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危重评分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预后判断价值,为ARF患者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9例ARF患者,均于其确诊后24 h内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 II)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并按照其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病死组,比较2组患者各项评分差异,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不同危重评分判断患者预后价值。观察APACHE II评分与病死率、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129例患者病死86例,病死率66.7%。存活组APACHE II、SAPS II评分显著低于病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I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SAPS II评分、SOF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S II评分与SOFA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APACHE II评分的增加,其病死率、R值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APACHE II对ARF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最高,建议作为临床预测患者预后的首选评分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关系,为冠心病病变程度的无创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73例冠心病患者(患者组)及同期1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按照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轻度组(<20分)、中度组(20~40分)、重度组(>40分),比较各组受试者血UA检测结果及异常率,运用Pearson法计算血UA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中度组、重度组血U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对照组血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的加剧,其血UA异常率逐渐升高,UA异常者Gensini积分高于UA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U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547,P<0.05)。结论 :血UA水平异常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联,其检测结果有望用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无创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Vitalpac早期预警评分(Vitalpac?early warning score,Vi EWS)评分联合血乳酸指导急诊分层管理的价值。方法 :抽取急诊科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58例成年内科疾病患者,根据患者脉搏、收缩压、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计算Vi EWs评分,并检测其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不同Vi EWs评分患者转归(离院、留观、7日内死亡等);比较生存组、死亡组患者Vi EWs评分、血乳酸水平差异;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OC),计算Vi EWs评分、血乳酸预测急诊患者7日内死亡风险的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临床参考价值。结果 :358例患者中,共有10例于入院7日内死亡,死亡率为2.79%;随着患者Vi EWs评分的升高,其离院率逐渐下降,留观率、转入EICU率及7日内死亡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Vi EWs评分、血乳酸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Vi EWs评分(Cutoff>7分)、血乳酸水平(Cutoff=3.8 mmol/L)均能够为急诊患者7日死亡率的预测提供可靠参考(P<0.05)。结论 :Vi EWs评分联合血乳酸能够有效预测急诊患者预后转归,指导临床分层管理策略的制定与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毒严重度评分(poisoning severity score,PSS)对急性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4年1月至2018年6期间收治的诊治的318例急性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治疗前均进行PSS评估和APACHEⅡ评分,并以随访3个月为研究终点,将出现死亡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存活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对比不同PSS评分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等一般情况及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PSS评分与患者24 h内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_2)、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ureanitrogen,BUN)、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PSS评分对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PSS评分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不同PSS评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APACHEⅡ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SS得分越高,患者的住院时间越长、APACHEⅡ评分越高,同时不同PSS评分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SS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PSS评分与患者的PaO_2水平呈负线性相关,与WBC、Cr、BUN、CKMB、ALT水平呈正线性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PSS评分是影响患者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能通过PSS评分有效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转归,且操作简便、快捷、实用,对急性中毒患者病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TAO患者(TAO组)及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NC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NF-α水平,以及TAO组接受1个疗程米歇尔方案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变化,并计算血清TNF-α水平与TAO患者临床活动性积分(CAS)、疾病严重度评分(NOSPECS)的相关性。结果 :TAO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患者均完成1疗程米歇尔方案治疗,其中3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5.38%,治疗有效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低于治疗无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AO患者CAS评分与NOSPECS评分的增加,其血清TNF-α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示,血清TNF-α水平与患者治疗前CAS评分(r=0.608)、NOSPECS评分(r=0.559)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TAO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显著相关,据此实施病情评估与疗效评价有望为TAO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补体C3、C4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2例SLE患者以及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患者组、对照组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SLE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2000(SLEDAI-2000)将患者分为轻度活动组(5~9分)、中度活动组(10~14分)、重度活动组(>14分)。比较患者组、对照组以及患者不同亚组SLE患者补体C3、C4以及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补体C3、C4与各类实验室指标及SLEDAI-2000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C3、C4、ALB、HDL-C、LDL-C、IgA、IgM低于对照组,其Ig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活动度上升,其C3、C4、ALB、HDL-C、LDL-C、IgA、IgM逐渐下降,IgG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4与ALB、HDL-C、LDL-C、IgA、IgM均呈正相关,与IgG均呈负相关,且C3与SLEDAI-2000呈负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补体C3、C4水平的下降与病情进展与病情活动度的上升有着密切关联,C3在反映SLE病情活动度方面的价值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连续模式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不同类型帕金森的疗效并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变化。方法 :震颤为主型(tremor-dominant type,TDT),强直与运动迟缓为主型(akinetic-rigid type,ART),混合型(mixed type,MT)帕金森患者各20例,每一类型患者随机抽取10例分别进行真刺激和伪刺激治疗。首次连续模式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前1天以及末次治疗后30分钟内,末次治疗2周后和4周后分别测定运动诱发电位监测下的静息运动阈值,并应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对患者临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治疗后30分钟、末次治疗2周后以及4周后,真刺激组UPDRS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伪刺激组UPDR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刺激组治疗后3个时点的UPDRS评分低于伪刺激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0分钟、治疗2周后以及4周后的静息运动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一时点静息运动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帕金森患者运动症状,但运动诱发电位监测下的静息运动阈值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抗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39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组,并按照其突出类型分为突起型组(n=116)、破裂型(n=185)及游离型组(n=94),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IL-1、IL-6水平差异,及其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游离型组突出指数显著高于破裂型组,破裂型组突出指数显著高于突起型组,三组患者突出指数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前、手术后IL-6、IL-1α、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研究组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游离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破裂型、突起型。手术前、手术后游离型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高于破裂型组,破裂型组显著高于突起型组,三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突出指数、细胞因子与疼痛情况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IL-1、IL-6水平显著升高,游离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破裂型、突起型,按照其腰间盘突出分型使用镇痛消炎药抑制炎性反应治疗有望降低患者疼痛情况,改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Th1)和Th17升高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7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OLP患者以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患者组、NC组,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h1、Th17进行检测,比较不同临床类型患者外周血中Th1、Th17水平差异,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计算Th1、Th17与患者临床体征及临床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组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Th17型细胞因子(IL-17、IL-23)水平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临床类型由非糜烂型向轻度糜烂、重度糜烂进展,其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Th17型细胞因子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OLP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Th17型细胞因子与其临床体征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呈弱正相关(P<0.05)。结论 :Th1和Th17升高在造成OLP患者病情的发生及进展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探索控制Th1和Th17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望为OLP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 lymphoma,NHL)化疗后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NHL患者化疗后凝血功能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79例NHL患者作为NHL组,配对法选择7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NC组,比较2组化疗前凝血功能,比较NHL组化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分析病理分期、分级等因素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凝血功能异常与NHL患者复发的关系。结果:NHL组化疗前APTT、FIB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L组化疗6周期后FIB较化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期间APTT、PT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淋巴瘤患者APTT高于惰性淋巴瘤;Ⅲ~Ⅳ期NHL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者,其FIB高于Ⅰ~Ⅱ期、乳酸脱氢酶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复发者,其化疗6周期后APTT、FIB高于治疗有效、未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化疗周期后APTT、FIB异常率均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化疗前处于明显凝血功能异常状态并以APTT、FIB异常为主要表现,化疗期间FIB的降低预示着病情好转,且凝血指标的变化与患者病理分型、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水平、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均具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1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无肾病组、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视网膜病变组、无视网膜病变组;神经病变组和无神经病变组,比较各组间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无肾病组、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Hcy和CysC表达水平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病变组Hcy和CysC表达水平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病变组Hcy和CysC表达水平高于无神经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y表达水平与CysC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96,P<0.05)。结论 :Hcy和CysC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关,可作为监测微血管并发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VEINES-QOL/Sym questionnaire问卷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ADVT)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82例ADVT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彩超评分、VEINES-QOL/Sym questionnaire问卷评价其静脉通畅度、生存质量及症状变化,并分析VEINES-QOL/Sym questionnaire问卷评估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患者治疗前彩超静脉通畅度评分为(7.94±0.13)分,治疗后为(1.48±0.09)分,患者治疗后彩超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42,P<0.05),治疗后静脉通畅率为81.36%。患者治疗后VENIES-QOL、VENIES-Sym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EAP分期患者治疗后VENIES-QOL、VENIES-Sym问卷评分均升高,但C3期患者问卷评分高于C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VENIESQOL评分(r=-0.235,P=0.113)、VENIES-Sym评分(r=-0.219,P=0.125)与彩超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VEINES-QOL/Sym questionnaire问卷可有效评估不同CEAP分期ADVT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变化,但无法有效判断静脉通畅度,故临床实际应用中需配合彩超静脉通畅度评价,进一步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g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ABCD2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86例TI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ABCD2评分将入选TIA患者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及高危组(6~7),比较各组一般资料,观察ABCD2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 :86例患者分为低危组(27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24例)。低危组血尿酸水平为(398.54±18.46)μmol/L;中危组血尿酸水平为(461.69±27.53)μmol/L;高危组血尿酸水平为(524.78±27.52)μmol/L,随着危险升高,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尿酸水平越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越高,血尿酸水平与ABCD2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辅助型T细胞17(T-helper 17,Th17)水平与疾病活动相关性,探讨Th17在SS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7例SSc患者,按照其Valentini疾病活动评分,将>3分患者纳入活动组,将≤3分患者纳入非活动组,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Th17、Treg细胞、IL-17水平,计算上述指标与患者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组Th17水平高于非活动组,其Treg细胞水平低于后者;非活动组Th17水平高于对照组,其Treg细胞水平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非活动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外周血Th17、血清IL-17水平与Valentini疾病活动评分呈正相关,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与Valentini疾病活动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Th17与SSc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其可能通过加重免疫损伤诱发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评价新生儿窒息中应用价值。方法 :以保定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05月16日至2013年05月20日分娩206例新生儿为观察对象,生后1min进行Apgar评分,根据所评分值分为≥8分组、4~7分组和≤3分组。按组分析脐动脉血气相关数据。结果 :3组p H、Pa O2、Pa CO2结果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脐动脉血p H值<7.0例数占比,两两比较,≥8分组与≤3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7分组与≤3分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动脉血p H值与CK-MB及ALT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 :与传统Apgar评分相比,脐动脉血气分析是一项客观、可靠的检查指标,可减少漏诊、误诊,提高新生儿窒息诊断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T)、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度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1例SLE患者及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患者组与正常组。按照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分为稳定期组(n=47)及活动期组(n=44),检测各组FET、ds-DNA抗体及NGAL水平。结果 :活动期组血清FET、ds-DNA抗体、NGAL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正常组,稳定期组血清FET、ds-DN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与正常组NGA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血清FET异常率为40.43%,显著低于活动期组的8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ET与ds-DNA抗体、NGAL水平及SLEDA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FET、NGAL水平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有着密切关联,能够有效指导SLE的实验室诊断及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淀粉酶、心肌酶谱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病情的相关性,为患者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方法:整理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271例DKA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其血pH值,将患者分别纳入轻度组(n=142)、中度组(n=109)、重度组(n=20),比较三组患者血淀粉酶、心肌酶谱等实验室指标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患者血淀粉酶、心肌酶谱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病情程度加重,患者血淀粉酶、AST、CK逐步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LDH、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淀粉酶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689,P<0.05),与血pH呈负相关(r=-0.624,P<0.05);肌酸激酶CK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580,P<0.05),与血pH呈负相关(r=-0.742,P<0.05)。结论:随病情进展,DKA患者血淀粉酶、CK升高,动态监测患者血淀粉酶、CK指标变化,对于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奥拉西坦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均>50岁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分别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和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韦氏记忆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及海马体积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各韦氏记忆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经历、再认、再生、联想、触觉、背书等参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和右侧海马平均体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奥拉西坦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眩晕残障量表(DHI)筛查与评估眩晕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5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管石复位法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DHI评分变化与90名健康体检者的DHI评分进行比较,总结DHI在BPPV筛查与患者生活质量评估中的参考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前DHI各条目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HI量表条目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H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I总分≥50分筛查BPPV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6.26%、91.35%,AUC为0.873;DHI总分≥60分筛查BPPV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8.15%、77.49%,AUC为0.721。以DHI量表筛查BPPV界值50分较为适宜。结论:以DHI≥50分筛查BPPV为并根据DHI量表评分变化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合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术后重症肺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12月术后发生重症肺内感染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每日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观察两组症状、CPIS评分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开始治疗组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疗效肯定,能更快缓解病情,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