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后继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探讨预防策略。方法:2009年3月至2017年3月我科收治231例颅内出血新生儿,按照患儿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继发脑积水组、未继发脑积水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新生儿颅内出血后继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31例颅内出血患儿中,118例继发脑积水,脑积水发生率51.08%。随着患儿颅内出血分级的升高,其脑积水发生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胎龄<32周、出生时窒息、凝血功能异常及颅内出血分级Ⅲ~Ⅳ级是影响新生儿颅内出血后继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后脑积水发生风险较高,应根据风险因素评估其脑积水发生风险并予以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2013年3月至2017年5月我科ALI/ARDS患者资料,剔除入院后24 h内病死者及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患者,39例AL、98例ARDS患者入组。按照患者入院30 d预后转归,将生存患者纳入生存组,死亡患者纳入病死组,将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ALI合并ARDS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对策。结果:137例患者中,52例病死,生存率为62.04%,其中39例ALI患者生存率为89.74%(35/39),98例ARDS患者生存率为51.02%(50/98),ARDS患者生存率低于AL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20分、机械通气治疗时间≥7 d、氧合指数<200 mm Hg、尿素氮≥7.1 mmol/L、肺内源性病因及发生脓毒血症均为影响ALI/ARDS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LI/ARDS患者生存率较低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及时评估患者预后质量并给予综合干预,有望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U)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意义。方法 :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60例非急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MAU测定,比较两组患者MAU检测阳性率,并比较脑梗死组MAU阳性和阴性患者NIHSS、GCS及mRS评分,对脑梗死组患者随访24个月,比较比较脑梗死组MAU阳性和阴性患者复发率。结果 :脑梗死组MAU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5.168,P=0.023);脑梗死组60例患者中MAU检测阳性28例,阴性32例,MAU阳性组NIHSS评分高于MAU阴性组(P<0.01),GCS评分低于MAU阴性组(P<0.01),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12个月MAU阳性组mRS评分均高于MAU阴性组,(P<0.05,P<0.01);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24个月,MAU阳性亚组复发率高于阴性组(χ2=4.436,P=0.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AU不仅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还可作为病情判断、预后评估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治疗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出血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955例A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治疗后出血发生情况分为出血组、未出血组,统计出血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归纳影响ACS患者治疗后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治策略。结果 :955例患者中,共有48例患者发生治疗后出血,发生率为5.0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既往出血事件、既往CABG手术史、合并肾衰、合并心衰、合并血小板减少、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接受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是影响ACS患者治疗后合并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S患者治疗后合并出血发生风险较高,年龄、既往史、合并症、治疗方案均可影响出血事件发生率,应早期评估患者出血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芳 《现代仪器》2015,(2):42-43,60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药、改善血循环药物以及神经营养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0.2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胶囊0.1g口服,每日3次,14d为一疗程。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发病第1d、3d、7d、14d时血清VEGF浓度;记录入院时和治疗14d脑梗死灶体积,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综合评价两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监测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发病后各时间点较正常值明显增高,发病第7 d时明显高于第3 d和第14 d(P<0.01),治疗组各时间点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治疗14d后,治疗组平均脑梗死灶体积较对照组减小更为明显(P<0.01),14d后治疗组MHSS评分虽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9,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能提高急性脑梗死后血清VEGF表达水平,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浆金属蛋白酶-9(MMP-9)对急性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基线血浆MMP-9浓度,而后按照观察组患者自发性HT发生情况,将其分为HT组、非HT组两个亚组,比较其基线血浆MMP-9浓度差异,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ROC曲线,总结MMP-9对急性脑梗死后自发性HT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MMP-9浓度为(1095.36±214.27)μg/L,高于对照组的(915.28±107.4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例(15.72%)于入院后7~10 d内发生自发性HT,HT组基线MMP-9浓度为(1368.85±371.09)μg/L,高于非HT组的(1013.26±179.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血浆MMP-9升高以及合并房颤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后自发性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示,以血浆MMP-9浓度=1225.81μg/L为界值,预测急性脑梗死后自发性HT的AUC为0.768,灵敏度为72.6%、特异性为70.1%,预测价值良好。结论:血浆MMP-9浓度是急性脑梗死后自发性HT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根据患者血浆MMP-9浓度选择溶栓治疗方案,从而降低溶栓后HT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预后的危险因素,探讨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2月—2016年7月151例ARDS患儿情况,按照患儿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儿年龄、原发病、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基线资料间差异,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ARDS患儿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1例患儿死亡92例,死亡率为60.93%,其中57例于确诊后3 d内死亡,占61.96%;存活组基线PCIS评分、氧合指数、WBC高于死亡组,其机械通气时间、受累器官数量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28 d、肺源性疾病及新生儿透明膜肺病构成比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S评分≥70分、年龄≥28 d为儿童ARDS预后的保护因素,受累器官数量≥2个、肺源性疾病、新生儿透明膜肺病为影响儿童AR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ARDS的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受累器官数量、肺源性疾病及新生儿透明膜肺病,根据患儿年龄及PCIS评分综合评估其预后,有望为治疗策略调整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影响。方法: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小檗碱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及调脂等基础治疗;小檗碱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盐酸小檗碱片0.5 g,每日3次,连续口服14 d。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MDA、CAT的水平。结果:治疗后7 d,小檗碱组NHISS评分、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CAT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14 d,小檗碱组NHISS评分、MD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但统计学无差异(P>0.05),CAT水平升高(P<0.001)。结论:小檗碱能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AT水平、降低MDA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窗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6年8月接受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2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数据,按照发病时间窗、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治疗后90d以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评价预后,统计治疗后24h脑出血发生率和治疗后90d死亡率,比较4组的预后和安全性。结果 :A、C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76.4%,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D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6.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组之间,C、D组之间的预后良好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6)。A组脑出血发生率1.8%,死亡率5.5%,均低于C组(17.2%,10.3%),A组与C组脑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死亡率无显著差异。B组脑出血发生率3.9%,死亡率为2.0%,均低于D组(22.9%,14.6%),B组和D组脑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之间,C、D组之间脑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t-PA使用剂量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的时间窗越短,预后情况越好。发病时间窗相同的情况下,标准剂量rt-PA治疗的预后情况要明显优于低剂量rt-PA。治疗剂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溶栓的时间窗越短,治疗安全性越高。发病后治疗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标准剂量rt-PA的安全性与低剂量rt-PA的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杨宝玲  张之福  陈炜 《现代仪器》2012,(6):37-38,54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老年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50例)和正常组(42例),分析血糖、血脂及颈总动脉中膜厚度指标水平差异对脑梗死复发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在FBS、TC、TG及CCA-IMT方面比较,复发组的各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中颈总动脉中膜厚度增厚是老年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5年期间,复发组脑梗死患者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颈总动脉中膜厚度增厚是老年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积极治疗及长期监控,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治疗后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2010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1109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GUSTO出血分级标准,按照患者治疗后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将发生出血事件者纳入出血组,将未发生出血事件者纳入未出血组,计算患者治疗后合并出血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ACS患者治疗后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1109例患者中,共有52例治疗后发生出血,发生率为4.69%,其中大出血18例,中度出血15例,小出血19例,分别占34.62%、28.85%、36.53%。多因素分析示,年龄≥60岁、女性、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消瘦、肌酐清除率<30 m L/min、血红蛋白<110 g/L(女)或<120 g/L(男)、合并糖尿病、既往消化道溃疡史、既往粘膜/腔道出血史及使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均为影响ACS患者治疗后合并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CS患者治疗后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状态、治疗方案等,应早期评估患者出血风险并调整治疗策略,尽可能降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建设铁路桥梁有利于大大缩短行车路程,减少行车时间,有效提高行驶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在铁路桥梁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转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然而转体结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需要谨慎处理。对铁路桥梁的转体结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而提高铁路桥梁施工中转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预后影响因素,为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71例行急诊PCI治疗AMI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年龄、性别等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共有93例患者于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占34.3%,心血管事件以复发心绞痛为主,占21.0%,其次为再次血运重建,占15.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发病至PCI时间、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冠脉病变支数≥1支、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 artery,IRA)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LAD)是影响AMI患者急诊行PC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急诊行PCI介入治疗后A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繁杂,应选择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控制或逆转危险因素,降低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如何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风险进行辨认、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以最少或相对合理的成本,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因风险事件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全面系统地完成工程项目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5.
混粉大面积电火花加工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电火花加工原理和特点,分析了传统大面积电火花加工很难获得良好粗糙度的原因,同时探讨了混粉电火花加工改善大面积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原因,并用实践验证了混粉电火花加工能改善加工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纤维蛋白(fibrinogen,Fib)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将7...  相似文献   

17.
王锐华 《机电信息》2013,(14):15-17,34
药品GMP建设项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特殊工程项目,在药品GMP建设管理中必须要对风险管理予以重视。现结合他人的经验成果,简单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内涵及药品GMP建设的主要风险因素,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风险防范,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8.
药品GMP建设项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特殊工程项目,在药品GMP建设管理中必须要对风险管理予以重视.现结合他人的经验成果,简单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内涵及药品GMP建设的主要风险因素,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风险防范,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现今各行业的发展速度都在持续加快,特别是农业,其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民生,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农作物种植水平.基于此,在农作物种子种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根据实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丁苯酞(NBP)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因子(VEGF)等指标的影响,以及NBP对神经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K,n=10)、急性脑梗死组(ACI,n=10)和药物组(ACI+NBP,n=10);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