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OH)对酚醛(PF)泡沫进行共混改性。从两相聚合物相容的角度,分析PDMS–OH对PF泡沫压缩及热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宏观沉淀实验,分析发泡用PF/PDMS–OH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稳定性。采用动态热力学分析仪表征改性的PF树脂样条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PDMS–OH与PF的相容效果。通过压缩性能测试分析PDMS–OH对PF泡沫压缩性能的影响及机理。通过热失重分析仪分析PF泡沫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加入15%的PDMS–OH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系的交联密度,相容效果最佳,压缩强度和压缩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280%和285%,表现出最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偶氮二甲酰胺(AC)做为发泡剂,直接通过挤出过程制备聚乳酸(PLA)泡沫塑料,通过显微镜照片、HAKKE流变仪观察和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其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剂与成核剂的增加能降低发泡PLA的表观密度,增加其泡孔密度。流变试验表明纯PLA与发泡PLA熔体在低剪切速率下都呈现剪切变稀现象,发泡后PLA熔体的黏度会下降10%~30%。发泡剂含量在4%以下时,泡孔直径随发泡剂含量增加而减小;发泡剂含量增加到5%及以上时,PLA熔体强度过小,泡孔会过于密集而导致塌陷和串泡。成核剂的加入能够明显降低PLA熔体强度,异相成核使得泡孔直径较均相成核大,但前者泡孔密度较后者小。  相似文献   

3.
通过配方调节与工艺控制得到3种不同结构的泡沫发射药,讨论了泡孔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采用密闭爆发器实验和恒压燃速测试实验研究了不同结构泡沫发射药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控制气体生成速率、添加RDX颗粒、调节NC含氮量和发泡时间能够有效控制泡沫发射药的泡孔结构;皮芯结构泡沫发射药具有渐增燃烧特性,发泡区的动态活度可达不发泡皮层的2.4倍以上;独立泡孔结构的泡沫发射药在100MPa下燃速可达未发泡样品的30倍;非独立孔隙结构的泡沫发射药不同方向上的燃速差异显著,密度为1.37g/cm~3的样品100MPa下轴向燃速最高可达3.860m/s。  相似文献   

4.
选取质量填充系数、模温、料温和搅拌速度4个工艺因素,对一种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发泡过程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讨论了工艺条件对这种硬质聚氨酯泡沫泡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模温,能够有效改善泡沫的整体密度、生长方向的密度和泡孔的均匀性。在40℃的模具温度,2000 r/min的搅拌速度,2.0倍质量填充系数时,硬质聚氨酯泡沫密度和泡孔均匀性最好;随着质量填充系数增加,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孙晓辉 《塑料科技》2014,(10):72-76
将聚丙烯(PP)分别与两种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作为发泡剂进行高压釜发泡,得到PP/HDPE发泡材料。同时考察了PP/HDPE熔体的黏弹性,并研究了其对PP/HDPE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P与黏弹性低于其本身的HDPE共混时,随着HDPE含量的增加,熔体的黏弹性逐渐减小,其中当HDPE含量为25%时,能够得到均匀细小的微孔结构;PP与黏弹性高于其本身的HDPE共混时,随着HDPE含量的增加,熔体的黏弹性逐渐增大,但所得PP/HDPE发泡材料的泡孔尺寸、孔隙率却不减反增,且泡孔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余凤湄等人利用CT技术研究了通过溶析成孔法、化学发泡法及混合发泡法制得的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结果发现,成孔方法对硅橡胶泡沫材料的泡孔结构有重要影响:溶析成孔法得到的硅橡胶泡沫材料为开孔结构;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研究了辐射交联聚乙烯泡沫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泡沫密度,泡孔结构以及加工的方法和条件都成为影响聚乙烯泡沫塑料性能的因素。随密度增加,压缩强度呈线性增加;开孔率提高,泡孔变大均造成压缩强度下降,压缩恢复率也降低。辐射交联程度也对聚乙烯泡沫塑料性能产生很大影响。聚乙烯泡沫塑料比其他泡沫塑料具有更优异的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丁国芳等人研究了氧化锌晶须对硅橡胶泡沫泡孔疏密程度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泡沫密度和混合泡孔结构对材料的压缩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锌晶须用量的增加,泡孔疏密程度在增大,硅橡胶泡沫材料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也在变大。硅橡胶泡沫密度在0.56—0.58g/cm^3范围内时压缩应力松弛性能最佳;在相对密度不变的情况,具有混合泡孔结构的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压缩应力松弛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1.
酚醛树脂注塑料的化学流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大鹏  俞立琼 《中国塑料》2007,21(10):57-60
利用Brabender流变仪,考察了酚醛树脂注塑料的化学流变特性,根据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建立了酚醛树脂注塑料的化学流变模型。该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酚醛注塑料注塑所需要的工艺窗口,并能动态模拟整个注塑过程中的黏度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用腰果酚代替部分苯酚改性酚醛树脂,制备可发性甲阶酚醛树脂。并讨论了腰果酚替代量对改性酚醛树脂性能及其泡沫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树脂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运用万能电子试验机对甲阶酚醛树脂泡沫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腰果酚替代量为10%时,制得的树脂黏度为4650mPa·s,树脂中游离苯酚含量从6.72%降为5.45%,游离甲醛含量从1.17%降为0.68%,甲阶酚醛树脂泡沫压缩强度达到最大值0.20MPa,但树脂热稳定性及甲阶酚醛树脂泡沫阻燃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熔融共混法将自制的低黏度高支化聚苯乙烯(HBPS)添加到高黏度的聚碳酸酯(PC)中共混改性,研究了PC/HBPS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复数模量都比纯PC低,损耗角都比纯PC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共混物的复数模量下降,损耗角增加;共混物的复数黏度都比纯PC低,随着频率的增加,复数黏度的降低程度变小。  相似文献   

14.
葛铁军  杨雪  李英明 《塑料》2013,42(3):55-58
在合成阶段用不同量的尿素增韧改性甲阶酚醛树脂,并将改性后的树脂制备成泡沫,测试改性泡沫的性能。结果显示: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泡沫的吸水率、韧性、阻燃性上升,压缩强度下降,热稳定性有所改善;合成过程中的最佳尿素用量为3%。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PE-LLD)与乙烯基笼形倍半硅氧烷(E-POS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剪切应力、切变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性、非牛顿指数和挤出膨胀比的影响;测定了共混物的屈服应力、断裂应力和断裂伸长率对E-PUSS含量的依赖性。结果表明,E-PUSS加人量在J%以内和实验温度低于160℃熔体的流动性随切应力增大而变好,假塑性增强,超过3%和高于160℃假塑性降低。PE-LLD/E-PUSS共混物的强度在E-PUSS含量为3%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受阻酚AO-60/NBR/溴化酚醛树脂(BPF)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BPF可以改善NBR与受阻酚AO-60间的相容性,受阻酚AO-60以0.2~0.5μm的尺寸分散在NBR/BPF基体中,分散比较均匀;随着体系中受阻酚AO-60用量的增大,受阻酚AO-60/NBR/BPF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大幅提高,这归因于受阻酚AO-60与基体间形成了强烈的分子间作用力;受阻酚AO-60/NBR/BPF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损耗因子、宽有效阻尼温域和良好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酚醛树脂/蒙脱土(PF/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对其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研究发现,当MMT含量为5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是未改性PF的2.33倍,体积电阻率提高了4个数量级,热失重速率最大时所对应的温度提高了15.24 ℃,线烧蚀率为未改性PF的80 %。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烧蚀面的观察,建立了耐烧蚀复合材料的烧蚀模型。  相似文献   

18.
尼龙6/环氧树脂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尼龙6/环氧树脂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共混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随着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表观粘度(ηa)增大,非牛顿指数(n)减小,熔体稠度(K)增大,粘流活化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使用自制的木质素酚醛树脂(LPF)与普通酚醛树脂(PF)按一定比例混和, 再与填料及各种助剂炼塑并粉碎成木质素酚醛模塑粉,再压成制品。对制品进行性能测试,LPF占树脂的质量分数为60%时(LPF-60)制品性能很好,其弯曲强度78.0 MPa,冲击强度3.65 kJ/m2,热变形温度174.03℃。SEM分析表明LPF-60的断面比较平整。TG分析表明该模塑粉耐热性能较好,400℃失重8.89%,800℃失重58.16%,1000℃失重93.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