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将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 Cl/DMAc)溶解间位芳纶(PMIA)制备了PMIA纳米纤维,探索了溶液浓度、接收距离、纺丝电压及接收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纤维形貌及其直径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PMIA纳米纤维形貌及应用Image-J软件测量统计了PMIA纤维直径。结果表明,溶液浓度为8%~10%、纺丝电压为16~18 k V、接收距离为15~20 cm,接收速度60~80 r/min的范围内,间位芳纶纳米纤维成型良好,直径分布范围为100~120 nm;PMIA纳米纤维直径随着溶液浓度的减小、静电电压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接收速度的增加纤维取向增加。  相似文献   

2.
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组织工程所需的纳米纤维及材料,在实验中主要研究了基本的工艺参数对所获纤维直径的影响。纤维或非织造膜由两种溶剂系统所制备:氯仿与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剂及含少量(约40μg)嘧啶的乙酸溶液。为了研究聚合物浓度、DMF含量、施加电压、极距、溶剂系统等因素的影响,使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溶液黏度仪、溶液电导率测试仪等。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浓度上升,纤维的直径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溶液中DMF含量的增加,纤维直径不断减小;电压对纤维直径无明显的影响;极距需适中,过大过小都会产生珠状纤维;含少量嘧啶(40μg的乙酸溶剂所获得的聚己内酯(PCL)纳米纤维比由氯仿和DMF的混合溶剂所获得的PCL纳米纤维更加细而均匀。  相似文献   

3.
《山东化工》2021,50(18)
利用低密度的聚苯乙烯(PS)和高稳定性的聚丙烯腈(PAN)负载单壁碳纳米管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具有自漂浮性能的纳米纤维膜,并用于海水性能评价。经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扫描电镜、热稳定性能以及模拟海水蒸发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纳米纤维膜的海水淡化效率先增大后降低。其中光热蒸发实验表明,在经过约150 h的蒸发后,含质量分数为0.75%的模拟海水淡化膜蒸发量为537.9 g,平均蒸发效率可达1003.1 g·m-2·h-1,远高于纯聚苯乙烯膜。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静电纺丝制备无机纳米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电纺氧化物纳米纤维和多组分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说明了各种无机纳米纤维的特性、应用前景,并且指出其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适宜人体温度的相变调温纺织品,采用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作为芯层封装在氮化硼(BN)增强的聚丙烯腈(PAN)壳层中,制备出氮化硼/聚丙烯腈/聚乙二醇(BN/PAN/PEG)复合相变纤维。研究了相变材料配比及BN浓度对纺丝膜形貌、热性能的影响,并对纤维膜进行热成像分析、热重分析表。结果表明:PEG1500与PEG1000-2在量比为6∶1时,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6.4 ℃,满足人体温度舒适度要求;BN的质量分数为9%时,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响应性和储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可降解材料高强透气纤维膜在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需求迫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聚乳酸包装膜制备技术。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究了热压温度、压力和时间对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微纳米纤维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使用Design-Expert 11软件设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纤维膜热压工艺参数,并对得到的最佳值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佳热压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40℃、热压压力4 MPa、热压时间6 s,此条件处理后的聚乳酸纤维热压膜单向平均拉伸强度为27.613 MPa,相较未处理纤维膜拉伸强度提升149.89%,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684%,证明拟合效果良好。热压处理可有效增强熔体微分电纺聚乳酸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提高聚乳酸纤维膜产品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静电纺丝工艺和热处理制度的调控实现了SiO2纳米纤维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优化.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以聚乙烯吡络烷酮(PVP)为助纺剂,通过静电纺丝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SiO2纳米纤维膜.通过热重-差热联用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力试验机等手段对纳米膜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敏  李从举 《合成纤维工业》2007,30(4):50-52,55
综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在保护性服用材料、传感器、过滤防护材料、高分子纳米模板、纳米复合改性材料、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应用;详述了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展望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发展前景;指出应继续研发具有特殊性能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新产品,扩大其应用领域,最终实现成果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赖明河  陈向标  陈海宏 《合成纤维》2013,42(1):30-33,42
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原理及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天然高分子纳米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海藻酸钠、天然纤维素、透明质酸、明胶、胶原蛋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等几种主要的天然高分子静电纺纤维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合成纤维工业》2016,(3):45-47
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以芦丁为改性剂,将PVA与芦丁共混于去离子水中,通过静电纺丝制备抗紫外PVA/芦丁纳米纤维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静电纺丝工艺条件为电压20 k V,纺丝速度0.5 m L/h,接收距离10 cm,温度30℃;加入少量芦丁,对PVA静电纺丝成纤性无影响,但纤维直径增大,直径均匀性变差;纤维中PVA与芦丁之间存在氢键;相对PVA,芦丁质量分数为4.76%时,PVA/芦丁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302 nm,抗紫外系数大于40,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11.
连续纤维增强聚芳醚砜酮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性能工程塑料二氮杂萘联苯型聚芳醚砜酮(PPESK)为树脂基体,分别用连续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溶液浸渍、模压成型制备单向增强复合材料。对树脂基体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纤维含量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液浸润的方法制备PA 66纤维膜-TPU复合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经TPU溶液浸润前后纤维膜的形貌;力学性能测试表征浸润前后纤维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浸润后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此外,通过循环拉伸和应力松弛试验进一步研究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整预氧化温度及走丝速度,研究了两者对聚丙烯腈基预氧丝体密度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预氧丝体密度对碳纤维体密度、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预氧化温度有利于预氧丝体密度的增加,而走丝速度提高后预氧丝体密度有所下降;碳纤维体密度会随着预氧丝体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预氧丝体密度的提高,碳纤维拉伸强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预氧丝体密度对拉伸模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干纱和浸胶纱的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干纱法和浸胶纱法测得的强度结果无显著差异,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与浸胶纱法相比,干纱法的模量高、伸长率低。同时,文中不仅对测试机理进行了分析,还建议模量和伸长率的测试应视测试数据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快捷制备亚微米、纳米级纤维的新技术。当纤维的直径由微米级下降至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时,就会呈现许多优异的性能,如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强的韧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综述了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取向的纳米纤维束及纤维柬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采用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针头作为收集装置制备PA66纳米纤维束,其中一个接收针头静止,另一个以不同转速旋转。通过调节针头转速得到纳米纤维不同排列方式的纳米纤维束。利用扫描电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拉伸试验等对纳米纤维束的微观结构和拉伸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接收针头转速对纳米纤维束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转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纤维束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大于静止条件下制备的纤维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玄武岩纤维在RPC(reactive powder concrete,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作用效果,以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纤维长度、RPC水胶比和养护龄期为参数,对玄武岩纤维RPC的劈裂抗拉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掺入12 mm长玄武岩纤维的RPC,最佳水胶比为0.22,最佳纤维体积掺量为0.10%,其劈拉强度较未掺纤维的RPC提高了38.53%.对于掺入6 mm长玄武岩纤维的RPC,最佳纤维体积掺量为0.05%,其劈拉强度较未掺纤维的RPC提高了27.16%.  相似文献   

18.
以混纺质量比60∶20∶20纺制10种捻因数的涤纶-高强度维纶-苎麻纤维混纺纱,测试了成纱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捻因数的增大,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断裂强力最大值出现在捻因数为420时,断裂伸长率最大值出现在捻因数为410时。  相似文献   

19.
《合成纤维》2016,(3):29-31
用GB/T 19975—2005《高强化纤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对12 K(即单丝根数12 000根)碳纤维原丝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摸索了丝束的加捻数、预加张力、测试压力、取样方式、纤维理直方式等测试因素对丝束拉伸性能的影响,确定了12 K碳纤维原丝束丝拉伸性能测试的最佳操作条件,保障了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improvement of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and-stabilized expansive soil, reinforced with polymeric fiber which consists of pipe scrap waste obtained as a by-produc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Sand is mixed in 1:1 ratio with expansive soil forming a stable structure with improved stability. Enhancement of strength properties is provided by the addition of polymeric fiber of 1, 2, and 3% by dry mas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pressive, split tensile, and flexural strengths improved by an optimum amount of 2%. Consequently, an area for recycling this nonbiodegradable waste is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