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淬透性是齿轮钢的重要特性,钢材淬透性的稳定与否对钢件热处理后变形影响很大。因此研究分析齿轮钢的淬透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探讨了20CrMnTi渗碳齿轮钢成分对于淬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在SRVⅣ微动磨损试验机上对比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技术对20CrMnTi钢滑动磨损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耐磨性最好热处理技术是碳氮共渗+深冷处理+低温回火处理技术,其表面硬度最高,硬度值为842 HV0.2,试样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颗粒碳化物+极少量残留奥氏体,并采用该工艺解决了某减速机厂小模数齿轮过早磨损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CBN直柄平底立铣刀高速铣削20CrMnTi淬硬钢时切削参数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得到了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指数函数的切削参数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模型。利用预测模型得出的表面粗糙度与试验的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比较准确地对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和切削速度,表面粗糙度随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齿轮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建模研究是认识齿轮完整性的重要基础。由于砂轮-工件的宏观复杂形状,以及齿轮磨削过程中局部磨削条件存在差异,限制了经典平面磨削粗糙度建模方法向齿轮磨削的直接迁移。为此,提出考虑局部磨削条件变化的齿轮成形磨削表面粗糙度建模方法。根据成形磨齿的磨削机制,分析磨齿砂轮与齿轮工件的运动关系,推导得到宏观几何形状影响下不同局部位置的磨粒运动轨迹方程,建立了考虑砂轮复杂形状的磨粒随机分布特性的砂轮模型;基于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创成机制,通过迭代算法得到成形磨齿表面粗糙度;进行了12Cr2Ni4A齿轮材料渗碳淬火后的成形磨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成形磨齿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局部磨削条件差异下齿面粗糙度沿齿廓方向的分布。本文研究对成形磨齿表面粗糙度创成机制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与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淬火回火和退火两种方法,研究了冷挤压用材20CrMnTi软化处理工艺,结果表明:20CrMnTi经淬火高温回火和球化退火两种方法处理,均可获得低硬度、高塑性的球状珠光体组织,淬火回火比退火获得的硬度低,球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20CrMnTi硬齿面齿轮弯曲疲劳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20CrMnTi材料齿轮的弯曲疲劳特性,基于Miner线性损伤累积假设理论,利用疲劳试验机,采用疲劳极限快速测定法,较快地得出被测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应力值,能为齿轮设计时提供准确的弯曲疲劳极限应力值. 相似文献
8.
渗碳20CrMnTi钢温变形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碳浓度下20CrMnTi钢在690℃-850℃范围内温变形组织进行研究,对照其力学性能,发现在770℃-810℃进行温变形所得的材料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10.
11.
吴长浩 《机械工人(热加工)》2008,(13):30-31
我公司生产的轧机产品中的20CrMnTi齿轮在淬火后发现部分开裂。该齿轮一般经过锻造→正火、回火→加工→渗碳→加工→淬火、回火→磨削加工等工序。为了找出其开裂的原因,我们对齿轮的化学成分、硬度、脱碳、金相组织和热处理工艺等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对不同碳浓度下20CrMnTi钢在690℃~850℃范围内温变形组织进行研究,对照其力学性能,发现在770℃~810℃进行温变形所得的材料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的传动零件中,倒挡齿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齿轮锻造中产业中属于较为关键的部分.不过由于齿轮采用的材料为20CrMnTi,因此在锻造时会产生一定的残余应力,进而对齿轮的齿面精度以及相应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20CrMnTi合金钢在锻造时产生的成形应力也较大,从而对锻造齿轮的模具使用寿命产生影响.针... 相似文献
17.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21,34(5)
通过20CrMnTi渗碳淬硬钢切削加工试验,分析了YT726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硬质合金加工20CrMnTi渗碳淬硬钢,刀具的前刀面发生了月牙洼磨损,后刀面除了发生机械磨损外,还发生了粘结磨损和扩散迁移磨损,刀具基体中的Co、 W、 C等元素向件扩散,工件材料中的Cr、 Ti、 Fe、Mn等元素向刀具扩散,导致刀具强度和硬度的下降,从而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解决双螺杆挤出机分配齿轮箱20CrMnTi渗碳齿轮的断裂问题,将断口宏观形貌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梯度检测技术应用到断裂齿轮的研究中。开展了结构设计和热处理工艺的分析,建立了渗碳齿轮失效机理与强度的内在联系。提出了齿轮在设计、工艺等方面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键槽底部与齿根圆距离小于2.5 mt是齿轮强度过低而断裂的主因,渗层大量残留奥氏体和心部网状铁素体降低了齿轮的疲劳强度,疲劳裂纹沿应力集中的线、面扩展迅速;降低奥氏体冷却过程的稳定性,渗碳正火≤950℃且保温6 h,可改善齿轮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发展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发展规模上也日趋的扩大,其中齿轮工业的发展已经日益的成熟。齿轮钢的潜在市场比较巨大,而齿轮产业的发展对齿轮钢的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齿轮钢最为主要的产品20CrMnTiH怎样应对当前市场的需求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就20CrMnTiH齿轮钢的开发进行详细的探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努力对实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浩淳;金成哲;张文瑞;刘玮 《工具技术》2024,(7):114-118
20CrMnTi淬硬钢进行铣削加工时,通常会因切削温度过高导致刀具磨损加重,从而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因此本文采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切削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对切削温度仿真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出切削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为验证所建立仿真模型的合理准确性,选择与加工仿真相同的切削参数,将仿真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基于此仿真模型,进一步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铣削仿真,得到铣削20CrMnTi淬硬钢时切削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切削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温度随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和每齿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