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简称SFE)对陇东核桃中的脂肪酸进行了提取研究,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所得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压力20 MPa、温度40℃、CO_2泵频率20 L/h,萃取时间4 h时核桃油酸的萃取率高,无杂质残留,感官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从桧树中制得收率接近100 %的柏木油(雪松木油)。用通常的蒸汽蒸馏法的标准收率仅约为50 %。这一研究结果是用下法取得的 :使用100℃和27 6MPa压力的超临界CO2 抽提处理木屑。除收率较高外 ,此法制得的油质量较蒸汽蒸馏法好 ,后一种方法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分解。雪松木油用于化妆品、香料和防虫剂。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制得高收率柏木油@黄汉生  相似文献   

3.
4.
这是一项引起化工界极大兴趣的分离新技术,对化学、食品、药品及能源工业均具有吸引力。超过临界温度的气体受到每平方吋几千磅的压力时密度增大,趋向液化,能溶解大量的化合物,称之为超临界流体,它兼有溶剂萃取和蒸馏两种现象,恒温降压或恒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永良 《杭州化工》2005,35(1):19-20,25
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 二氧化碳是由合成氨工业、石油精炼、天然气井、发酵等等得到的一种普通的气体。主要用于食品冷冻、碳酸饮料方面,此外,在各行各业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认为,与尖端技术无法相比的二氧化碳,随着超临界流体技术研究开发的进展,在主要方面,近年来迅速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忠清 《上海化工》1996,21(3):35-38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超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化学的新进展,开发研究动向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二氧化碳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超临界条件下,二氧化碳化学的新进展,开发研究动向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萃取法制备辣椒红色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原料干红辣椒采用溶剂法提取出辣椒树脂中间产品,并以其为原料进行了超临界CO2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实验研究。通过对超临界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与装料系数的相关实验研究,确定出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辣椒红色素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6 h,装料系数0.7。制取的辣椒红色素产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主要指标色价、己烷残留等均优于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茶多酚的超临界萃取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冯耀声  李军 《浙江化工》1995,26(4):10-13
本文在温度为40℃,60℃和80℃,压力为12-22MPa,测定了茶多酚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数据。然后在80℃及21MPa下,测定了干茶中茶多酚的萃取量与CO2累计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SFE-CO_2法,分别提取了广西和海南产的两粤黄檀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比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广西产的两粤黄檀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1.38%;从海南产的两粤黄檀挥发油中鉴定出2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08%。结果表明,两种不同产地的两粤黄檀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主要成分及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含量最高的特征性成分也不相同。该研究结果可为两粤黄檀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化工分离技术.本文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发展.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中草药,食品工业,香料工业和环保技术方面的应用,并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碳(CO2)资源化技术是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如何将CO2变废为宝,实现其高效利用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超临界CO2作为常用的超临界流体之一,既可作为安全环保的反应介质,也可作为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合成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的性质和特点,着重评述了近年来超临界CO2作为反应物在加氢反应、Kolbe-Schmitt反应、碳酸化反应和作为反应介质在催化加氢反应、羰基化反应及酶催化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应开发更为高效的催化剂以进一步改善CO2反应转化率和化学利用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丙纶是水系染色困难的纤维,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染色技术实现了丙纶染色的可能性。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染色技术,为了使作为染色介质的二氧化碳流体循环使用,不排出染色废液可以染色面料,近年来对这一技术研究盛行。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利用现有150L高压釜(压力20MPa)改造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器。据大量应用试验证明,经改造后的装置能满足操作压力低于20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有机物的生产工艺需要,具有实际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分散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为介质的分散聚合的成粒机理的基础上,阐明分散剂在分散聚合中的稳定作用,着重综述分散剂的结构组成及用量对分散聚合树脂颗粒特性、聚合速率、产物分子量及分布等的影响,并展望Sc-CO2中分散聚合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过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传统水染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染行业水环境污染严重及资源消耗、浪费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超临界CO2染色过程,重点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和超临界CO2染色工艺的特点,阐述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和扩散特性以及纤维表面结构及其改性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研究的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在精密陶瓷粘合剂中低分子有机物脱脂上的应用,其效果优于传统的加热分解法。1前言近几年,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各国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发展速度很快,已由实验室走向工业生产,应用面迅速扩大到生化物质分离,提纯及反应工程等领域。该技术能迅速广泛地发展,与超临界流体性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临界乳液萃取法(SFEE)制得载槲皮素微胶囊,系统考察了制备过程中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速、配制乳液参数对溶剂残留与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场发射扫描电镜、Zeta电位、FTIR对溶剂残留与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313 K、9 MPa、CO2流速为0.4 L/min的条件下,处理40 min,溶剂残留可低至59 mg/L。壁材质量浓度从10 g/L增加至100 g/L时,微胶囊粒径由0.9μm升至3.7μm。与溶剂蒸发法相比,SFEE法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有机溶剂,所制备的微胶囊球形度高,界面清晰,在水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元 《化工之友》2006,(8):32-34
二氧化碳是一种很常见的气体,但是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因此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主要是用于生产干冰(灭火用)或作为食品添加剂等。目前国内外正在致力于发展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运用该技术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可提取过去用化学方法无法提取的物质,且廉价、无毒、安全、高效;适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