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无人机遥测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实践出发,以技术评估单位实际工作效果为例,介绍无人机遥测技术手段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中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无人机遥测技术取得了详实的水土保持数据,为先进技术手段应用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工作提供了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不仅是科学评价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整体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而且是组成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环节并可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事后监督检查提供指导与建议。传统的验收方式主要存在验收周期长、过程繁琐、措施效果及其评价标准可靠性低等问题,为满足"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管的需要无人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在解决传统的水土保持管理方式存在的精度差、看不全、效率低、到不了等问题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有效性。文章以水利工程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中的实际效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人机遥测技术的优点和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生产建设活动中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中无人机遥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采用无人机遥测技术能够弥补传统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针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要求,介绍无人机遥测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过程、方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高分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分遥感和无人机技术为水土保持监管提供了及时、快捷、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分析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介绍了高分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以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中的应用,目前上下协同一致、数据互联共享的全国监管系统开始建立,极大地推进了水土保持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是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对项目水土保持整体措施的实施效果分析评价作出科学的结论,而且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事后监督检查也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方式中存在水土保持措施及效果的分析准确性不高,过程繁琐,周期较长等诸多问题。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需要,近几年无人机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了水土保持工作当中。文章从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实际工作角度出发,分析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传统方法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对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验收工作中的优点以及其在数据获取、对比分析评价中技术要点和应用方法进行探讨,以便总结实际应用效果,推广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中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以无人机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为核心,简述了无人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在总结无人机类型及系统组成、我国民用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技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水利行业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关键技术。无人机技术可在高精度地形数据获取、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水土保持监管、河道监管、水生态保护、动土监测、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水利工程设计、岩土勘察、水文分析和水利文物保存等水利行业的多个领域进行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结合新昌县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工作的现状,提出新昌县智慧水土保持的监管模式,并构建智慧水土保持监管系统。系统数据库以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监管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2个项目成果为本底资料,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无人机、3S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以更加智慧、精细、及时、动态、开放的方式实现生产建设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决策,为实现水土流失源头严防、过程严管、事后追责等水土保持管控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绍兴市在建生产建设项目数量多、分布散、扰动时间长,监管工作量巨大;而全市水保机构不配套、人员少、工作经费缺,监管能力有限,迫切要求提高监管效能。"天地一体化"监管技术应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无人机技术、移动信息采集等高新技术与装备,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扰动地表情况、弃渣场位置与数量、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等开展动态监管,并实施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全面提高全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时效性和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人机技术解决了传统水土保持工作中获取信息难的困境,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梳理了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应用中的现状,从无人机飞行性能、飞行控制系统、相机类型、数据处理软件4个方面分析了水土保持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产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类型多样,监管难度大、任务重,以现有的监管方式和技术手段,水土保持监管机构很难做到全覆盖监管、精准监管。在当今卫星遥感、互联网+、无人机、信息化技术充分发展的形势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应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将信息化先进技术应用到行业监管中来,从而增强监管的准确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生产建设项目水保监管全覆盖,保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真正履职到位不缺位。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地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要求和实际业务工作需要,结合相关技术规定要求,提出了一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信息采集与管理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设计了对应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和配套的"外业辅助移动端"软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主要是利用遥感影像对新增地表动土开展遥感动态监测,快速、准确地获取全市逐季度新增地表动土的空间分布情况;移动巡察系统是以定位导航、地面观测、遥感监测为基础,填补当前水土保持监管业务信息化建设中唯一缺口,实现了监管业务在应用系统中的闭合。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现场核查信息采集工作效率,满足内外业实时数据互动、数据共享、历史数据统一管理等需求,实现监测和筛查疑似违建生产建设项目,辅助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智慧水利在现代水土保持项目开发中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监测的新技术应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集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及现场核查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大、重访周期短、成像分辨率高等特点。现以某水电站开发建设为例,对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在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得出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打破了传统水土保持监管手段的局限性和束缚性,提升了水土保持监测智慧化水平,为同类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行业信息     
<正>江苏省在水土保持监测中首次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日前,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使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展泰州引江河第二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这是该省首次将无人机高空航拍技术应用于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通过此次航拍技术应用,成功掌握了泰州引江河第二期工程建设期间扰动地表范围、弃土区的分布、弃土(石、渣)量及水土保持措施现状等监测要素,准确监测了各要素量质的变化情况,为航拍技术运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非常适用于小范围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获取,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土保持与防治等领域当中。以广东信宜东坑金矿技改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探讨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基于无人机应用技术的水土保持与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商用无人机已在各行业普及应用,在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中,通过无人机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运用,能够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精度以及工作效率,使水土保持监测可视化与数字化,更直观的从监测成果中反应水土流失现状以及水土保持治理效果。通过对无人机外业工作任务,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水土保持监测实例分析,对无人机技术与地理信息结合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运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信息化与水土保持相关业务紧密结合,特别是近年来遥感、无人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从以往粗放式向现代精细化转变,在水利部先行示范下,各省也陆续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工作,通过对已开展信息化监管工作的分析,就新时期辽宁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遥感和无人机技术在广西水土保持监督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论述了实施遥感监管的技术路线。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中,可用优于5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解译及现场查勘,建立背景专题数据,而后按照规定频次进行专题数据更新,并结合现场定位观测及量测,实现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无人机技术应用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建成全过程的电子数据档案和三维实景模型,直观、准确地反映工程水土保持现状,定量获取水土保持相关数据和指标,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以某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通过在工程建设中全过程使用无人机技术开展监测,总结了无人机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关键,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以期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和监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系统技术的兴起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甚至是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无人机系统的不同任务载荷得到的各种遥测成果可以对测区进行二维、三维、多光谱、高光谱、热成像等方式的数字化,使工作者更加直观、精细、透彻的对其观测及研究。以无人机系统技术及其数据处理技术为核心,以水保功能恢复鉴定项目为实例,剖析了无人机系统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监测和鉴定方面的技术方法。为水利工作者在水土保持以及其他水利领域与无人机技术相结合提供了参考实例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推进人为水土流失遥感监管,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福建省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对福建省内404个重点项目开展了项目监管工作;通过遥感普查、遥感详查、现场无人机调查,逐步掌握重点建设项目287个水土流失问题,按照水土保持问题分类和责任追究标准,明确问题类型和责任对象,以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为平台,支撑水行政主管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工作。通过省、市、县各级联动,动态会商和技术培训,实现了省级在建生产建设项目项目监管全覆盖,市县重点项目监管初次试点,为福建省项目监管全覆盖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