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境友好是京津冀新型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京津冀区域目前大气环境承载能力严重超标并呈现逐年恶化态势,并且这种严重超载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典型的特征,且是京津冀城市群"新型"化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分析京津冀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对区域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城市群建设与大气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为此,从个体大城市建设补救改造、卫星城优化布局协调建设两个方面思考,可以较全面地构建京津冀新型城市群建设的理想策略,包括优化或补救城市地势地形条件、环境合理布局分隔城市功能区、规划调整城市建筑、改良城市建筑功能、大城市边界层和尾羽层影响范围慎建卫星城层级布局卫星城、依据大气环境要求协调城市建设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内部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是否合理是新时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和2019年人口规模数据,基于城市首位度、城市金字塔及位序-规模法则,从多角度对中原城市群规模等级结构演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过10 a的发展,中原城市群城市首位度仍然较低,中心城市郑州集聚-辐射作用不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属于较低水平位序-规模分布,进而提出中原城市群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市竞争已不再是单一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区域竞争、集团竞争,因此,全球出现了大量的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带,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增强。滇中城市群是指云南中部以昆明为核心,包括曲靖、玉溪和楚雄4个州市组成的行政辖区,是云南省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物流,区域物流发展又带动城市群经济,两者相互促进。要构建滇中城市群现代物流体系,应当做到:(1)形成以首位城市昆明为核心的层次分明的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2)构建功能互补、分工明确的城市群职能结构;(3)遵循一三二六模式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航空运输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对航空运输网络的研究已成为分析城市体系格局的重要视角. 基于2016年全国207个主要机场的航空客运数据,运用ArcGIS、社会网络等分析方法,探讨了航空网络视角下的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空间联系. 研究发现:从等级结构上看,全国共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地方性中心城市4个等级,城市数量自上而下递增,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城市为中心,全国城市体系形成近菱形网络结构; 从空间联系上看,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全国城市的空间联系具有明显的东西差异性,东部地区具有更高的联系强度,长三角城市群为全国的核心,全国呈现以城市群为空间载体的多中心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群引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本文利用常住人口数据,根据城市首位指数计算公式和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分维值变动,研究了从2010年到2019年京张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发现其满足位序—规模法则.研究表明:以张家口为核心的城市群首位城市作用不明显,小城市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大城市等级规模;而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首位城市垄断作用太过...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该规划提出,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一个新亮点是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是以区域城市为特征,由"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相结合的现代化城市体系。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五个层次的城市规模等级序列。在长三角各级城市规模的等级数量中,呈现出了相互包容、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的"宝塔型"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认识江西赣南地区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文中运用城市首位律、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对其城市首位度、位序-规模及分形结构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赣南地区城镇体系为首位分布,其结构规模分形特征不能完全表征赣南地区区域发展现状;首位城市(赣州市)具有一定的核心作用,但首位性不强,低级别中心地城镇较多;赣南地区城镇体系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应进一步强化赣州都市区的核心作用,通过区域统筹发展带动其他县市的发展,以促进整个区域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扩散效应是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的对偶效应,在城市化进程中,腹地内核心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以极化效应和回程效应占主导,随着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和影响力增强,扩散效应会逐渐超过极化效应。随着扩散效应增强,大城市腹地内的中小城市发展速度增大,并逐渐发展成为分担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子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与子中心城市的联系开始加强。在城市的自然发展过程中,资源因谋求聚集节省而导致大城市过度发展,同时在相邻区域内会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足问题,为此需要通过行政力量的影响改变资源的流量和流向,从而使得资源在区域内的布局得到优化,在合适的区位上布局节点中心地,这些节点中心地在高级别中心地与低级别中心地间扮演中介角色。城市群内中心地的等级体系得到完善,城市群得以高效发展,整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受到来自城市和城市群的扩散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2009-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各土地类型用地面积进行分析,运用信息熵、均衡度、优势度和空间洛伦兹曲线方法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群内13个城市8年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整体信息熵值逐年递增,城市发展建设已进入稳步阶段,信息熵变化主要表现在农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其他土地分布基本保持均衡的分布状态,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成为分布不均衡的土地利用类型;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趋势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对于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与制定土地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都市圈是我国新型城镇格局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大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三个空间尺度紧密相连。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群建设要以大都市圈为核心,打造都市圈这一个"强核",进一步发挥好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在长三角区域发展历史进程中,上海的核心地位越突出,上海服务越好,整个长三角发展就越好。上海大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的"强核",需要进一步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需要发挥上海都市圈在更小空间尺度上跨区域合作的示范作用。新时期促进上海大都市圈应注重三个"结合":上海都市圈建设要与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相结合,上海都市圈建设要与跨区域的规划编制相结合,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要与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会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但是在现实里,单位制度在我们的城市里却占着主导地位.单位制度的三个特点是封闭性、完整性和独立性,所以单位制度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障碍,它影响城市的发展,它是我们城市现代化的对立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在城市规划的层面上减少、避免城市问题的产生,将是所有规划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湖泊是城市重要的水体形态,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简述国内外城市湖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湖泊风景区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及其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城市湖泊风景区不仅提高了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应,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传承,而且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优化了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是城市经营的客体,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城市经营的目标,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作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企业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渠道多途径来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经营与城市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环境是城市经营的客体,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城市经营的目标,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作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企业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渠道多途径来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整体观念和人类生态学研究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设计中“空间”的意义和作用,提出“生态空间”的新概念,用以描述城市-空间-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寻求对城市活动本质的,有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需要出发,扼要的介绍了“城市地质”的要素:如环境地质水资源,地质灾害等,并对“城市地质”工作的任务和作用,做了综合论述,文章由浅入深可供城市规划,土建工程各专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功能方面来讨论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设计问题,对如何处理城市土地功能、城市交通和城市灾害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区(开发区)的蓬勃发展需有坚实的市政基础工程设施的支持,排水规划是新区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一般城市排水规划有着相同的步骤和内容,但也有某些特别之处需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引起关注。本文试从某些重要规划指标和与相关专业工程协调的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城市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面向数字城市规划的关键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支撑下的城市规划模型的研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规划模型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提出将城市规划模型分为综合规划模型和工程专项规划模型,按照这种分类方式这两种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研究趋势与研究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