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与1G失之交臂,匆忙赶上2G末班车之后,却至今没有发放3G牌照。用户在等待,运营商在等待,软件开发商在等待,服务商也在等待……等待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一等,等来了HSDPA技术的成熟。我们有可能乘上HSDPA抛弃3G的末班车,直奔8M应用。在中国3G牌照将要发的前夜,有必要对是上3G末班车,还是直达HSDPA的8M进行讨论。5年等一回3G开始研究已经二十多年,启动全球标准化也已经10年。5年前,中国的设备商开始启动3G的设备研制;5年前,用户在期待3G应用的来临;5年前,运营商在算计着3G市场的运营如何赢利……媒体在这5年中,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2.
3G无线移动网络因为高的带宽、终端可移动性等优点在未来的时间中有很好的前景。但是在研究中,由于没有实际的3G网络可供测试,这给研究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模拟3G无线移动网络的测试环境,模拟3G网络的端到端特性,以达到代替真实3G网络的目的。基于此,我们在开放源码的项目Nistnet的基础上,通过增强Nistnet软件的功能来实现3G无线移动网络的端到端的特性,为基于3G网络的技术研究提供测试环境。  相似文献   

3.
北京2010年5月5日电/美通社亚洲/-3G应用从推广到普及,已经快一年的时问。如今,3G手机、3G上网卡已经越来越多进入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上网已经不再成为国人的梦想。就在我们欢呼3G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候,又有谁曾经想过:集合了笔记本电脑的功能以及手机的轻便为一体的平板电脑的出现,给市场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4.
在还没有完全享受3G移动通信系统商所带来服务的同时,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在逐步的进行着。该文简要分析了:(1)4G的网络结构;(2)4G的关键技术,如OFDM,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技术,MIMO技术。(3)比较了3G和4G不同指标,分析了3G和4G采用的不同技术。(4)初步探讨了4G的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说中”的3G(第三代流动电话)在香港已经出现,不过并没有排山倒海的宣传攻势,出现得比预期鬼祟。不过,它意外地变身“妇女界新宠”。有了它,Check老公(或男友)再不是只有声,还可以看他此时此刻身处何方,未来几年的分手或离婚率,可能因此而大幅下降。 比我们先行的日本,3G已不是初登场的玩意,大趋势是所有网络商大包围全情推动,一人一3G日子,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6.
可诊断度是衡量一个互连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常用来评估当系统中某些结点出现故障时将故障结点准确找出来的能力。PMC模型是一种经典的可诊断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系统诊断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者基于PMC模型做出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在PMC模型的基础上,对于不存在K3子图的网络的条件可诊断性进行了研究,并证明了当δ(G)≥9且任两个结点的共同邻居数不大于2时,无K3子图的图G是2δ(G)-1条件可诊断的;当δ(G)≥6且任两个结点的共同邻居数不大于2时,二部图G是2δ(G)-1条件可诊断的。  相似文献   

7.
杨玉良 《个人电脑》2010,16(12):108-111
以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为代表的3G通信系统在国内已经进入建设中期,相关应用也开展一年有余。虽然受限于较高的价格,选择3G手机的用户并没有占太大的比例,但3G上网在移动领域中已经表现出自己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在存储技术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后,现在的电脑拥有几十G上百G存储空间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但最初为了缓解磁盘压力而出现的压缩/解压缩软件却并没有因此而淡出我们的视线,相反却向着效率更高、功能更强的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3G冲刺     
明叔亮  黄燕 《互联网周刊》2004,(44):44-45,48,50
几年的调整阶段过去后,业界时于要不要上3G的争议彻底消火了。任中国虽然决策层依然保持着相当的克制,似整个3G产业的味道已经变了。虽然,祭体的3G网络并未真正建成,似从运营层面来说,3G时代的业务竞争已经开始。而在设备层面,被一拖再拖的时间表弄得神经紧张的本地设备厂商不得不先期投入、预谋先机,而相比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等待的代价则显得更为昂贵。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的味道复杂无比。全球市场的下滑并没有结束,局部的机会逐渐涌现。3G重又起势、宽带不断普及、WI-FI让人兴奋。转机在巨大的市场转变中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1.
关注3G 核心网络的开发,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IPv6技术,是目前诺基亚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最为关注的事情。总监任马克先生特别将有关 IPv6技术的研发向记者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尽管 IPv6技术目前离市场应用比较远,但诺基亚觉得此项技术同公司未来的成长会有很大关系。研究开发感触各异诺基亚认为今后通信市场将迎接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每个移动设备都会拥有一个 IP 地址,而目前的IP 地址分配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如果没有一个更有效的解决办法,移动互联网的设想恐难以实现。而 IPv6正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因此诺基亚将其定为自己的研究项目。整个 IPv6的研究工作是全球性的,中国地  相似文献   

12.
酷豆 《大众硬件》2007,(10):70-71
提到3G概念,想必大家早已熟知,但此“3G”却非彼3G。多媒体也有3G技术吗?原来没有,现在已经有了。3G音箱概念是由金河田公司——国内知名的外设厂商提出并推广倡导。它属于创新词汇,其含义在于健康环保、优秀的音质还原和完美的家居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世界电信日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从1969年开始,世界电信日已经整整经历了40年。在今年电信日来临之际,中国三大运营商也将全部推出3G服务,中国3G算是实质性启动。不过从新浪网公布的《全国3G网民调查报告》来看,网民对3G观望情绪浓厚,还远没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资费固然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底,信息产业部的正式表态使得3G发牌照的时间最终明朗化,并且将发牌的时间锁定在了2006年。其实,此前早就有专家指出,3G网络的在网测试时间需要两年左右,而此前已经有承诺将会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际提供3G服务,2006年一定会颁发3G牌照。3G来了,网络设备厂商和3G终端厂商  相似文献   

15.
《个人电脑》2007,13(5):143-143
3月30日.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3G学院项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启动仪式。该项目是由信息产业部主管.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发起创办,由北京国讯铭仁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G学院)负责执行的首个国家级3G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项目。  相似文献   

16.
恐吓的营销     
《电脑迷》2012,(22):94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编辑部领导大人3G网卡客户端与360安全卫士出现冲突,在无奈之下只有卸载掉360,换成功能上与其类似的某知名安全管家。然而在软件刚刚安装完毕后,还未来得及设置相关选项,就发现自己的首页被篡改成安全管家指定页面,在试图修改回自己的首页时,不但被系统拒绝,反而被安全管家直接恐吓说这样做有安全威胁,简直和流氓软件没有区别了!其实这种遭受安全软件莫名恐吓的情况,编辑部的小编们已经不止一次经历了。  相似文献   

17.
运营商为推广3G业务大声吆喝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至今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具有杀伤力的3G应用。因此,整个产业都在想一个问题:3G普及的撒手锏是什么。运营商希望用撒手锏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应用提供商希望用撒手锏快速扩大用户规模;各种软件提供商希望用撒手锏快速赚到钱。  相似文献   

18.
虽然日本移动通信巨头NTTDoCoMo,是日本也是全球首家开展3G服务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但在日本3G市场上独占螯头的却是KDDI。作为日本第二大电信公司,KDDI主推的3G服务au移动业务项目自推出两年来,就以大幅领先于NTTDoCoMo的优异业绩成为来业界关注的焦点。那么,在3G应用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的环境下,KDDI在3G市场上大有斩获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KDDI的3G服务业绩优异近段时间来的不少数据表明,KDDI在日本3G市场上斩获颇丰。港台媒体于11月8日报道称,由于市场竞争使得销售业绩不佳,特别是手机分支机构NTTDoCoMo获利缩水的缘故,日本电信龙头老大NTT将发布上半年获利下滑的消息。东洋经济预估NTT在2004年上半年的净利,可能会从2003年同期的3836亿日元(约合36.3亿美元),下滑到2400亿日元(约合22.7亿美元)。据报道,NTT在市场上受到了日本第二大电信公司KDDI,以及软件银行的旗下分支机构日本电信的双面夹击,致使主要仰赖NTTDoCoMo获利的NTT预计2004年度的销售将出现下滑。与NTTDoCoMo业绩出现缩水相反的是,KD鄄DI继续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势头。根据KDD...  相似文献   

19.
英特尔凭借整合图形核心占据了显卡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新一代的G35从一开始就和P35等芯片组一起出现在英特尔Roadmap中,代号为Bearlake G+,它是首款宣称支持DirectX 10的整合图形核心。但是,在3系列芯片组悉数亮相的时候,G35并没有出现在市场上。在英特尔3系列芯片组成发布半年后,我们才终于等来了首款DirectX 10整合图形芯片组——G35。  相似文献   

20.
2004年,3G在中国已经触手可及,但在发令枪响起之前,人们心目中还是有太多的悬念。在这3G即将走入我们生活之际,我们到底对3G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