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永立 《矿山测量》2018,(6):41-43,47
运用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对天津市砖瓦用粘土矿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研究了高分二号卫星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砖瓦用粘土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高分二号卫星数据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后,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地物轮廓清晰,具有较高的解译精度,可建立较好的矿山地质环境解译标志,在砖瓦用粘土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抚顺市某区域为例,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对区内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进行处理,对区内矿山开发状况、矿山环境进行野外验证调查与监测,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条件和人文经济活动状况,利用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内部的地质灾害进行遥感解译。首先,从地形地貌、影像特征等方面建立研究区的地质灾害解译标志,解译区域上地质灾害;然后,将遥感解译初步成果,提交给野外实地调查人员用于野外调查验证,重点解译崩塌、滑坡等的形态,规模,危害范围;利用DEM提取坡度大于50°的范围,以提高崩塌解译识别的准确率。该文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文中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SPOT5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动态监测,根据影像解译矿山开发要素和地质灾害要素,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并对工作区内的矿山开发占地和开采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以及进行工作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编写矿产资源开发动态监测成果报告。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遥感技术对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的关键问题,列举了卫星遥感与无人机遥感的技术优势、应用领域,提出了以多源、多时相的高分辨率的国产高分卫星数据作为基础,通过影像数据处理与图像制作、遥感解译、编制解译成果图、无人机遥感实时动态监测与野外查证工作,参照绿色矿山建设评估指导体系对绿色矿山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识别,对遥感技术在矿山企业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等方面应用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建立了遥感绿色矿山建设应用的技术体系。目前高分遥感和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露天煤矿山绿色矿山审核、煤田火区调查监测、地表沉降监测和矿区三维建模等方面已经有了成熟的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遥感技术在绿色矿山建设评估、矿区恢复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以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分一号"卫星影像数据和ASTER GDEM数据,针对坡度、软质岩地层、构造、地表湿度、植被覆盖五个指标进行了遥感提取,形成宏观滑坡易发环境,划分了重点解译区域。通过使用DEM数据提取滑坡周界,提取滑坡体植被发育异常信息划分滑坡体与背景界线,建立滑坡微地貌特征与滑坡体覆被异常特征为主的滑坡微观环境。最终结合宏观易发环境确定滑坡重点分布区域和微观特征环境勾绘滑坡周界的基础上,解译区内滑坡地质灾害点。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矿山开发状况遥感监测的数据源、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并重点探讨和总结了不同开采方式、不同遥感数据类型的矿山开发状况遥感解译方法,主要结论有:对于露天开采矿山,在高、中分辨率遥感影像上,采用直接解译方法,在低分辨率遥感影像上,采用间接解译方法;对于地下开采矿山,在高分辨率影像上,采用直接解译方法,在中、低分辨率影像上,采用间接解译方法;多期影像对比分析是重要的间接解译方法。最后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矿业秩序维护及矿山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多平台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信息源,首先采用几何配准、影像融合等多种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建立了各种矿山地物解译标志,最后按照“由已知到未知、先易后难、逐步解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人机交互信息提取方法,对2016年江苏省矿产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通过监测结果综合分析和野外验证,获得了矿山开采图斑共计341处,其中,疑似违法开采图斑78处,疑似违法开采图斑包括疑似越界开采和疑似无证开采2类,数量分别为19处和59处。根据上述验证结果,对开采图斑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可为该省矿政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图像预处理、几何纠正、影像融合、数字镶嵌和图像增强等影像处理方法,制作了安徽省SPOT-5遥感影像图,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解译方法,对矿山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水体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逐一解译。安徽省地面塌陷区主要集中在淮南、淮北和宿州市,滑坡主要分布在露天开采的铁矿、石灰岩矿和方解石矿区。表明SPOT-5遥感影像数据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北部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规划作为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对监管矿业秩序,转变资源利用与管理方式,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高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GIS信息平台,建立矿山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遥感解译标志,并系统全面地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规划执行情况,对云南省北部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简称二轮规划)进行了监测,针对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二轮规划监测结果为云南省矿政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简称三轮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可视化的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研究区现有的地质资料为基础,以ArcGis和ENVI软件为平台,对ASTER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采用多波段组合分析、滤波等图像增强处理方法,增强遥感影像信息表达。另外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对岩石影像单元进行分类,结合目视解译,提取与岩性特征和构造特征相关的地质信息,同时结合野外调查和常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完成研究区1∶5万遥感解译地质图,建立遥感解译标志。  相似文献   

12.
以鄂南、鄂东南矿集区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中使用的SPOT5和ZY-3卫星数据为例,计算同一地区2类影像的均值、信息熵、平均梯度等指标,分析该2类影像对矿山地物、地质环境的识别能力以及最小可监测面积。结果表明:1ZY-3影像的信息量与清晰度均高于SPOT-5影像;2在区分面积较小的中转场和固体废弃物堆,圈定活动开采面范围以及识别较小的矿山次生地质灾害体等方面,ZY-3影像优于SPOT5影像,能够满足1∶50 000矿山遥感监测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姚利青 《地矿测绘》2011,27(1):34-37
通过对SPOT 2.5 m卫星影像进行介绍,说明泸水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采用SPOT 2.5 m卫星影像作为调查数据源的适宜性;讲解了建立SPOT 2.5 m卫星影像解译标志所要求的判读要素;以分类方式阐述了建立SPOT 2.5 m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标志的方法;以农用地、建设用地的影像解译及实地验证为例,说明利用SPOT 2.5 m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标志进行影像解译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桂北上-下坎矿区金矿地质与遥感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上-下坎金矿成矿条件、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研究区遥感找矿信息进行了提取和遥感影像特征分析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了处理,并采用(TM5/TM7)/(TM3/TM4)的比值处理方法,将图像中的绿色植被信息单独提取,增强了找矿指示信息。综合遥感影像所反映的信息,对研究区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进行了综合解译,结合矿化蚀变信息对成矿有利地带进行了预测,指明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在粤北地区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在野外踏勘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进行人机交互解译,获取了研究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状况,并进行了野外实地验证,同时也对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向。研究发现,利用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能较好的提取矿山土地资源占用、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信息和环境治理恢复情况,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判读及典型性外业调查,结合基础地形图,采集里下河下垫面的属性及利用情况数据。通过外业调绘核查及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样本库,为遥感影像解译提供支持,解决内业解译中的疑难问题,提高解译结果的质量及可靠性,为统计成果的正确性提供前提保证,并为长期调查监测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主要采用野外人工调查和遥感目视解译获取地震灾区滑坡信息,此方法存在主观性强、耗时费力等缺点。对此,地震滑坡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快速识别方法提出以资源三号、高分一号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构建融合光谱、纹理、几何等影像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多维滑坡识别规则集合,建立面向高分辨率影像认知模式与场景理解过程的滑坡分层识别模  相似文献   

18.
文中依据矿山遥感资源调查工作,通过卫星遥感图像的解译处理,实现了矿山资源调查目的,进而阐述了开展此项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潜水位地区煤炭开采破坏导致地表沉陷出现积水和斜坡,沉陷内土壤含水量会分布不均匀,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而严重影响矿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大范围快速、精确监测高潜水位地区煤矿开采区的土壤含水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高效监测矿区土壤含水量。通过遥感手段对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探求出一个比较方便、快速、合理监测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土壤含水量分布状况方法,为矿区环境影响评价、农作物估产、破坏等级评价、耕地损害补偿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借鉴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经验,通过野外实地采集土壤样本并测量土壤光谱数据,在室内测量土壤含水量,分析实测地面光谱数据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结合实测的土壤含水量与光谱特征数据,对土壤含水量与实测水体光谱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土壤含水量光谱数据敏感波段范围。结合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谱段数据特点,将实测光谱波长按照波段范围划分为与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谱段对应的4个波段,即450~520,520~590,630~690,770~890 nm,再取各个波段范围反射率的平均值与土壤含水量光谱反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求高分二号卫星影像监测土壤含水量最敏感的波段数据,在确定遥感探测敏感波段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含水量与光谱反射率的遥感反演模型,即:S曲线模型、逆函数模型,基于预处理的高分二号卫星影像进行沉陷区地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从而得到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光谱特征基本相似,实测地面光谱数据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为土壤光谱反射率随着波长的增长而增大,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与高分二号卫星影像数据B3波段的反射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将B3波段作为监测土壤含水量最敏感的波段;通过对S曲线模型、逆函数模型进行分析与检验,S曲线模型比逆函数模型更接近实测值;基于高分二号遥感影像,利用S曲线模型进行遥感反演,可以迅速得到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土壤含水量空间等级分布图。  相似文献   

20.
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影像,分析不同地质体的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了伊犁尼勒克县南部阿布热勒山前地带主要地层、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的解译标志;对研究区航空高光谱影像的解译结果进行了野外调查验证,结合高光谱影像的优势,对解译结果与已有1∶20万区调成果中不吻合的地层界线、地层划分进行了确认和修正,为区内找矿勘探工作提供遥感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