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洼83断块区是由多个小断块组成的稠油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东营组。由于储层胶结差出砂严重,油层基本属于未动用状态。针对洼83块油井出砂严重,储量无法动用问题,开展了油藏地质精细研究,利用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技术实现区块难采储量的有效动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某区块位于高升油田北部的高北构造带上,含油面积1.1km2,石油地质储量111×104t,标定采收率14.4%,为一层状边水砂岩油藏,主要含油层系为沙四段杜家台油层。区块自1987年8月投入开发以来经历了天然能量和注水开发两个阶段,后期因油井发生水淹区块全面停止注水开发。目前整体处于低产低效开采状态,日产油不足10t。为找到适宜油藏地质特点的接替开采技术,对区块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胡状集油田经过20多年的开发,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近年来,随着油藏开发向差层潜力转移,大量进行油井堵水、水井层间调整工作,造成主力层井网极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但是主力油层剩余可采储量基数大,仍是下步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新庄油田BQ67区块自吞吐开发以来,存在着四性关系认识不清、主力生产层吞吐周期高,采出程度高、边水和井下故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块整体开发效果,本文就这四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精细油藏研究、细分开发,充分挖潜油层潜力;采用序列措施,有效抑制边水推进,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油藏工程紧密结合,修复故障井,恢复油井产能;运用辅助增效措施,提高油井目前生产层吞吐效果四点提高区块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剩余未动用区块储层更加薄差,含油性变差,直井采油方法效益不高,所以需要加大水平井应用力度。2013年在敖包塔油田茂A所属区块提交了探明地质储量167.68×10~4t,含油面积15.4km~2,该区块储层发育薄差,但主力油层发育稳定,这类油藏储层预测难度大、识别困难,布井风险高。为进一步搞清区块的构造、储层,为该区块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在已完钻井资料的基础上,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联合解释、地质统计学反演等技术完成了区块的构造解释、储层预测等地质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本区块水平井部署原则,给出水平井布井建议。  相似文献   

6.
二类油藏较一类油藏渗透率低、孔隙度不高、砂体发育厚度小、储层物性差,但仍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为提高二类油藏聚驱采出程度,对其实施压裂措施,以达到油田稳产目标。对压裂井进行产能预测是压裂后油井经济评价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为现场油井压裂设计和施工奠定基础。将二类油藏细分为主力油层和薄差油层,分别对这两类油层不同时期(含水下降期、含水稳定期以及含水上升初期)进行压裂,以优选出主力油层与薄差油层最佳的压裂时期,为现场实施压裂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月东稠油油藏是近年来辽河油田少有的整装规模稠油开发区块,是"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油田实现千万吨稳产目标的主要贡献力量,受勘探阶段区块资料较少的影响,ODP开发方案存在极大不确定性。随着区块投产井数的增多,出现局部油水矛盾、油层厚度变化、构造变化、投产井高含水等问题。本文结合新完钻井的动、静态资料对该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为ODP开发方案的逐步调整与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欢西油田锦607块含油面积1.93km2,地质储量673.09×104t,属于典型薄互层状边底水稠油油藏。油藏构造复杂,储层发育差。突出特点为薄厚不均,层数多,含油井段长,非均质严重,净总厚度比低。针对此类油藏开发中暴露出的层间矛盾突出,油层吸汽不均,汽窜严重、水淹过快、构造认识不清等主要开发矛盾,为了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引发了本项目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鉴于B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特征在平面上的差异较大,经过长时间的注水开发,油藏已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阶段,以前主要以R_2M和ΔSP为基础建立的油层标准无法适应目前阶段分析油藏潜力对油层特征研究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分析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需要对油层进行更进一步分类研究。于是。本次研究结合油藏的静态参数和动态资料,从油井的产液剖面资料入手,通过分析这些射孔井段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对油井产能的敏感性,发现油井产能与含油饱和度相关性最好(正相关)。采用含油饱和度将油层分成三类油层(一类油层S_o≥0.67;二类油层0.55≤S_o0.67;三类油层0.42≤S_o0.55),并分析了这三类油层在岩性、沉积微相、物性、生产动态的分类特征,对分类油层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和据此而计算的分类地质储量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油藏下步"挖潜增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层状断块油藏含油小层多,油层厚度大,具有多个主力油层,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主力小层水淹严重,非主力小层动用差.为实现各小层有效动用,必须对该类油藏进行层系细分、重组,改善断块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通过对盘2-20断块进行层系细分、重组,改善了断块开发效果,并确定了该断块层系细分、重组各项技术经济政策界限,对同类型油藏的治理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主力油层而言,非主力油层因其含油面积小、储量低、厚度薄等客观原因,在历次井网及注采系统调整中都不是重点调整对象。但随着老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采后期,开发对象由主力层逐渐向非主力层转移。通过对龙虎泡油田主体区块龙37排以北非主力层挖潜实践研究,对不同类型非主力层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改善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杜东军  薛东  吴钰  杨卫军 《辽宁化工》2014,(10):1269-1272
瓦窑堡油田羊马河区位于陕西省子长县境内,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中东部。主力油层为长2层。油层具有储油物性较好,油藏整装连片,油藏丰度大等特点。但油藏同样具有低孔、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特点,属于地质构造活动较弱的岩性油藏。经过多年来的注水开发作业,该区已经取得不错的产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岩石孔隙经过长年的冲刷已经形成大孔道,注入水将沿着大孔道从注水井流入采油井,其余含油孔隙将无法被驱出,使得产油量大幅度直线下降。为此,采用调剖堵水技术,将大孔道封堵,注入水进入含油孔隙,使油井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杜48块是曙光油田薄互层普通稠油油藏典型区块之一,地质储量1689×104t。主力油层吞吐开发后期采出程度高,挖潜余地小,而部分非主力油层由于各种因素一直未得到有效利用,在开发后期对这些油层进行二次开发,通过精细地质研究,采取有效的挖潜手段,从而能够提高区块采收率,为区块后期开发提供有利的稳产保障。  相似文献   

14.
雷11块莲花油层分层开发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11块莲花油层属于复杂断块低阻底水稀油油藏,纵向上存在多套储层,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以及各套储层油藏类型不同,导致油井大套井段合采后储量动用不均,影响区块开发效果,为此2011年提出分层开发的理念,即细分开发单元,针对不同类储层制定相适宜的开发方式,解决纵向上储量动用不均问题,但实施分层开发之间,有必要对其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博  张鹏  许勇  陈博 《辽宁化工》2012,41(2):145-147
针对下寺湾油田非均质油层参数在油藏范围内的分区性和差异性,利用油田非均匀井网分布对非均质油藏的控制及其储量分布的匹配关系,选择物性、原油性质及其延伸厚度相近的油层控制在一个区块储量计算单元内,从而有效地采用有效厚度下限的多参数标定确定区块含油面积及有效厚度.它可以明显有效地控制非均质油藏储量计算的精度,对确定油田的油气富集方向和开发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G44断块是典型的牙刷状油藏。该油藏存在含油条带窄,含水上升快,稳产难度大,剩余油认识难度大,油层动用程度高,剩余油层少,接替潜力小等问题。针对该油藏开发现状,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生产历史拟合得到油藏剩余油分布,在此基础上对该油藏设计了3个挖潜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优选。此结果可对同类油藏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层层状断块油藏,纵向上含油小层多,渗透率级差大,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层系划分粗,造成层间干扰严重,主力层与非主力层采出程度差异大。其中主力层储层物性好,油层厚度较大,目前采出程度高,由原始的纯油层变为目前的边水甚至是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在油层顶部及断块高部位呈窄条带状分布,该部分剩余油利用直、斜井开发单井控制剩余油很少,开发效果差。为充分挖掘主力层剩余油潜力,同时减缓与非主力层间的层间干扰,针对主力层开发现状,在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水平井对部分主力小层进行单层开发,充分挖掘该类小层潜力,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多层层状断块油藏,纵向上含油小层多,渗透率级差大,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层系划分粗,造成层间干扰严重,主力层与非主力层采出程度差异大。其中主力层储层物性好,油层厚度较大,目前采出程度高,由原始的纯油层变为目前的边水甚至是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在油层顶部及断块高部位呈窄条带状分布,该部分剩余油利用直、斜井开发单井控制剩余油很少,开发效果差。为充分挖掘主力层剩余油潜力,同时减缓与非主力层间的层间干扰,针对主力层开发现状,在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水平井对部分主力小层进行单层开发,充分挖掘该类小层潜力,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萨南开发区油藏属普通稠油油藏,油层存在油层厚度小、连通状况差、层间矛盾大等特点。若采用笼统注聚,非主力油层受层间干扰的影响,吸聚量少,对油井见效晚,开发效果差。因此采用分层注聚技术,使聚合物驱注聚剖面得到有效改善,从而解决主力油层与非主力油层间吸聚量差异大的问题,实现层间合理配注,延长注聚区的有效期,进而提高阶段采收率。采用ECLIPSE软件模拟分层注聚,并给出分层聚驱措施优化,包括分层措施时机优化和分层注聚强度优化,使分层注聚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0.
杜813块超稠油油藏开发中出现油井吞吐周期短、注汽干扰现象逐步加剧、出砂严重、井下技术状况差、吸汽不均、低周期开发效果较差等一列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块的有效开发.经过系统认识油藏特征,分析开发特点,认清了区块油层发育情况及开岌规律,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水平井一直井组合注汽、大修挤窜恢复井网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油井周期产量,提高了区块采油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