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屋面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各部分构成要素及其特点,并详细地分析了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计算方法和屋面雨水回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对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主要有两种:常规和绿色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基于常规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屋面雨水的收集、处理和回用方法,提出了虹吸雨水系统应用于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所具有的特点、难点及对策。基于绿色屋面收集利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绿色屋面作为雨水处理环节的预处理单元所具有的削减洪峰流量和净化水质的潜能,并结合绿色屋面的功能和局限性,提出绿色屋面的价值应综合其生态、能源、美学、商业效益来考量。归纳了常规和绿色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结构、屋面雨水处理效果、应用方面的特性,对比了二者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春光 《净水技术》2006,25(3):74-75
通过对雨水收集系统的分类,介绍了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特点和组成,提出了储水设施的体积计算方法,对系统的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泽涛 《天津化工》2023,(2):134-137
化工厂房一般体积较大,建筑屋面雨水设计尤为重要,降雨在短时间内形成积水,需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将积水排到室外。雨水就其流态而言,可分为重力、半有压和虹吸雨水系统,其区别较大。设计中应考虑屋面汇水面积、建筑形态和屋面结构等因素,选取合适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本文分析了建筑屋面雨水系统分类及特点,着重阐述了半有压排水系统设计要点,通过计算和草图展示了半有压雨水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转运站的初期雨水因受生活垃圾的影响,COD、SS、BOD5超标,必须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初期雨水量可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同时初期雨水需与屋面雨水、其他区域地面雨水分管网收集后用泵提升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初期雨水池收集系统可根据需要选择自动控制或机械控制。  相似文献   

6.
程凌 《净水技术》2006,25(6):70-70
上海市水务局目前组织编制了《世博会地区市政用水规划》,明确世博会浦东场馆区内用水系统采用“双水源”,即屋面雨水和黄浦江双水源,雨水收集系统建成后,屋面雨水利用量达到10.97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张勃 《四川水泥》2022,(5):96-98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因专业交叉多、知识点较为零散,故设计中经常会出现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因而,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的类型、等级,合理选择雨水系统;要掌握雨水的流态,了解管道的压力变化;根据建筑的特点计算汇水面积;屋面溢流口的高度应考虑结构荷载、屋面坡度和排水的流态;应重视复核天沟尺寸。  相似文献   

8.
根据《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化工厂区污染区域初期雨水需进行收集处理,防止通过企业雨水管网直接外排污染受纳水体。结合湖北省内化工项目实例,就初期雨水收集原则、收集方式、收集措施、初期雨水池容积计算、初期雨水池切换控制方式等方面,对化工厂区污染区域初期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为相关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典型屋面路面雨水污染状况调查与回收利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屋面雨水水质进行分析是回收利用屋面雨水的前提。该文选择西安市典型屋面雨水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区域范围内屋面雨水前后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安市雁塔区房屋雨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TN、TP,水质状况未达到地表水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和景观娱乐用水水质C类。采集的初期雨水在放置24 h后,污染物COD、SS、TN、TP显著减少。未落地雨水减少量最小,路面雨水减少量最大,原因是路面雨水中的颗粒物、杂质附着沉淀使得指标下降。不同采样时间段内的雨水污染物,以及污染物含量有差异,未落地雨水在整个采样时间段内各项指标稳定,变化较小;屋面雨水在前20 min内COD、SS、TN、TP下降最快,后期减缓;路面雨水前40 min内COD、SS、TN、TP下降较快。另外未落地雨水可直接用于回收利用,但回收难度大,屋面雨水和路面雨水污染比较严重,集中收集处理后可利用。  相似文献   

10.
化工企业的跑、冒、滴、漏导致其初期雨水含有污染物,为防止其造成污染,需设置初期雨水的收集系统。对初期雨水的收集措施、水量计算、输送管线、分流切换、初期雨水池、初期雨水提升泵的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结合某化工项目,对化工企业初期雨水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