用路肩边缘设置波形梁钢板护栏,钢板护栏本身也是路侧的一种障碍物,大量设置钢板护栏从另一角度看,压缩了路侧净区,同时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又没有很好地解决路侧安全问题,本文根据设计新理念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逐步向山区发展。山区公路设计也让设计人员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公路设计的具体内容就是使公路在在行车荷载以及各种自然因素下能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畅通,所以要探讨出新的设计理念来指导山区公路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现有公路的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越来越多的公路需要进行改建。在这些旧路改建项目中。相当一部分处于山区。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地质、水文条件复杂,构造作用活动频繁,工程地质条件脆弱。受其影响,蹦(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多,规模大,分布范围广,对公路影响大。这些特点决定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性强,涉及面广,路线设计人员不但要精通路线设计,还要具有其他专业的知识,能够把握路基、桥梁、隧道的总体方案。正是因为路线设计在测设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认真总结山区改建公路路线设计的经验及教训,对于合理、快速、高效地完成公路勘测设计任务,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路线设计是公路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灵魂。对于山区公路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而言,路线设计对工程造价更是有着决定因素,凸显重要。本文结合天峨至乐业二级公路(天峨至向阳段)的设计实践。提出山区改建公路路线设计之浅见。  相似文献   

4.
山路设计作为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其山区公路工程建设环境的复杂性提升了设计的难度系数.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特征,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迅速,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公路与景点、景点与景点,以及风景区内部等连接道路,依然存在着严重不足和利用原有公路行驶条件很差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旅游公路必须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规划设计要上档次,建设施工要密切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而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边坡治理、技术支持、经济发展、质量保证、安全措施等几个因素,保证山区的道路建设的经济和安全,浅谈如何做好山区公路路线设计。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水电开发力度也在不断深入,山区水电站建设一向难度很大,其中进场公路设计也是水电站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便利的交通是水电站中的基础设施,因此近些年来也逐渐被重视起来。由于山区水电站的建设受到地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施工难度很大,这样严重的制约了水电站大量建设物资的运输,针对这些问题,科学的对山区水电站进场公路进行合理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也变得越来越便利,尤其是城市与山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多。现在国家为了山区的发展,大量兴建公路。由于山区特有的地理环境,使得施工有一定难度。本文主要结合陕西的地理特征,探讨了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方面的有关方法和加强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9.
小桥涵是确保公路路基连续,稳定的排水设施,是公路重要的横向排水构造物。而山区地形复杂、坡陡沟深,使得高速公路的建设面对着很多的困难,因此小桥涵的正确布设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具体阐述了确定小桥涵位置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详细说明了小桥涵的布设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将确定小桥涵位置的具体步骤进行展开,可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本文还叙述了小桥涵养护及加固方面的设计,这在小桥涵的整体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剑伟  陈卫青  俞永军 《硅谷》2010,(5):112-113
平原区公路一般强调采用高指标,以最大限度满足行车舒适性要求。山区公路技术指标运用强调与自然条件相结合,在满足道路使用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选用技术指标,并强调技术指标的均衡性。从山区公路设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给出设计值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面临着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社会抚养比和养老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地处三四线城市的张家口如何策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调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色彩工学探究工程机械产品外观安全警示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智林 《包装工程》2012,33(12):88-91
运用色彩工学的原理,提出在工程机械产品外观设计中标准化、定量化进行色彩设计的依据。通过分析影响工程机械产品安全性的外部因素,以及当前色彩设计的现状,提出在进行产品外观色彩优化时要强化安全警示作用。从工程机械产品外观色彩结构、\"人—机—环境\"系统中色彩安全设计、暗视觉条件下加强色光安全设计等几方面强化安全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沈应平 《包装工程》2005,26(4):134-136
就包装与装饰的关系,对包装的平立面空间、中国古代包装与装饰、中国现代包装立体装饰提出立体装饰设计观点,以供大家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朱芳芳  赵锋 《包装工程》2018,39(14):29-33
目的针对目前国内家庭地震应急产品设计与理论的研究比较匾乏的现状,为保证应急产品在灾害发生时能更好地提供应急功能,提升其实用性、有效性和普及率。方法将国内颁布的家庭物资储备清单中的专业应急产品和家庭常见日用品进行分析和挖掘,通过对专业应急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并与家庭日常用品进行资源匹配,形成新的设计框架,在此框架下,利用U-TRIZ理论中的SAFC模型分析、矛盾分析、功能属性效应知识等方法对应急产品和日用品进行整合和设计。结论为家庭应急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设计师在进行此类产品设计时,设计出更多以\"平灾结合\"为理念的创新型产品。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由任意n(n≥3)个函数构成的混合函数组,这些函数组具有非负性、规范性、对称性,以及特殊的端点性质.由这些函数组定义的曲线具有凸包性、几何不变性、对称性等基本性质.曲线的起点、终点分别为控制多边形首、末边的中点,曲线在起点处的一阶、二阶导矢都平行于控制多边形的首边,在终点处的一阶、二阶导矢都平行于控制多边形的末边.对于任意给定的m(m>3)个控制顶点,可以由之定义一条曲线段,也可以由之定义由多条曲线段构成的组合曲线,而各条曲线段可以由不同数量的控制顶点来定义,因此由同一组控制顶点可以定义出多种不同的形状.另外,组合曲线在分段连接点处均G2连续,可以满足工程实际中大多数的需求.由函数组定义的张量积曲面具有类似于曲线的诸多良好性质.  相似文献   

16.
Minimizing total costs of forest roads with computer-aided design mod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dullah E. Akay 《Sadhana》2006,31(5):621-633
Advances in personal computers (PCs) have increased interest in computer-based road-design systems to provide rapid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alignments.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can provide road managers with a powerful tool that searches for large numbers of alternative alignments in short spans of time. A forest road optimization model, integrated with two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was developed to help a forest road engineer in evaluating alternative alignments in a faster and more systematic manner. The model aims at designing a path with minimum total road costs, while conforming to design specifications,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and driver safety. To monitor the sediment production of the alternative alignments, the average sediment delivered to a stream from a road section was estimated by using a road erosion/delivery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is model has the potential to initiate a new procedure that will improve the forest road-design process by employing the advanced hardware and software capabilities of PCs and modern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綦江虹桥垮塌的原因,通过对现有结构计算分析程序功能的分析,论述了对压弯杆件最不利受力状态分析时的遗漏和针对压弯杆件强度及稳定验算方法中存在的错误;质疑是否存在哑铃形或圆端矩形断面的拱肋抗弯截面模数的计算方法,指出了钢管混凝土拱桥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建议设计工程师放弃片面追求新、奇的设计思想,转变为注重安全、耐用、适用来设计和建造百年之内决不会垮塌的工程。  相似文献   

18.
王泳丹  刘子铭  郝培文 《材料导报》2018,32(15):2626-2634, 2658
近年我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2016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10万公里,其中沥青路面占95%以上。沥青路面的建设使沥青和石料等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给环境资源带来较大负担。为缓解道路建设对天然石料的消耗,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固体废弃物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回收再利用研究。与此同时,鉴于废旧玻璃的不断增多和处理方法的缺陷,寻求废旧玻璃的有效处理途径已是当务之急。利用废旧玻璃这种常见生活及工业废弃物替代部分天然石料进行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则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废旧玻璃破碎后具有耐磨、抗滑、反光、渗水性强等特性,替代部分集料制备废旧玻璃沥青混凝土作为面层,可一定程度改善路面耐磨、抗滑、透水等路用性能。当前,废旧玻璃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面临一系列问题。废旧玻璃材料质脆,主要成分SiO2为亲水性材料,掺入后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废旧玻璃来源丰富,多为生活垃圾,其回收、筛选、破碎等处理过程复杂,在我国回收利用率较低,且道路工程中对原材料杂质含量要求较高,这就抬高了废旧玻璃回收利用的技术要求及成本。基于以上问题,研究者对废旧玻璃的工程特性和材料组成以及废旧玻璃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和力学特性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玻璃颗粒尺寸、掺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掺入方式下,沥青混凝土强度及路用特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加入抗剥落剂或使用改性沥青,废旧玻璃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明显提升。混合料疲劳寿命不易受废旧玻璃集料影响,在一定掺量及颗粒尺寸下,抗疲劳特性较好;蠕变特性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似,在一定应力与温度范围内,蠕变变形小于普通沥青混合料,且可用常见流变模型来描述其永久变形特性。本文归纳总结了废旧玻璃材料作为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废旧玻璃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设计方法,废旧玻璃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和表面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视化的事故树分析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用它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基于可视化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事故树可视化模型,确定了系统功能目标,完成了系统结构设计,构造了事故树图形生成与事故树动态分析于一体的集成分析环境,开发出事故树计算机分析系统,为事故分析和安全评价提供高效、准确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Recently, reliability analysis has been advocated a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account for uncertainty in the geometric design process and to evaluate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design. In this approach, a risk measure (e.g. probability of noncompliance) is calculated to represent the probability that a specific design would not meet standard requirements. The majority of previous applications of reliability analysis in geometric design focused on evalu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noncompliance for only one mode of noncompliance such as insufficient sight distance. However, in many design situations, more than one mode of noncompliance may be present (e.g. insufficient sight distance and vehicle skidding at horizontal curves). In these situations, utilizing a multi-mode reliability approach that considers more than one failure (noncompliance) mode is required.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ode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to the design of horizontal curves. The process is demonstrated by a case study of Sea-to-Sky Highway located between Vancouver and Whistler, in souther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Two noncompliance modes were considered: insufficient sight distance and vehicle skidding. The results show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for several noncompliance modes in the reliability model. The system reliability concept could be used in future studies to calibrate the design of various design elements in order to achieve consistent safety levels based on all possible modes of noncompli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