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两种Zr-Sn-Nb合金样品分别进行1000℃-0.5h、1000℃-0.5h/560℃-10h、1000℃-0.5h/冷轧/560℃-10 h和750℃-0.5h、750℃-0.5h/560℃-10h、750℃-0.5h/冷轧/560℃-10h的不同处理后,研究它们的显微组织和在350℃、16.8MPa、0.04mol@L-1LiO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上述变形及热处理条件中,以750℃-0.5h/冷轧/560℃-10h处理后样品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其原因在于经此处理后,基体αZr中固溶的Nb含量较低,βZr分解后获得了细小尺寸分布的βNb(含Fe)第二相粒子,后者对改善耐腐蚀性能尤为重要.但当合金中含有Cr时,因Cr和Fe首先与Zr形成Zr(FeCr)2第二相,减少了βNb粒子中的Fe含量,而使耐腐蚀性能变坏.样品在最终560℃加热处理之前的冷轧变形可促进βZr分解时的形核,是获得细小尺寸βNb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热轧温度对N18新锆合金板材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18新锆合金在α/(α β)相变点附近不同热轧温度对板材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18合金板材经热轧、冷轧及再结晶退火加工后.fn和fr增加,ft减小。热轧温度对织构的影响较小。热轧温度高于780℃的几块板材的织构基本一致;与热轧温度为750℃的板材相比,fn减小,ft略有增加。温度高于780℃。N18合金中出现β相,并且β相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750℃时热轧N18合金的形变遵循α相(hcp)的形变机制;780℃至820℃热轧,合金的织构仍由α相的变形所控制.除了锥面滑移和柱面滑移开外,还伴随高温形变机制,晶界分布的β相对晶界滑动机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Zr-0.2Sn-1.3Nb-0.2Fe-0.05V合金经热挤压、冷轧、中间退火包壳管坯以及经终轧及最终退火后成品管材第二相特征。结果表明,热挤压产生的β-Zr及第二相沿管坯轴向呈流线状分布,随着冷轧和退火的进行,亚稳相β-Zr发生分解,第二相逐渐均匀化,最终呈细小、均匀、弥散分布。合金成品管材第二相主要为BCC结构的β-Nb,含有少量FCC结构的Zr(NbFeV)2。加工过程中析出相的平均直径变化不大,均小于100 nm。合金包壳管第二相尺寸分布与热处理过程中含Nb第二相溶解析出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制度对N18新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N18锆合金样品分别进行多种变形热处理后,用高分辨透射电镜研究它们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粒子,然后把样品放入高压釜,在350℃、16.8MPa、0.01mol·L-1LiOH溶液中进行腐蚀。结果表明:800℃-1h/冷轧/500℃-30h处理的样品,其耐腐蚀性能最好。分析该样品的第二相粒子,发现除了Zr(Fe,Cr)2第二相粒子外,该样品中还存在Nb含量较高的细小的Zr-Nb-Fe第二相粒子;这会降低Nb元素在基体αZr中的固溶含量,提高N18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电化学方法分离出锆-4合金中第二相,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第二相结构和成分的影响。锆-4合金经1050℃β相加热空冷后,析出的第二相为立方结构的Zr(Fe,Cr)_2,Fe/Cr比值在2.1~2.5之间。试样重新在600~800℃下加热3h,晶体结构不发生改变,只是Fe/Cr比值逐渐降至1.9;但在700~800℃下加热后,有少量的六方结构Zr(Fe,Cr)_2第二相析出。生产厂提供的锆-4板中第二相是六方结构的Zr(Fe,Cr)_2,重新在700~800℃加热3h,晶体结构不发生变化,Fe/Cr比值由1.9降至1.5左右。这说明在重新加热时,第二相中的Fe和Cr与周围基体中的Fe和Cr会相互扩散置换。试样从β相冷却析出第二相时,Fe原子的扩散比Cr原子快;Cr原子在六方晶格Zr(Fe,Cr)_2中的固溶度比在立方晶格Zr(Fe,Cr)_2中的大。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第二相成分随热处理制度不同而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低温辐照脆化是影响铁素体/马氏体(F/M)钢服役的主要问题之一。F/M钢低温辐照脆化的主要机理是辐照产生的纳米缺陷(如位错环、α′相(富Cr团簇)等)阻碍位错运动。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迈氏蒙特卡罗方法对F/M钢模型材料--FeCr合金(Fe7%Cr、Fe9%Cr、Fe14%Cr)中Cr元素析出成团簇及在位错环上偏析的机理进行研究,并分析Cr团簇析出与合金成分的关系以及位错环尺寸、位错环类型和合金中Cr含量对位错环上Cr偏析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热力学模拟后,高Cr含量(>9%)的FeCr合金中会析出Cr团簇,且基体内Cr含量越高,析出的Cr团簇尺寸越大;在所研究的3种FeCr合金中,受位错环张应力场作用,合金元素Cr均会在位错环的外围偏析,且FeCr合金中Cr含量越高,Cr在位错环上偏析量越高。低Cr的FeCr合金中Cr对其辐照硬化的影响需考虑位错环上Cr偏析的影响,高Cr的FeCr合金中Cr元素对其辐照硬化的影响需综合考虑Cr团簇及位错环上Cr偏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b-1Zr合金与316L不锈钢爆炸焊在1 300 ℃退火后形成的互扩散层.该互扩散层宽度约为80 μm.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观测到该扩散层中有大量针状析出相产生.经选区电子衍射(SADP)技术测定,析出相为亚稳定的ζ-(Nb, Ni)相,基体相为(Ni,Cr,Nb,C)Fe-α合金.  相似文献   

8.
Zr-1.0Fe-1.0Nb合金经β相油淬、冷轧变形及580 ℃/5 h退火处理,在静态高压釜中进行400 ℃/10.3 MPa过热蒸汽腐蚀试验,利用带EDS的SEM和HRTEM对合金基体以及腐蚀生成的氧化膜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主要存在正交的Zr 3Fe和密排六方的Zr(Nb,Fe)2第二相。Zr(Nb,Fe)2相在氧化过程中先转变成非晶组织,非晶进一步氧化转化为m-Nb2O5和m-Fe2O3相纳米晶态氧化物,最后扩散流失到腐蚀介质中;Zr(Nb,Fe)2相氧化后的Fe、Nb元素发生扩散流失,且Nb的流失速度大于Fe,合金元素的扩散流失在氧化膜中留下大量缺陷,促进氧化膜由柱状晶向等轴晶形态演化而不利于合金的耐腐蚀。  相似文献   

9.
用电化学方法分离出锆-4合金中第二相,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第二相结构和成分的影响。锆-4合金经1050℃β相加热空冷后,析出的第二相为立方结构的Zr(Fe,Cr)_2,Fe/Cr比值在2.1~2.5之间。试样重新在600~800℃下加热3h,晶体结构不发生改变,只是Fe/Cr比值逐渐降至1.9;但在700~800℃下加热后,有少量的六方结构Zr(Fe,Cr)_2第  相似文献   

10.
热加工对Zr-Sn-Nb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Zr-Sn-Nb合金在4种温度(750℃、780℃、800℃和820℃)下进行了热/冷加工和最终再结晶退火,并对在上述4种温度下加热的试样进行了淬火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学金相显微镜(OM)研究了试样的显微组织、β-Zr以及第二相粒子的特征: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达到780℃或高于此温度时.Zr-Sn-Nb合金已进入α-β双相区;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β-Zr相含量增多;加工后试样中的第二相粒子大部分为C14型六方结构的Zr(Fe、Cr)2Laves相,与Zr-4合金中第二相结构相同,点阵常数α=0.502nm、c=0.818nm。同时.还发现有少量C15型面心立方结构Zr(Fe,Cr)2Laves相,点阵常数α=0.716nm.  相似文献   

11.
《核动力工程》2017,(6):129-133
采用MTS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去应力态和再结晶态的SZA4(Zr-0.8Sn-0.25Nb-0.35Fe-0.1Cr-0.05Ge)、SZA6(Zr-0.5Sn-0.5Nb-0.3Fe-0.015Si)2种不同成分的锆合金在室温和385℃的拉伸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断口形貌,采用透射电镜(TEM)分析合金与第二相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各材料均有较好的力学性能,SZA4-450℃的强度最高,SZA4-560℃和SZA6-560℃的塑性最好;各材料的微观断口形貌均为韧窝,表明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同时可见大量的第二相粒子均匀、弥散地分布在基体中;SZA-4中存在2种密排六方结构(HCP)的第二相,尺寸较小的为Zr(Nb F20e Cr)2,尺寸较大的为Zr(Nb Fe Cr Ge)2,SZA-6中存在面心立方结构(FCC)的(Zr Nb)2 Fe和HCP结构的Zr(Nb Fe)2 2种第二相。最后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和合金成分对拉伸性能及显微组织的影响,认为热处理工艺的影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高温锆合金在过热蒸汽中的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Zr-Fe-Cr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在500℃,10.3 MPa 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Zr-Fe-Cr合金经过真空熔炼、β淬火、真空包覆热轧和冷轧,以及真空退火处理得到的组织主要为α-Zr基体和弥散分布的Zr(Cr,Fe)2粒子.在500℃,10.3 MPa 过热水蒸汽中,含有少量合金元素的Zr-0.2Fe-0.1Cr和Zr-4合金会发生疖状腐蚀,而含有适当Fe、Cr的Zr-Fe-Cr合金为均匀腐蚀.Zr-1.0Fe-0.6Cr合金耐蚀性最好,其耐过热蒸汽腐蚀能力优于N18和Zr-4合金;含Fe、Cr元素不同的锆合金试样由于成分不同,耐腐蚀性能也有明显差别,说明调整合金成分是改善锆合金在500℃,10.3 MPa 过热蒸汽中耐腐蚀性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Zr—4合金中第二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文金  周邦新 《核动力工程》1991,12(5):67-72,76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Zr-4合金经各种热处理后的微观结构,确定了第二相的晶体结构。经β相固溶处理后,板条α-Zr晶界上析出的第二相为C_(15)型Zr(Fe、Cr)_2Laves相,重新在α相区不同温度加热后存在C_(15)型私C_(14)型两种结构的Zr(Fe、Cr)_2Laves相。此外,本文对Zr-4合金中第二相的种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非自耗电弧炉熔炼了Fe/Cr比值为1.75和4.50的Zr(Fe,Cr)_2金属间化合物,它们的粉末经500℃、10.3MPa过热蒸汽腐蚀不同时间后,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腐蚀后生成物的结构及其形貌,以及成分的重新分布。Fe/Cr比值不同的Zr(Fe,Cr)_2腐蚀后的生成物都相同,但是含Cr高的更不易被腐蚀。腐蚀初期的生成物是立方ZrO_2,并析出α-Fe(Cr),在继续腐蚀时,立方ZrO_2逐渐转变为单斜ZrO_2,α-Fe(Cr)也逐渐被氧化成(Fe,Cr)_3O_4。Fe和Cr在偏聚时,Fe原子的扩散速率比Cr原子快。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第二相影响Zr-4合金腐蚀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显微组织对ZIRLO锆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将ZIRLO锆合金样品分别进行1000℃-0.5h/560℃-10h、1000℃-0.5h/冷轧/560℃-10h和750℃-0.5h、750℃-0.5h/560℃-10h、750℃-0.5h/冷轧/560℃-10h的不同处理。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它们的显微组织,将它们放入高压釜中,研究了在350℃,16.8MP,0.04M LiO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本文所有的变形及热处理条件下中,750℃-0.5/冷轧/560℃-10h处理后样品的耐腐蚀性能最好,其原因在于样品经过这样处理后,基体αZr中固溶的Nb含量较低,并获得了纳米尺寸分布的βNb(含Fe)第二相粒子,后者对改善耐腐蚀性能尤为重要。样品在最终560℃加热处理之前的冷轧变形,可以促进βZr分解时的形核,是获得纳米尺寸βNb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β相水淬对锆-4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邦新  李强  苗志 《核动力工程》2000,21(4):339-343,352
研究了锆-4合金经β相水淬和重新经700℃-1h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以及在400℃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β相水淬后得到非常细小的板条状晶粒,无第二相析出,晶粒内位错密度较高,还有残留的β-Zr(a=0.354nm),这种组织的耐腐蚀性能差,易形成白色及灰白色氧化膜。重新经700℃、1小时退火后可得到两种显微组织,一种是板条状晶粒发生粗化,在晶界上析出了Zr(Fe,Cr)2第二相,使耐腐蚀性能明显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对注入剂量为1×10~(16)~(57)Fe at/cm~2的离子注入Cu样品,用内转换电子穆斯堡尔谱研究了过饱和Cu-Fe合金中铁原子的退火行为,观察到γ-Fe相和弧立铁原子转变成α-Fe的过程,得到了被弧立铁原子捕获的空穴(团)的解吸附温度约为300℃,α-Fe相的起始形成温度在440℃以下,α-Fe相的溶解温度和铁原子的体扩散温度在520-600℃。  相似文献   

18.
热加工对Zr-Sn-Nb锆合金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Zr-Sn-Nb新锆合金样品分别进行多种变形热处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它们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粒子。然后,将它们放入高压釜中,在350℃、16.8MPa、含70μg/gLi+的LiOH水溶液中腐蚀。结果表明:580℃ 3h/冷轧/500℃ 30h处理的样品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这归因于该样品中Zr-Nb-Fe第二相粒子细小分布均匀、第二相粒子体积分数最高,从而导致基体中的Nb元素固溶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的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的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对于850℃热轧的合金,合金存在织构, 基体是立方结构的NiTi相, 沉淀相主要是b-Nb相;850℃热轧后再在850℃ 1h退火,合金中的织构依然存在,基体还是立方结构的NiTi相,沉淀相却为b-Nb相、单斜Ti2Ni3相,其中b-Nb相占多数。最后指出,经过850℃热轧后,在850℃1h退火合金已开始再结晶。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子衍射能谱仪(EDS)分析了Nb-1Zr合金与1Cr18Ni9不锈钢在电子束自钎焊过程中形成的互扩散层的微观组织形貌、析出相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在电子束自钎焊过程中,两种合金的合金元素在界面处产生强烈的相互扩散,形成互扩散过渡层,互扩散以Nb向不锈钢一侧扩散为主;扩散层金相组织主要由基体组织和条状析出物组成.条状析出物呈全片层状结构。通过对析出相选区衍射花样(SADP)分析,初步确定互扩散层的析出物为μ-Fe(Ni)2Nb0和α-FeCr金属间化合物,而基体组织则为四方结构的α-Fe(Ni,Cr,Nb,C)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