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白水泉 《轻兵器》2007,(3):28-31
掷弹枪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早期步兵支援武器,它是在尾杆或枪榴弹以及追击炮的雏形——掷雷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后世各种榴弹发射器的直系祖先之一。掷弹枪可以看作是把枪、炮两种武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尝试,试图在保持武器体积、质量较小的前提下发射较大威力的爆炸或特种弹。日本很早就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基本实现了掷弹枪的实用化,一、二战期间曾研制出多种型号的掷弹枪及类似武器。  相似文献   

2.
轻武器的强劲飓风——"金属风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7年6月,澳大利亚的金属风暴手枪一在美国战略协会轻武器年会上亮相,便如同其名称一样,在轻武器业界掀起了一场强劲的“金属风暴”。金属风暴武器没有传统机械式武器上的运动部件,却能从多根身管以超过100万发/分的超高射速发射标准的小口径弹药。 它还是枪械吗?当然。不过,它是一种超越传统的全新概念的轻武器。  相似文献   

3.
在二战和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巴祖卡”系列火箭筒都是美国陆军所拥有的反坦克武器中的佼佼者。作为等口径火箭筒的鼻祖,它的鼎鼎大名使得同一时期的其他反坦克武器都相形见绌。甚至有人断言,“巴祖卡”的发明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对反坦克武器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它的出现让美军步兵在德国坦克的攻击面前重新树立起自信,并使得“坦克是反坦克的最有效武器”这一著名论断发生了动摇。此外,“巴祖卡”的发展过程也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传奇,它起源于两个年轻人的执着,并借助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引起高层的重视,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4.
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是法国汤姆逊-布朗德公司生产的一种炮口装填线膛迫击炮,供步兵和快速作战部队使用。此炮除装备法国部队外,还有伊拉克、乍得等十三个国家的部队也装备了它,其中有三个是北约成员国,现在加拿大也考虑要装备这种武器。武器结构特性此炮是一种炮口装填牵引式武器。它可能是现代迫击炮中最复杂的一种武器,在某些方面它与野战火炮很接近。它既可以在大射角下  相似文献   

5.
下面列出了几种工具书中“轻武器”条目的释文:  英国《简氏军语词典》 “单兵携行使用的轻型武器,如手枪、转轮手枪、步枪和冲锋枪。”  美国《武器和军语词典》 “口径等于或小于0.60英寸(15.24mm),包括自动武器和霰弹枪在内的所有武器。”  日本《军事用语词典》 “轻武器包括一般单人能够携行、单兵或双手操持发射的所有武器。根据军用定义,轻武器还包括机枪。”  《美国大百科全书》 “口径不大于20mm的火器,除少数例外,轻武器在战斗中通常均可手持。”  美国《军械技术术语》 “一种小口径武器。在军械部门,轻武器…  相似文献   

6.
阐明了“轻武器族”的概念,介绍国外“轻武器族”的发展情况,对“轻武器族”中所包括的几种武器提出的主要要求进行了归纳汇总。 1 概述 所谓“轻武器族”,系指单兵或班组携行的直接瞄准射击的特定系列武器。它具有革命性的设想,是在分析研究高新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轻武器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电磁脉冲武器对抗反舰导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能电磁脉冲产生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实战应用的电磁脉冲弹已经问世。电磁脉冲武器是诸多新式武器中的佼佼者,它是利用高功率微波束来破坏敌方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一种武器,微波弹是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一种实现方法,它可以装在巡航导弹或制导炸弹中一次性使用,能产生宽带高功率微波。根据反舰导弹的制导体制,探索用电磁脉冲武器对抗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8.
荷兰皇家陆军已经对泰勒斯光学公司研制的“缠绕者”(Twister)顶置武器站进行了初期试验,并计划将该武器站安装在荷兰皇家陆军订购的“拳击手”8×8装甲人员输送车上。“缠绕者”武器站是一种新型武器站, 核心部分采用了电机驱动系统,机械  相似文献   

9.
美国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非致命武器——“超声波弹”,能发出高达145dB的高强度超声波。这种强度的超声波是人体承受极限的50倍,能使被攻击者即刻失去行动能力。 这种武器消除了以往声波武器所固有的因声波四处传播而损害操  相似文献   

10.
最近,法国披露了其陆军徒步作战装备项目中多武器、多弹种(PAPOP)技术演示武器的细节。研制该武器的目的是希望以一件武器来满足北约对单兵战斗武器的所有特殊要求。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是PAPOP项目的主承包商。它参考了本国的测量仪器制造公司和拉克鲁瓦公司及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战术技术角度出发,扼要阐述海湾战争的一些主要特点。根据未来战争的特点以及美军在未来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和战术原则,提出今后研究和制定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原则以及研制和发展尖端武器应考虑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海湾战争证明了现代中高空中远程地(舰)对空导弹是防空的主战武器。没有这类地(舰)对空导弹不仅不能有效地保卫地面目标,而且歼击机不能起飞迎敌,各类中低空中近程和低空近程地(舰)对空导弹以及高炮不能发挥防空作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现代中高空中远程地(舰)对空导弹应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在严重的干扰环境中保持杀伤区基本不变,并具有一定的反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得到遥控武器站精度较好的工况,对小型遥控武器站进行发射动力学分析。将搭建小型遥控武器站的 3 维模型导入 ADAMS 软件中,进行发射动力学仿真。在 ADAMS 软件中建立小型遥控武器站的刚柔耦合动力学虚 拟样机模型。在 3 种不同姿态下进行单发和三连发 2 种不同工况下,对小型遥控武器站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 其射击精度与发射时的姿态存在明显关系,其俯仰角度越大,精度越差。该研究对遥控武器站的设计研发和性能评 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鲁昌兵  王宋  文刚  许鹏  张显鹏  鲍杰 《含能材料》2018,26(2):167-172
为研究快中子照相技术(FNR)在武器质量检测中的可行性,以公开的武器模型数据建立模拟模型,利用Monte Carlo(MC)方法对快中子照相在武器质量检测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由评估数据得出在14.1 Me V快中子累计照射2×10~8n条件下,铀、钚两种裂变材料损伤极小。同时,参考国外研究模型和预设缺陷,设计加工了类比模型实验样品,通过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武器检测中可能出现的内部狭缝、圆孔和中心位移等问题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FNR可以识别5 mm钢包裹条件下的1 mm的狭缝缺陷。模拟结果显示FNR可以实现对特定厚度的特殊材料进行中心位移缺陷诊断,模拟评估和实验结果表明快中子照相技术在武器质量检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技术成熟度评估方法及其在水下战装备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有效降低装备研制的技术风险,技术成熟度评估一直是装备采办中令人关注的问题,它提供了一种解释特定技术成熟度的客观方法,其目的是简明扼要地表达了特定技术的开发状态和技术风险。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国外装备技术成熟度的分级、对应的研发阶段以及已经应用的评估方法,分别从武器装备采办、UUV、声纳、鱼雷以及潜艇作战系统五方面给出了技术成熟度在水下战装备领域中的应用示例,并讨论了有关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简单方便地实现武器装备保障资源优化,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具体方法主要包括:确定不违反前后约束的活动进行次序、确定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的解空间、确定修复策略、计算粒子适应度。同时,编制了粒子群优化程序,对某型武器装备技术保障资源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有助于保障资源合理配置,对提高装备战斗力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影响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发挥的诸多因素,对基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模糊综 合评价法的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进行评估。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价模型,利用层 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综合分析完成维修保障任务的保障效能,评估出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中各要素 的能力水平,并对模型进行求解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对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体系的维修效能进行定 量评估。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价值工程的武器装备采办,其工作流程包括:确定研究对象,选择面对武器装备的VE方法;分析确定武器装备必须达到的功能;收集与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提出产品原有设计的各种代替方案;对代替方案进行费用分析,从中选定一种或多种较为经济的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试验;拟定和提交正式的VE改进方案;以及总结并备案VE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武器系统效能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中的条件信息熵算法对系统特征参数进行了约简,提取出了关键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武器系统效能进行了评定.最后通过对弹道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进行评定,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属性测度的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理论的导弹武器系统效能属性综合评估方法,先建立导弹武器系统效能指标体系和效能评估模型,再将评价系统分为单指标测度计算、多指标测度计算和系统效能计算.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