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氧化和氨法技术相结合对硅冶炼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得到的副产物中主要含有硫酸铵和硝酸铵。通过试验考察了硫酸铵和硝酸铵在溶液中共存时结晶过程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硫酸铵晶体的粒径分布、形貌结构和晶体晶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p H=6、结晶温度为60℃的条件下得到的硫酸铵晶体粒径分布更加均匀,晶体形态更为规整;混合结晶硫酸铵晶体的粒径随着硝酸铵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变得更为规整,棱角更为分明。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1):2039-2042
结合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特点,对硫酸铵结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p H、搅拌速度、飞灰、真空度和杂质离子(Fe3+)对硫酸铵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70℃,p H 4.66,搅拌速度300 r/min,飞灰含量8.8 g/L,真空度-0.005 MPa时,得到的硫酸铵晶体平均粒径最大,约为2 170μm。当溶液中含有1 mg/L的Fe2(SO4)3时,得到的硫酸铵晶体粒径较小,且呈不规则粉末状;可调节溶液的p H为弱碱性(p H约7.5)消除Fe3+对硫酸铵结晶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16,(11):2039-2042
结合氨法烟气脱硫工艺的特点,对硫酸铵结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p H、搅拌速度、飞灰、真空度和杂质离子(Fe3+)对硫酸铵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70℃,p H 4.66,搅拌速度300 r/min,飞灰含量8.8 g/L,真空度-0.005 MPa时,得到的硫酸铵晶体平均粒径最大,约为2 170μm。当溶液中含有1 mg/L的Fe2(SO4)3时,得到的硫酸铵晶体粒径较小,且呈不规则粉末状;可调节溶液的p H为弱碱性(p H约7.5)消除Fe3+对硫酸铵结晶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燃煤烟气氨法脱硫脱硝产物中的硫酸铵和硝酸铵可以作为化肥的原料重新使用。为探讨氨法脱硫脱硝产物中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结晶的最佳条件,研究了搅拌转速、蒸发温度、溶液pH、是否加入晶种等因素对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结晶粒径的影响,得到了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结晶的最佳条件。对氨法脱硫脱硝产物中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结晶进行了定性分析;对比了氨法脱硫产物中硫酸铵单独结晶和氨法脱硫脱硝产物中硫酸铵与硝酸铵混合结晶的晶形,结果表明硫酸铵单独结晶时的形貌要比硫酸铵与硝酸铵混合结晶时的形貌更规整。  相似文献   

5.
范学友  贾勇  钟秦 《无机盐工业》2012,44(5):25-27,39
运用氧化和氨法脱硫相结合的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得到的副产物中主要含有硫酸铵和硝酸铵。在原有硫酸铵单独结晶的基础上加入了硝酸铵,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XRD、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分析,考察了蒸发温度、pH、搅拌速度、飞灰含量对二者混合结晶的影响。结果发现:混合结晶的产物为立方晶型;当结晶的pH控制在5左右、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200 r/min、无飞灰存在时得到的晶体粒径分布均匀;飞灰含量为4 g/L时得到的晶体的平均粒径最大。  相似文献   

6.
彭健 《陕西化工》2014,(1):100-101,104
研究了氨法脱硫产物硫酸铵结晶过程中反应条件对粒径分布以及硫酸铵晶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搅拌速度300 r/min,蒸发温度70℃,结晶溶液pH值5.0。  相似文献   

7.
以己内酰胺副产硫酸铵母液为原料制备大颗粒硫酸铵晶体。研究了p H、搅拌转速、晶种添加量、添加剂用量等结晶操作参数对硫酸铵晶体晶习、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2~4 mm大颗粒硫酸铵晶体的工艺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制得了颗粒粗大、近似六面体的硫酸铵晶体,而且晶体粒度分布均匀、硬度和强度大、纯度高、流动性好,粒度为2~4 mm的晶体占结晶总质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结合烧结烟气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对硫酸铵结晶影响因素研究的进展,讨论了p H、搅拌转速、蒸发温度、杂质对硫酸铵结晶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硫酸铵结晶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效果,为今后优化硫酸铵结晶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醋酸和硝酸混合废液为原料,首先与碳酸钙、氢氧化钙反应,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醋酸钙晶体。研究了反应终点pH、结晶温度、搅拌速度和洗涤方式对晶体品质的影响。在碳酸钙反应终点p H=2.5、氢氧化钙反应终点p H=7.5、结晶温度65℃、搅拌速度200 rpm、饱和醋酸钙打浆洗涤5min的优化条件下,醋酸钙晶体纯度在98%以上。醋酸钙晶体重新溶解后,将溶液p H调至7以下,通过喷雾干燥即可制成食品级醋酸钙。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硝酸铵和氯化钾复分解法制取氯化铵的冷却结晶过程,考察了降温速率、搅拌速率、晶种添加量等因素对氯化铵产品的纯度及晶体粒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宜的降温速率、搅拌速率及适宜的晶种添加能有效地改善氯化铵晶体粒度,提高分离效果;氯化铵冷却结晶适宜操作条件为:降温速率为0.3 K/min、搅拌速率为350 r/min、添加晶种粒度为150~180 μm、添加晶种量为1.88%,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氯化铵产品晶体粒度均一性好,平均粒径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