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SD-01催化剂在扬子石化公司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01甲苯择形歧化催化剂在扬子石化公司67万吨/年甲苯择形歧化装置上工业应用成功并稳定运行,前6个月运行结果为:甲苯转化率为29%,对二甲苯选择性为89%;苯与C8芳烃收率为97 %,苯冰点5.47 ℃。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烃比等工艺参数对装置稳定优化运行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于政锡  徐庶亮  张涛  叶茂  刘中民 《化工进展》2020,39(12):4984-4992
阐述了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甲醇芳构化、甲苯选择性歧化及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等对二甲苯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及不足。文章分析表明,与甲醇制芳烃技术相比,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制对二甲苯技术具有对二甲苯选择性高、流程短、无需吸附分离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实现煤经甲醇(和甲苯或苯)制对二甲苯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采用芳烃联合装置与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技术耦合,理想状况下可实现对二甲苯增产40%以上,同时不副产苯。提出了对二甲苯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制对二甲苯技术,既利于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保障聚酯产业链安全,还有助于形成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技术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年来催化重整、芳烃抽提、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及对二甲苯(PX)分离等芳烃生产技术的进展,介绍了组合反应工艺、组合分离工艺、甲苯甲基化和轻循环油制芳烃等芳烃生产新途径与新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展望了未来芳烃生产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增产对二甲苯的芳烃组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甲苯择形歧化工艺能生产高含量对二甲苯的混合二甲苯、但不能处理C9A的特点,提出在芳烃联合装置中将甲苯择形歧化和苯与碳九芳烃烷基转移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工艺.以PRO/Ⅱ流程模拟软件为工具,研究了采用组合工艺对产品产量和装置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工艺,主产品对二甲苯的产量有所增加,芳烃联合装置中的对二甲苯分离、异构化以及二甲苯分馏等单元的负荷下降约20%.该工艺具有物耗和能耗较低的特点,适合于传统芳烃联合装置的扩能改造.  相似文献   

5.
芳烃增产技术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伯章  陈惠梅 《聚酯工业》2010,23(6):11-17,49
介绍了Zeolyst公司的重整技术(ART)工艺,UOP公司的催化轻循环油加氢转化—选择性烷基转移生产二甲苯和苯的新工艺LOC-X,法国Axens公司的全转化型炼油厂和芳烃联合装置,以及新日本石油的以轻柴油(LCO)生产芳烃的技术工艺等芳烃增产的技术。着重介绍了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制取对二甲苯,还有轻质烷烃芳构化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工业上芳烃联合装置生产对二甲苯的甲苯歧化工艺、C9A芳烃烷基转移工艺、二甲苯异构化工艺、近几年工业化的甲苯甲醇烷基化工艺,相比甲苯歧化工艺,甲苯甲醇烷基化工艺具有甲苯转化率高、不会副产苯的优点,不会像甲苯歧化工艺存在甲苯异构化及多次分离的工艺过程。利用其他原料生产PX的新工艺包括合成气一步制PX工艺、苯和合成气制PX工艺、甲苯和合成气制PX工艺、烷烃转化制PX工艺,其中,合成气制二甲苯前景广阔,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PX生产的化学反应步骤,符合化学反应原子经济学原则,给合成气找到一条制取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据美国《世界炼油商务文摘周刊》2015年10月19日报道,甲苯用莫比尔(Mobil)选择性甲苯歧化(MSTDP)技术加工,主要产品是对二甲苯,苯和混合二甲苯都很少,而用甲苯歧化(TDP)技术加工只生产苯和混合二甲苯,用加氢脱烷基化(HDA)技术加工只生产混合二甲苯。普氏新闻社10月13日的数据表明,美国石化厂用MSTDP装置加工甲苯的利润为18.05美元/吨,而用TDP装置加工的利润为-66.98美元/吨,用HDA装置加工的利润为-148.79美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对二甲苯(PX)的生产现状、新建、扩建项目,进出口、消费状况及发展前景。对增产PX工艺技术路线的新进展,以及相关新型催化剂的发展和对新工艺技术所作的贡献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新的工艺技术路线进展包括:甲苯歧化、烷基异构化、甲苯/乙醇和合成气/甲苯生产PX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化工译丛》2007,(2):15-17
预计至2010年全球对二甲苯需求增长速度大于苯和甲苯,因此对二甲苯生产商必须提高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催化重整装置的扩能或新建需要巨额投资费用,因而多家公司开发了在重整油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增产对二甲苯的工艺,主要有(1)二甲苯异构化;(2)甲苯歧化;(3)烷基转移等三种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世界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聚酯和对二甲苯的供需状况及未来需求发展趋势;介绍了当前芳烃主要生产技术,包括催化重整、芳烃抽提、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和二甲苯分离等;指出了扩大芳烃原料来源、通过催化剂的改进提高甲苯歧化过程的对二甲苯选择性、提高C9及以上重芳烃处理能力、提高乙苯转化率等将是未来芳烃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内外芳烃生产中采用的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及其催化剂,重点介绍甲苯择形歧化工艺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杜迎春  潘崇华 《工业催化》2003,11(11):28-32
对在液固相连续反应装置上以β沸石为催化剂进行甲苯歧化及甲苯与1,2,4-三甲苯烷基转移生成二甲苯及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氢气用量、反应物空速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上述反应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对于甲苯歧化反应,在温度280 ℃,压力3.5 MPa,甲苯重量空速4h-1,n/n甲苯=4∶1时,甲苯转化率为47.26%,苯与二甲苯总选择性为93.50%。对于甲苯与三甲苯的烷基转移反应,当进料比n甲苯/n三甲苯=2,温度280 ℃,压力3.5 MPa,总重量空速4 h-1,n/n=2∶1时,总转化率为47.17%,二甲苯选择性为83.25%,二甲苯收率达39.26%。  相似文献   

13.
The relative rates of toluene transalkylation, disproportionation and benzene transalkylation of m-xylene over a catalyst consisting of 72% HY zeolite, 18% β-AlF3 and 10% (all w/w) Cu have been studied at a temperature of 723K, reciprocal space velocity of 352 g h?1 mol?1 and at total pressures varying between 101 and 911.93 kPa. The catalysed disproportionation of m-xylene is fastest and this has been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greater basicity of m-xylene over either benzene or toluene, whereas the catalyst is acidic. Thus m-xylene would be expected to adsorb more strongly on the catalyst.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近年来增产二甲苯工艺技术路线的最新进展动态,以及新型催化剂的发展和对新工艺技术所作的贡献。这些新的工艺技术路线如:甲苯歧化、烷基异构化、甲苯/乙醇和合成气/甲苯生产二甲苯等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5.
甲苯歧化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甲苯歧化及C9芳烃烷基转移技术,以及β沸石,MCM-22,Ω等新型催化材料在甲苯歧化及C9芳烃烷基转移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及甲苯选择性歧化工艺及改地ZSM-5催化剂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6.
俞高琴  朱志荣 《化学世界》1999,40(10):544-547
应用气相色谱法,采用交联 P E G20 M 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氢火焰检测器,结合色谱 质谱定性,峰面积校正归一法定量,成功地测定了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混合芳烃产物中重芳烃组分,测定方法简便,有较高的准确度,可满足生产工艺和科研开发中混合芳烃产物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7.
A systematic global optimization‐based process synthesis framework is presented to determine the most profitable processes to produce aromatics from natural gas. Several novel, commercial, and/or competing technologies are modeled within the framework, including methanol‐to‐aromatics, toluene alkylation with methanol, selective toluene disproportionation, and toluene disproportionation and transalkylation with heavy aromatics, among others. We propose a stand‐alone chemicals facility: the main products are aromatics with allowable by‐products of gasoline,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nd electricity. Several case studies are discussed that produce varying ratios of para‐, ortho‐, and meta‐xylene across multiple refinery capacit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tilizing natural ga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romatics is profitable with net present values as high as $3800 MM dollars and payback periods as low as 6 years. The required investment for these refineries represents as much as a 65% decrease compared to published estimates of similar coal‐based capacity plants. © 2016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62: 1531–1556, 2016  相似文献   

18.
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的实验室评价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光沸石为主体制备的HAT-096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在空速1.7~2.0h-1、3.0MPa、n(氢)n(烃)=6∶1条件下实验室评价1 000 h,转化率大于48%、选择性大于94%。该催化剂在210 kt·a-1工业装置上运行9个月后,在空速1.6 h-1下进行72 h标定,平均转化率大于48%,选择性大于95%。该催化剂已运行6年多未进行再生,表明催化剂稳定性能良好,适宜于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