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前言目前,在日本列岛及其周边,要举出经构造变形最频繁的区域,则可能为自东海岸外至日向岸外绵延的南海海槽的陆侧斜坡。在这里,伴随大洋板块俯冲所括削下来的沉积物在陆侧相继被挤压、加积在陆壳上,由于逐渐固结而生成了新地壳。这样形成的地壳称为加积体,或据其剖面上的形状称为加积柱。在加积体前缘部分(在海侧)分布着一级活断层,但通常认为它伴随板块俯冲的大地震发生于靠近加积体的陆侧斜坡。 相似文献
3.
中国陆内俯冲(C-俯冲)观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1984年首次提出C-俯冲(中国陆内俯冲——Chinese-Snbduction之简称)观点后,引起了国内地学界强烈的反响。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地质现象证实,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这一观点认为,C-俯冲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古老褶皱山系与内陆盆地边缘坳陷之间;C-俯冲带早期为正断层,后期转化为逆断层,成为盆地坳陷边缘主动向山系潜滑的俯冲断层;C-俯冲带有着良好的成油条件,在逆冲带形成早期往往发育着较厚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后期形成前渊盆地,在中、新生代可形成良好的湖相成油环境;青藏高原的崛起除了与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有关外,还与龙门山 , C-俯冲活动有关;C-俯冲不仅在中国中西部存在,也存在于中国的东部地区, C-俯冲观点的提出,丰富、完善了板块学说关于中、新生代造山带形成的模式,是中国地学工作者在大陆构造理论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钻探结果表明,晚第三纪期间本州东北部的襟裳陆架在439号孔位处下沉了近3000米。这些钻探资料结合地震反射资料表明曾发生过广泛的沉降,局部沉降幅度达到6000米。我们认为这种沉降是由25百万年至30百万年前在襟裳边缘中生代岩石圈开始初次俯冲所造成的。弧前区下面的地幔的短暂变冷引起了收缩和沉降。笔者为估算这种沉降的速率提出一个简单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俯冲带内的沉积类型是复杂多变的,並不一定都符合海底扇的沉积模式。重建古代俯冲复合体环境时,应尽可能使之符合现代类似的俯冲带环境,並必须考虑诸如浊积岩相组合、垂向沉积旋回、区域古水流型式等因素,在很多情况下还要考虑构造的形态和砂岩的岩石特征。海沟沉积作用主要的易变因素包括注入海沟的沉积物的体积和结构,以及主要的沉积物源区(特别是大海底峡谷)的分布。尽管在局部地区,例如,在海底峡谷的谷口,水流与大陆边缘可能成高角,但沉积物在海沟内通常是纵向搬运的。海沟沟坡的沉积物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坡的地形。一般来说,粗粒沉积物不是被捕集在构造脊之后(沟坡盆地之内),就是取道海底峡谷绕过沟坡。背景沉积作用则以半远洋沉积为主。水流方向通常与大陆边缘成高角,但在大而长的沟坡盆地内,亦可能出现纵向流。主要的相组合包括海底峡谷、沟坡、成熟的沟坡盆地和不成熟的沟坡盆地。 相似文献
6.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POD)沿日本海沟横剖面的调查表明:在早白垩世——早第三纪板块聚敛俯冲期和晚第三纪晚期板块聚敛俯冲期之间曾存在一个没有岛弧火山活动的新生代中期构造作用时期。白垩纪至早第三纪早期聚敛的证据是与一大型向斜(或许为一弧前盆地)有关的安山质火山活动。该盆地向海—翼是一套因构造作用而增厚的沉积层系,推断为一套加积复杂体。这些弧、向斜和增厚的沉积层系的大小和构造,类似于加利福尼亚由大峡谷弧前盆地和弗朗西斯科加积复杂体组成的弧—沟体系,它们可能是虾夷地槽的延伸部分,与其有关的层系还向北出露于北海道。该弧—沟体系与毗邻的东京湾西南面的四万十弧—沟体系是同期形成的。早第三纪早期,火山活动停止,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增厚沉积层系的部分边缘出露呈一个160公里宽的陆块,在地震记录上可看出该陆块为早第三纪晚期的沉积物源。早第三纪末期,该陆块开始下沉,火山再次开始活动。但是火山活动起先短暂地位于东部,然后出现于本州北部现代火山弧一带的白垩纪弧以西。在多道反射地震记录上,陆块的侵蚀表面呈—清晰可见的角度不整合面;笔者根据深海钻探计划取得的岩芯,研究了晚第三纪沉积物的层系、火山喷发作用和底栖有孔虫组合所记录的从陆地条件到现代半深海这一沉降过程。白垩纪的俯冲作用似乎遣成了非常广泛的加积复杂体,而晚第三纪俯冲的结果则似乎是:在弧前地区几乎没有形成有效的加积,但却在聚敛边缘的前锋引起了大幅度的沉降和一定的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大陆边缘演化的基本过程是地质体的相互碰撞、加积体的形成和由于横向构造带作用而引起的各地质体的重新排列。日本列岛的地质构造便是这种演化的典型例子。日本列岛因此而成为研究造山作用实质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龙门山冲断带是中国典型的冲断构造带之一.本文在详细研究龙门山冲断带岩石圈结构和龙门山冲断带形成前构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和天然地震资科,认为龙门山冲断带是由深部物质的调整而带动四川盆地(扬子板块)的岩石圈沿其内部的若干塑性层向龙门山和川西高原发生多层次(上地幔顶部层、下部地壳层、中部地壳层和上部地壳层),多阶段(印支末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俯冲所形成,并把这种既不同于B型俯冲,也不同于A型俯冲的俯冲模式,称之为龙门山型俯冲,简称为L型俯冲.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龙门山地区的油气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为估算磁性边界深度,现已创造了几种磁力谱分析方法。Speetor等(1970)提出了估算磁性体组合表面起伏的平均深度的方法,Bhattacharyya等(1977)介绍了磁力资料谱矩用于计算单体几何形状的方法。这些计算法是根据Bhattacharyya(1966)介绍的三维模式推导出的。海洋磁异常通常是在一维线形体中测得的。因此,在计算洋壳磁源的几何形状时,一个水平方向上长而薄的磁化体模式是十分有用的。由于居里转变深度(居里深度)与最深存在的铁磁性矿物有关。因此,运用大量数据通 相似文献
12.
13.
<正> 1 绪言一个具有地壳地震活动的活动变形扩散带沿着黑龙江地区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萨哈林延伸(图1)。人们对于这个带作出了各种解释,Jolivet 等(1990)对这些解释进行了讨论。Chapman 等(1976)根据几个大地震震源机制的研究,认为一个活动压缩带与萨哈林的走向垂直。他们把这个变形归因于北美板块(NAM)相对于欧亚板块(EUR)的运动。其旋 相似文献
14.
天山山系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复合造山带,中、新生代以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远程挤压效应影向下,发生了陆内俯冲。塔里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相向俯冲于天山之下,造成了山系的急剧隆升和冲断推覆,在构造重荷作用下,沿着天山南、北山前发育了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这一特点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然而,天山陆内造山带在形成过程中沿着走向却存在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东、西天山在地壳厚度、山系海拔高度、地震活动烈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总体上以西天山的活动性明显大于东天山为特点。发育于准噶尔地块内的博格达山在这一阶段表现出强烈的活动性,山系隆升和褶皱冲断控制其边缘前陆盆地的充填,与西天山相对应。这说明天山陆内造山过程中存在着转换作用,把西天山陆内俯冲的地壳缩短量转换到了博格达山地区,由此平衡东、西天山的差异,故称之为陆内造山转换带。 相似文献
15.
引言在现代会聚板块边缘进行的DSDPIPOD计划和其它一些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了俯冲、增生和碰撞样式变化很大。沿一些边缘的构造样式随时间和空间明显而快速变化(如墨西哥岸外的中美海沟;危地马拉岸外的海沟;日本海沟)。不管怎样,已有几种完整解释,成功地阐明了陆上弧前带的构造作用,这些解释认为,任一古俯冲系必定明显影响每一 相似文献
16.
17.
原始西南日本弧和原始伊豆弧的联结目前正在热烈讨论日本海形成的时代、扩张模式、机理等,由于匮乏直接来自海底的资料,只有在获得1989年ODP于日本海海域的航次成果报告后才能作出定论,但至少可以肯定,约在中中新世初完成扩张,并构成现在本州弧(西南日本—东北日本)的基本形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日本海的形成无疑是新第三纪后的日本列岛构造的首要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当扩张中心趋近俯冲背景下的海沟,插入着的俯冲板块可破裂成直径约100km的条带状向下的一些小块段(微板块).法拉隆板块提供了此过程的一个近代实例,它按图1解释的历史随着太平洋-法拉隆洋脊趋近北美西面的俯冲带逐渐破裂成一些小块段(Lonsdale,1991).由最近破裂时期产生的某些小板块是勘探者板块和南戈达板块.这些板块在约5Ma和约3Ma 相似文献
19.
黄土原要进行表层校正工作,是因为黄土原上存在较厚的低、降速层.马岭地区沟内表层结构是否也存在低、降速层呢?这是开始工作之前应该着手调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2,7(2):41-51
黄土原要进行表层校正工作,是因为黄土原上存在较厚的低、降速层。马岭地区沟内表层结构是否也存在低、降速层呢?这是开始工作之前应该着手调查的问题。我们从环江主沟,野狐支沟,野2毛沟入手,发现从主沟,支沟,毛沟,表层结构是有所变化的。在支沟口外的河漫滩上,冲积层厚度加大,在支沟内部,次生黄土厚度较薄,甚至有青石板(环河组青灰色泥岩)出露,而至毛沟的沟脑处,上第三系红土厚度逐渐增大到好几十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