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某煤矿氡水平的调查及剂量估算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陈凌  王秀江 《辐射防护》1998,18(1):31-38,56
本文介绍了在1992年7月至1993年7月期间,用两种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对北京革煤矿氡水平进行的调查,“杯式探测器”可以同时测量氡浓度及平衡因子,布放于井下23个监测点,测得井下氡浓度平均值为706±38Bq/m^3,平衡因子平均值0.34±0.05,氡浓度的变化规律为秋冬季低,春夏季高,平衡因子则反之。另外,在“矿工”(下井时间较长)和“技术管理干部”(下井时间较短)两个人群各选择了10名,胸前佩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体迹径蚀刻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近900间居室内氡浓度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省室内氡浓度最高值为238 Bq/m3,最低值5.0 Bq/m3,算术平均值为30 Bq/m3,按人口加权算术平均值为29.7 Bq/m3,几何平均值为28.2 Bq/m3,室内氡对公众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76mSv。通过分析室内氡浓度与环境中氡和土壤中226Ra含量的相关系数,初步分析影响江苏省室内氡浓度的主要因素是地质建筑地基(土壤和岩石)的氡析出。  相似文献   

3.
使用探杯型氡监测器测定高能所放化实验楼的氡浓度。结果表明,室外浓度为5.7 Bq·m~3,室内各层浓度范围在73 184 Bq·m~3之间。室内氡浓度高于普通建筑物的氡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体径迹法对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室内外氡水平进行了调查,并估算了室内外氡子体及外照射所致成年人有效剂量。结果表明,室内外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3.6Bq/m~(-3)及13.7Bqm~(-3),平衡因子F值分别为0.4及0.54,室内外氡子体照射所致成年人平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3mSv及0.19mSv,γ外照射致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55及0.08mSv,总年有效剂量1.75mSv。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海南岛环境天然辐射剂量水平调查结果。全岛测点360个,其中原野测点113个、道路测点114个、室内测点113个。按测点平均,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为(8.00±2.86)×10~(-8)Gyh~(-1),其中原野γ辐射剂量率为(5.28±2.86)×10~(-8)Gyh~(-1),室内贯穿辐射剂量率为(12.98±4.28)×10~(-8)Gyh~(-1),室内γ辐射剂量率为(10.66±4.28)×10~(-8)Gyh~(-1),道路γ辐射剂量率为(6.65±2.71)×10~(-8)Gyh~(-1);道路γ剂量率与原野γ剂量率比值平均数为1.19,天然贯穿辐射对人产生的年有效剂量当量按人口加权平均为74.6×10~(-5)Sv。全岛集体剂量当量为4.21×10~3man·Sv。  相似文献   

6.
某铀矿区居民室内外氡浓度调查及剂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云  张升慧 《辐射防护》1993,13(4):265-273
采用固体径迹探测器对某铀矿区附近居民室内外氡浓度进行了调查。对80户室内测点及25个室外测点的测量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居民室内外氡浓度年均值(±单次测量标准差)分别为32.9(±12.1)及26.3(±18.0)Bqm~(-3)。室内外平衡因子分别为0.45和0.47。室内外氡子体照射所致成年人平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1.02及0.32 mSv。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然辐射本底水平和居民剂量估算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潘自强  郭明强 《辐射防护》1992,12(4):251-259
本文概述了我国天然辐射本底水平,并根据现有资料,估算了居民所受年有效剂量当量约为2.3mSv;其中原生γ辐射产生的约为0.54mSv,氡及其短寿命子体产生的约为0.8mSv。  相似文献   

8.
一、氡及其子体的来源和放射学特性在本世纪初发现了放射性惰性气体氡,氡来自~(238)U衰变系中~(226)Ra的衰变,氡衰变生成四种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图1),再进一步衰变,最后到铅的稳定同位素~(206)Pb。土壤和岩石中的镭是氡气的主要来源。在铀矿山和某些非铀矿山,由于矿石中含有镭,井下氡浓度很高,如通风不好,氡浓度会更高。  相似文献   

9.
对澳大利亚住宅的全国性调查,目的是了解由氡和γ辐射照射对澳大利亚居民所产生的年平均剂量当量。氡照射用固态径迹探测器测量,而γ辐射剂量用热释光剂量计同时测量。在大约3400个任意选取的住宅中(相当于1/1400住宅),放置了12个月的剂量计。一年中测得的澳大利亚住宅中平均氡浓度为11Bqm~(-3)。使用适当的转换因子,可以得到澳大利亚居民受氡和γ辐射照射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mSv和0.9mSv。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RAD7电子测氡仪对某铀矿冶设施退役前、过程中及退役后氡水平进行了调查,并估算了氡子体所致成年人有效剂量。结果表明,退役前、过程中和退役后该铀矿冶设施厂区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5.5±3.8)Bq/m3~(38.7±4.1)Bq/m3、(14.8±2.2)Bq/m3~(84.9±6.8)Bq/m3和(10.6±1.6)Bq/m3~(11.4±1.7)Bq/m3。厂区内氡浓度退役前接近本底水平上限且数值稳定;退役过程中呈先增后减趋势,高于本底水平;退役后达到本底水平且数值稳定。该设施场所退役前、中、后氡子体照射所致成年人平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7 mSv、1.34 mSv和0.27 mSv。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滤膜法和Thomas法对南京市地下建筑物内氡及其子体浓度分别进行了监测。应用UNSCEAR最新报告中的剂量转换因子,对地下建筑物内工作人员进行了内照射剂量估算;对影响地下建筑内氡及其子体浓度的通风情况作了初步探讨。结果如下:南京市地下建筑物内氡及其子体浓度均呈对数正态分布,两者的几何均值分别是40.5Bq·m~(-3)和1.4×10~(-7)J·m~(-3),平衡因子为0.63,氡短寿命子体间的放射性平衡比为1:0.57:0.49,工作人员在地下建筑物内因吸入氡子体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3mSv,高出当地居民86%。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反应堆运行人员和公众的安全,西安脉冲堆设置了比较完善的辐射剂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固定式在线连续监测和便携式仪表及取样监测两部分,本文主要了固定式在线连续监测的监测,测点布置以及各监测仪的性能特点,并简要介绍了便携式仪表及取样监测中各仪表的性能与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1986年榆林地区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的调查结果。全区大致按面积均匀布设了82个网格点;原野、道路和室内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加权均值分别为5.26、5.25和8.61×10~(-(?))Gy·h~(-1),变化范围分别为(3.26—7.94)、(3.021—7.049)和(5.70—11.95)×10~(-3)Gy·h~(-1)。各道路与原野和室内与原野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比值之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01和1.70;变化范围分别为(0.75—1.47)和(0.93—2.61)。全区原野、道路和室内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包括宇宙射线贡献在内)的算术均值分别为9.97、9.96和12.14×10~(-8)Gy·h~(-1),变化范围分别为(8.16—11.99)、(7.97—11.94)、(9.32—16.28)×10~(-8)Gy·h~(-1)、全区由天然贯穿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和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816μSv 和2.06×10~3人·Sv。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报告在贵州省17.6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布设的546个测量点,用美国 RSS-100-111型高压电离室和国产 FT-620型环境 X、γ照射量率仪测量的原野、道路及建筑物内的γ辐射剂量率(均指不包括宇宙射线贡献在内的离地1米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结果表明:(1)贵州省原野和道路的陆地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加权平均值分别为6.43×10~(-8)Gyh~(-1)和4.94×10~(-8)Gyh~(-1);范围分别为(1.31—14.58)×10~(-8)Gyh~(-1)和(1.05—13.10)×10~(-8)Gyh~(-1),道路与原野γ辐射剂量率之比为0.79。(2)建筑物内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加权平均为8.48×10~(-8)Gyh~(-1),范围为(1.13—19.29)×10~(-8)Gyh~(-1);室内、外γ辐射剂量率之比为1.41。(3)贵州省部分溶洞陆地γ辐射剂量率最高为9.24×10~(-8)Gyh~(-1),最低为0.22×10~(-8)Gyh~(-1)。(4)贵州省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10.50×10~(-8)Gyh~(-1)。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武汉市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的测量结果,按面积加权,原野陆地γ辐射剂量率和天然贳穿辐射剂量率分别为5.78×10~(-8)和9.11×10~(-8)Gy·h~(-1);道路上陆地γ剂量率按测点平均为4.90×10~(-8)Gy·h~(-1)。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对山西省肿瘤医院医用电子加速器、钴疗机等放疗设备工作场所及其附近环境辐射水平的调查测量工作。调查结果表明:其环境辐射剂量均属当地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按辽宁省面积均匀布点1462个,测量了各点的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内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不包括宇宙射线贡献)和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包括宇宙射线贡献)。全省原野、道路和室内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数据,都呈对数正态分布,按面积加权的算术均值(括号内为几何均值)分别为6.12(5.86)、5.86(5.40)和10.22(9.90)×10~(-8)Gy·h~(-1);变化范围分别为(1.98—17.83)、(1.28—18.53)和(4.84—25.38)×10~(-8)Gy·h~(-1)各点道路与原野和室内与原野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比值之算术均值分别为0.96和1.75;变化范围分别为0.28—2.42和0.80—4.71。全省原野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数据,既不呈正态分布,又不呈对数正态分布,其算术均值为9.89×10~(-8)Gy·h~(-1),变化范围为(5.74—21.63)×10~(-8)Gy·h~(-1)。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环境陆地γ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案、实施细则和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浙江全省926个测点的陆地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加权平均值为7.23×10~(-8)Gyh~(-1),按人口加权平均值为6.97×10~(-6)Gyh~(-1)。文中还给出了全省陆地γ辐射剂量率的地区分布,并指出本省石煤、磷矿的开采所引起的陆地γ辐射剂量率的增高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