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峰峰矿务局井田范围内村庄压煤量巨大 ,并已关系到矿井寿命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探索解决此问题的经验和措施意义深远。作者利用极不充分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值大幅度减小这一现象 ,解决了一些村庄下采煤问题 ,并取得了一定观测数据。本文就实测地表移动变形值的特征及预计计算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认为 ,地表移动变形预计仍可以采用概率积分法 ,但应对下沉系数进行修正。本文提出了下沉系数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2.
张庆文  侯克鹏 《矿冶》2004,13(2):1-5
安全开采深度的判断和预测是否正确,关系到地表构筑物保护范围以及坑下开挖空间的安危,也决定着已采区上部矿体能否安全回采等问题。本文借鉴煤矿资料及云锡有色金属矿山生产资料,利用计算与类比两种方法,探讨了未充分采动与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安全开采深度的计算和预计,并对矿山的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案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3.
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文中提出了以正态分布函数为预计模型,采用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预计极不充分采动情况下地表沉陷的方法,该方法直接采用沉率为预计参数,解决概率积分法预计极不充分采动难以选取拐点偏移距的问题,提高极不充分采动情况下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计精度。  相似文献   

4.
星村煤矿约80%煤炭资源被村庄压覆,村庄压煤的合理开采是矿方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切实掌握本矿的开采沉陷规律,在东翼一采区布置了地表移动观测站,并进行了相应的地表移动与变形监测,取得了较为完整的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对一采区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进行拟合计算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该矿千米大采深极不充分采动地表移动具有下沉平缓、下沉速度慢、移动期相对较长、无活跃阶段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兖州矿区地表移动观测资料的分析,找出了兖州矿区同一煤层不同工作面重复采动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矿区建筑物下采煤提供一些有益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非充分采动地表移动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兴  郭栋  卢秀林  赵有星 《煤矿开采》2005,10(3):58-59,71
利用孔庄煤矿7338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实际条件, 通过非主断面测线的布设,对非充分采动条件的地表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并取得了该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参数, 为今后村庄下工作面的开采宽度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新颖 《煤炭技术》2007,26(11):109-111
辽源煤田已进入复采阶段,因开采造成的覆岩影响,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劳保井六路水平上煤采区为例,总结分析了非充分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对类似的采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采动条件下地表的移动规律,基于概率积分法构建了充分采动和非充分采动工作面的地表移动预测模型。通过在非充分采动工作面设置地表移动观测站,并据此对该非充分采动工作面的地表移动进行了现场实测,表明其非充分采动地表移动预测模型的最大移动预测值与移动规律,与实测结果相符。因此,所建立的非充分采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倾向和走向地表移动积分法预测模型,可以用于该矿或其他矿井类似工作面的地表移动预测。  相似文献   

9.
非充分采动区地表点在采动过程中的移动变形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走向主断面充分采动区,利用负指数已经求出了采运过程中地表 移动变形计算方法和公式。本文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导出了非充分采动区即工作面开切眼和停采线上方地表点的移动变形公式,并进行了实例验 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采动过程中地表任意点的移动变形计算。  相似文献   

10.
极不充分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部一些煤田矿井的开采深度已达到500m以下,甚至超过了1000m,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采煤时,工作面的斜长一段在100-200m,在倾斜方向上工作面的开采宽度与开采深度这比往往很小。开采宽度与开采深度之比小于1/3的开采称为极不充分开采。与充分开采相比,极不充分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以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实测资料为例,分析了极不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和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采深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带开采是进行建筑物下采煤时限制地表变形的措施之一,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与一般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以极不充分务带开采地表沉陷理论为基础,以林南仓矿实测资料为依据,对开采区域-650水平深部条带开采进行了预计,预计下沉的最大偏差为68mm,预计下沉中误差为39mm,远远小于经验公式预计下沉的最大偏差319mm和预计下沉中误差217mm.表明基于极不充分开采的地表沉陷预计理论改善了预计精度,对于研究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的规律,解放建筑物下压煤,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条带充填开采充填率对地表移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下”压煤问题的关键是地表沉陷的控制技术。条带充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地表沉陷控制技术,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厚松散层下条带充填开采充填率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充填率的增加,主断面地表移动变形的下沉值、倾斜值(绝对值)、曲率值、水平变形值逐渐减小;当充填率由64.5%~69%时,地表最大下沉值、倾斜值极大值呈显著减小趋势,曲率极大值的减小幅度有所降低,水平变形极大值的减小幅度先减小后变大。  相似文献   

13.
郭文彬 《煤炭技术》2014,(9):169-171
为有效地控制地表移动变形以保护地表建筑物安全,最大限度地在山区丘陵地带开采建筑物群下压煤,基于协调开采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川煤集团杉木树煤矿采用条带开采的方式,通过压力拱、威尔逊和关键层理论分析,得出了合理的条带开采参数。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厚冲积层及薄基岩条件下条带开采观测数据,分析了表征空间形态的地表移动角量参数;优化了常规条带开采采动影响预测的地表移动计算参数;拟合了采用窄工作面计算方法计算的地表移动参数,用于计算非充分宽条带短壁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计算。通过实践,只要采用合理技术与设备,即使是在条带开采条件下,也能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刘文静  屈晓荣  杨栋  朱少杰 《山西煤炭》2012,32(2):41-43,54
以山西河东煤田北部某大埋深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分析了受采动影响的采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以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动结束后的上覆岩层依次形成垮落带、裂隙带、弯沉带;采空区上方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得多的下沉盆地,并从地表移动的力学过程及工程技术问题的需要出发,地表移动及变形采用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曲率、水平变形来描述下沉盆地的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庄煤矿1101水采工作面开展地表岩移观测研究,获得了水采地表岩移参数,并与旱采岩移参数进行了对比,得出水采下沉系数在相似的开采条件下明显低于旱采的结论,并应用研究成果在开采沉陷土地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开采引起的移动与变形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或方法能完全适用于不同地形区域的移动与变形预计。特别是山区地表移动与变形,受地形因素影响,至今仍没有完全掌握其规律。因此研究地表坡度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更全面认识山区开采诱发的地表移动与变形的规律及特征。  相似文献   

18.
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时松散层厚度变化与地表移动规律及下沉系数的关系,根据某矿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了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数值模型,模拟给出了不同松散层厚度时的地表下沉、水平移动等值线图及其最大值,回归分析得出了相应函数关系式,并分析其原因.研究表明,1) 巨厚松散层下深部宽条带开采地表不易形成波浪型下沉盆地.2) 地表下沉系数q条随松散层厚度h 占采深H 比例的增大以线性关系增大,表达式为:q条=0.162(h/H)+0.085.3)原因为:松散层的采动程度不同于基岩,为有流变性的松散介质.通过实例验证,结论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常成辉 《煤炭技术》2007,26(7):116-117
以富力矿岩移观测为例,对地下采煤引起的地表移动及变形预测进行分析,为三下采煤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