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吉林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和分布,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2010~2015年采集吉林市市售样品21类1212份,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分离和鉴定10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检出致病菌株121株,总检出率为9.98%。致病菌检出率前3位食品类别分别是速冻米面制品(26/96,27.08%);乳与乳制品、婴幼儿配斱食品(23/101,22.77%);肉及肉制品(40/178, 22.47%)。检出致病菌前3位是蜡样芽胞杆菌(43/206, 20.87%)、副溶血性弧菌(6/77, 7.79%)、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2/643, 6.53%)。2010~2015年每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56%、2.99%、6.55%、2.86%、1.83%、3.49%。结论 吉林市市售食品的现状不容乐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严重,致病菌检出率进高于同期本省及国内其他省市。建议长期注意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加强市售食品的监测和食品经营部门的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10年太原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原市2010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流行情况及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及金属元素的超标情况。方法选择当地居民的主要购买点进行随机采样,共采集8类540份食品样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共采集230份食品样品,进行金属元素和食品添加剂监测。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致病菌、金属元素、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率为10.37%,金属元素和食品添加剂超标率为9.09%。不同包装、不同零售点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零售点金属元素和食品添加剂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太原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率和金属元素及食品添加剂超标率均较高,尤其是散装食品和集贸市场上流通的食品,须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3.
食源性致病菌及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动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前食源性致病菌及食源性疾病对公共卫生的威胁依然严重。由于全球性食品贸易的快速增长 ,战争、灾荒、旅游业等导致的人口流动 ,饮食习惯的改变 ,食品加工方式的变化 ,新食源性致病菌的不断出现以及细菌耐药等问题 ,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严重挑战。检测新的食源性疾病 ,确定食源性致病菌在食物链中相关的食品 ,寻找预防食品污染的关键环节 ,具备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公共卫生干预行为的效果进行追踪和评价都依赖于监测的能力和水平。因此近年来各国政府及相关技术部门纷纷发展和运用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病原微生物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降低或避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每年有2亿多人遭受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且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是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淄博市是山东省首批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地市之一,从2010年开始进行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风险监测。现对2018年监测的食品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2011~2015年保山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保山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 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5年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样品采样要求抽样9类, 1404份食品样品。根据《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方法对抽取的样品进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12种致病菌监测。结果 2011~2015年间检测样品中, 阳性样品83份, 检出6种食源性致病菌85株, 致病菌污染率为5.91%, 其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为19.63%。不同年份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类食品中婴幼儿食品及餐饮食品致病菌污染率最高, 分别为17.27%、14.81%; 散装食品致病菌污染率7.92%, 高于预包装食品3.28%(P<0.001); 第3季度的致病菌污染率为10.2%, 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08); 餐饮服务环节6种致病菌总污染率高于流通环节及生产加工环节。结论 保山市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重点对散装食品进行监测监督, 在污染率高的第3季度及餐饮服务环节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生活》2012,(11):24-24
2012年第三季度,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评价中心以产品为主线开展上海市各类食品风险监测,共设置150个监测(采样)点,基本覆盖了上海市80%以上的食品供应渠道。2012年第三季度共抽检食品2852件,抽检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7.
了解2011年昆明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流行情况和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评估、食品卫生标准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多级分层随机采样原则,选取当地居民的主要消费购买点,共采集样品334份。按照《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及《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计划工作手册》进行检测。结果 样品致病菌检出率为12.6%,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46.1%和41.6%。不同类别食品的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数超标率不同,即食非发酵豆制品类菌落总数超标率最高,为78.9%;大肠菌群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熟制面米制品、即食非发酵豆制品、熟肉制品、速冻面米制品、糕点。样品中霉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7.1%和13.2%,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沙门菌及志贺菌。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率为45.0%,蜜饯和炒货中安赛蜜超标率为5.0%,酒中均检出氨基甲酸乙酯。结论 监测食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问题突出,速冻面米制品中霉菌检出率较高,乳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率较高,应从食品加工、运输、流通等各环节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生活》2012,(8):24-24
2012年第二季度,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评价中心以产品为主线开展上海市各类食品风险监测,共设置150个监测(采样)点,基本覆盖了上海市80%以上的食品供应渠道。2012年第二季度共抽检食品2826件,抽检结果如表1:在Ⅰ类食品中,合格率最低的为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3 6.3 6%),其次是熟食卤味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安全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上海市以全市17个区县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设立17个监测点,设置不少于350个固定采样点。各类食品风险监测覆盖上海市主要的餐饮服务和食品流通环节。食源性致病菌风险监测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禽畜肉(生)(9.7%),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在72件样品中检出7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吉林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 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和分布。方法 依据《2014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 对2014~2015年市售7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空肠弯曲菌进行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5年监测的4067份样品中, 检出阳性致病菌67株, 总体检出率为1.65%。其中, 沙门氏菌27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株、空肠弯曲菌19株。桶装饮用水污染最为严重, 检出率为20.62%; 肉与肉制品检出率为3.72%, 散装和预包装食品中食源性疾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55%和1.96%。结论 吉林省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其中桶装饮用水、肉制品为主要污染食品类别, 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分析2015~2016安康市食物中毒事件, 总结安康市事物食物中毒特点。方法 收集安康市的中毒事件的纸质材料进行分析。参考GB 4789-201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WS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和WS289-2008《霍乱诊断标准》等试验方法对食物中毒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2015~2016年安康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4起, 1起为有机磷中毒, 其余13起均为食源性致病菌中毒。检出致病菌4种16株, 分别是: 沙门氏菌4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蜡样芽胞杆菌3株;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A、EHEC、EAEC、EIEC各1株。 结论 安康市食物中毒多以细菌性为主, 污染的致病菌种类多且致病性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文山州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 找到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高风险食品。 方法 根据《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采集样品, 按照《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规定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样品检验,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35份样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43株, 总检出率26.73%, 其中, 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55.00%), 其次, 产气荚膜梭菌(28.57%), 变形杆菌(13.09%), 霍乱弧菌(10.00%), 创伤弧菌(10.00%), 沙门氏菌(9.23%), 弯曲菌(6.84%), 单增李斯特菌(5.06%), 蜡样芽胞杆菌(4.78%), 金黄色葡萄球菌(3.78%)。结论 文山州所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政府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工作策略并认真落实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掌握吉林省市售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及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科学研究数据。方法:根据GBT4789.14-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方法对2011-2015年的1693份样品进行蜡样芽孢杆菌监测。结果 1693份样品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557株,总检出率为32.90%。2015年阳性检出率较其他年份显著升高。乳与乳制品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餐饮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其检出率分别为39.45%、31.49%和31.09%。餐饮服务环节与流通环节、散装与预包装等因素对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五年间吉林省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均存在严重污染, 2015年该菌污染率显著升高。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加大监管力度,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岑溪市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 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方法 在岑溪市区及14个乡镇采集样品510份, 根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标准汇编系列》(GB/T 5009-2008、GB 5009-2010)、GB 4789-201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汇编》等相关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共检测17类食品及其相关产品510份。结果 合格458份, 合格率89.80%。检测的55项指标中, 主要存在风险因素为微生物及致病因子、含铝添加剂、镉等。结论 岑溪市食品合格率较高, 但部分食品微生物、含铝添加剂、镉等超标, 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舟山市19类市售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7—2019年共采集1 246份食品样品,依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样品进行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检测。结果 共243份样品检出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总检出率为19.50%(243/1 246)。其中生畜肉中沙门菌检出率为41.67%(30/72),双壳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31.58%(48/152),鲜(活)海鱼中异尖线虫检出率为27.00%(27/100),冷制作糕点面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25%(13/80)。不同包装类型中,散装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检出率高于预包装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33,P<0.05)。农贸市场检出率最高,为32.54%(150/461),其次为网店(25.44%,29/114)和小型餐馆(23.88%,16/67)。结论 2017—2019年舟山市19类市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污染,外卖配送餐、生畜肉、双壳贝类产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污染较为严重,建议重点加强对这三类食品的卫生监督,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辽宁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在每个季度的污染及其分布情况,发现不同季度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2018年辽宁省共采集3477份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各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在第一季度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为17.65%,第二季度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6.92%,第三季度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9.05%,第四季度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12.62%。各卫生指标菌中2017年菌落总数在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6.10%,大肠菌群计数第二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7.03%,大肠埃希氏菌计数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3.52%;2018年菌落总数在第一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1.67%,大肠菌群计数在第三季度的合格率最低为93.48%,大肠埃希氏菌计数第二季度合格率最低为91.67%。结论 2017-2018年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在第一季度中诺如病毒的检出率最高,第二季度中蜡样芽胞杆菌最高,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均是副溶血性弧菌最高;两年间卫生指标菌的合格率在四个季度中均呈现出,第一和第四季度的合格率较高,而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合格率相对较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吉林省各地区外卖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情况,为吉林省外卖食品行业安全监测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吉林省八个地区的830件外卖食品,依据GB [补充国标号]4789.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既然做了统计分析,最好能在结果中说明不同地区或不同食品的检出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830件外卖食品共检出致病菌46株,检出率为5.54%,主要致病菌为蜡样芽孢杆菌。各地区间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02),其中延边州的检出率最高13.75%,其次是白城市9.00%;蜡样芽孢杆菌在各类别食品中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5,P=0.005),其他4种致病菌均无差异P<0.05,热菜食品污染最严重为8.80%,其次是米面制品6.43%;各季度之间总体检出率无差异(χ2=2.496,P=0.476),第三季度污染最严重,检出率为14.29%。结论 2018年吉林省外卖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致病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延边州,热菜食品污染最严重,主要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所致。[不通,请修改]提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延边州外卖食品安全的管控,严格管理热菜生产加工各个环节,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在风险分析原则基础上,由国际组织倡导并在许多国家取得成功的一项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我国自2010年以来开始建立并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目前在建立制度、部门参与、计划和方案制定以及结果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欠缺和不足。本文借鉴了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的经验,从风险监测的目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提出了建立风险监测工作规划,进一步改进参与机制和信息沟通利用机制,并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