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沉淀-水热法制备了系列不同Mg/Fe/Mn配比的MgFeMn-HTLcs类水滑石前体,经焙烧、浸渍法K改性用于CO加氢制烯烃反应。采用XRD、SEM、TG、N2吸附-脱附、H2-TPR、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Mg-Fe-Mn前体均具有类水滑石层状结构,Mn的添加使结晶度下降;焙烧后,Mg-Fe样品主要生成MgO,Mg-Fe-Mn样品生成Mg2MnO4、MgO和MgFe2O4物相;反应后主要为MgCO3和FeCO3混合物相,伴随FeO-MnO和FexCy的生成;与K/Mg-Fe样品相比,Mn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Fe的分散,使得Fe2O3到Fe3O4还原度增加,其供电子效应促使Fe电子结合能向低偏移。在CO加氢反应中,K/Mg-Fe-Mn催化剂均表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烯烃选择性。其中,K/3Mg-1Fe-2Mn催化剂的效果较好,CH4含量较低,O/P值达5.20,C2=~C4=质量分数为43.03%。  相似文献   

2.
改性硝酸铵的工业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辛基三甲基溴化铵,采用真空膨胀结晶技术工业制备一种新型改性硝酸铵,并介绍其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碳化铁和钾掺杂碳化钼催化剂并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只有β-碳化钼存在时,产物主要是烃类以及微量的醇.经过钾改性后,β-碳化钼催化剂上产物低碳醇含鼍增加;而同时被碳化铁和钾改性后,低碳醇的含量进一步增加,并且高级醇(C_(2+)OH)收率町达到0.14 g/(mL·h).β-碳化钼催化剂上醇烃产物均符合线性Anderson-Schuhz-Mory(A-S-F)分布曲线,而钾改性β-碳化钼以及钾和碳化铁改性的催化剂上醇产物为独特的甲醇负偏离A-SF分布.这表明钾和碳化铁的加入有效促进了C_1OH到C_2OH的链增长步骤.从而有利于C_(2+)OH高级醇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杨小强  丁玉栋  李晓强  朱恂  王宏  廖强 《化工进展》2020,39(9):3511-351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原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1,3,5-三异丙基苯(TPB)为扩孔剂,制备不同孔道结构的多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PSNs),将四乙烯五胺(TEPA)通过物理浸渍法负载到PSNs上,合成TEPA-PSNs吸附剂。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循环实验和热重分析对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进行表征,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孔道结构的胺基化多孔二氧化硅。对吸附剂材料进行CO2吸脱附实验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TPB含量增多时,吸附剂材料吸附的CO2量也随之增大,并且TEPA-PSNs-0.5在75℃时吸附量最大,达4.70mmol/g;一阶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该吸附剂的CO2吸附过程;经过5次循环,其再生性能仍然高达94.34%。因此,合成的胺基化多孔二氧化硅具有高吸附量和良好稳定性,是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潜在材料。  相似文献   

5.
使用共沉淀法制备负载Cu催化剂。通过添加碱土金属Sr,对Cu催化剂进行了改性,以提高Cu催化剂在果糖加氢制备甘露醇过程中的活性和选择性。采用ICP-MS、TEM、XRD、H2-TPR、XPS和CO2-TPD等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Sr的添加能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活性组分Cu的分散,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并且增加了催化剂的碱性,使果糖优先形成β-呋喃糖中间体,从而提高了甘露醇的选择性。在果糖浓度为1.1 mol·L-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6%、反应温度为373 K、反应氢压为4.0 MPa、Cu/Sr原子比为7∶1的反应条件下,果糖转化率为99%,甘露醇的选择性为79%。催化剂循环使用了20次,其催化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使用共沉淀法制备负载Cu催化剂。通过添加碱土金属Sr,对Cu催化剂进行了改性,以提高Cu催化剂在果糖加氢制备甘露醇过程中的活性和选择性。采用ICP-MS、TEM、XRD、H_2-TPR、XPS和CO_2-TPD等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Sr的添加能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活性组分Cu的分散,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并且增加了催化剂的碱性,使果糖优先形成β-呋喃糖中间体,从而提高了甘露醇的选择性。在果糖浓度为1.1 mol·L~(-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6%、反应温度为373 K、反应氢压为4.0 MPa、Cu/Sr原子比为7∶1的反应条件下,果糖转化率为99%,甘露醇的选择性为79%。催化剂循环使用了20次,其催化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步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u/Ni摩尔比的Cu Fe Ni/Zn O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催化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反应性能,同时探究了反应温度及反应压力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Ni助剂的加入可以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提高Cu O的分散度,促进碳链增长,提高液相产物中C+2醇的选择性。当Cu/Ni摩尔比为7∶1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达到最大(85.09 m2/g),醇的选择性较高,C+2醇与甲醇的质量比最大为0.67,C+2醇在液相产物中的质量分数最高。在空速为5 000 h-1、V(H2)/V(CO)=2时以Cu7Fe Ni1.0/Zn O催化剂合成低碳醇中,当反应温度为340℃、反应压力为6 MPa时,更有利于C+2醇生成,尤其是异丙醇的选择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石墨相氮化碳是一种不含金属的半导体聚合物材料,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和电子结构,在多相催化加氢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于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的主要方法(即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无模板法)以及通过杂原子掺杂(非金属原子/金属原子)和其他材料复合的修饰改性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以石墨相氮化碳为载体所制备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其在精细化学品、C1分子、烯烃、炔烃分子催化加氢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领域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中,采用蝶形氧化铝载体,通过控制贵金属浸渍条件,制备出蛋壳分布的新型钯催化剂。催化剂贵金属负载量低,活性组分浸渍层薄,催化剂活性高及反应稳定性好。实验室和工业模式评价实验表明,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及稳定性,其时空产率为工业用催化剂的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含氟硅烷改性制备耐磨聚氨酯树脂,引入氟元素,在保持聚氨酯耐磨性的基础上,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树脂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和抗沾污性能。研究了氟含量对涂层耐磨性、耐紫外线性能以及抗沾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氟含量在总树脂体系中达到15%时,树脂涂层兼具良好的耐磨、耐紫外老化以及抗沾污性能,树脂的整体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Mg/Fe配比的MgFe-HTLcs类水滑石前驱体,经焙烧、浸渍法K改性制得K/Mg-Fe催化剂并用于CO加氢反应。采用XRD、SEM、N2物理吸附-脱附、H2-TPR和CO-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具有类水滑石结构,且热稳定性良好;反应后物相以MgCO3、Fe3O4为主,伴随Fe5C2的生成。在CO加氢反应中,K/Mg-Fe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烯烃选择性,产物分布得到改善;K/5Mg-1Fe催化剂上,C=2~C=4含量达45.81wt%。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改性的Ni基催化剂(x Ni-y Cu/Al2O3,x,y分别为Ni和Cu的含量,以Al2O3的质量为基准,下同),用于联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己基苯(CHB)。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BET、XP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50%Ni-10%Cu/Al2O3用量、H2压力、反应温度对联苯加氢制备环己基苯的影响。结果表明:Cu晶粒在催化剂表面优先析出,使表面Ni活性中心稀释、Ni晶粒尺寸变小,从而提高了CHB的选择性。当联苯为1.5 g,m(50%Ni-10%Cu/Al2O3)=0.5 g,以环己烷为溶剂、p(H2)=2.2 MPa、200℃反应4 h时,联苯的转化率可达94.7%,CHB的选择性达到99.8%。催化剂50%Ni-10%Cu/Al2O3循环使用9次后,联苯的转化率稍有降低,CHB的选择性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柠檬酸对NiCu/SAPO-11催化剂的结构和临氢异构性能影响,通过柠檬酸改性制备一系列的NiCu/SAPO-11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正十六烷(n-C_(16))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的临氢异构性能。结果表明,柠檬酸改性可以增强金属的分散性,可以使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暴露出更多的酸性位点,从而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温度为340℃、空速为1.5 h~(-1)、压力为1.5 MPa、氢气和n-C_(16)体积比V(H_2):V(n-C_(16))为1 000的条件下,正十六烷的转化率,异构十六烷(i-C_(16))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5.67%,94.89%和90.78%。  相似文献   

14.
张萌 《江西化工》2022,38(1):25-28
利用CO2作为碳源合成增值的化学品和燃料,特别是低碳烯烃,既可以减少大气中CO2浓度,又可以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化学原料,设计具有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烯烃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CO2热催化加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以丙交酯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丁二酸酐为改性剂,采用梯度升温法,在150℃、0.098MPa条件下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端羧基聚乳酸共聚物P(LA/SA),接着用2,2-(1,3-亚苯基)-二 唑啉(1,3-PBO)对其进行扩链,按n(丙交酯)/n(1,3-PBO)= 1/2.4加入1,3-PBO,反应1h制得聚酰胺酯(PEA),最后将高岭土与PEA在150℃、减压条件下熔融复合改性。采用GPC、FTIR、1H NMR、DSC、SEM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P(LA/SA) 相比,扩链产物PEA相对分子质量大幅度提高,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24万,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于PLA和P(LA/SA),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提高,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KH570为改性剂对哈密长石进行湿法表面改性。以改性长石作为填料,通过溶液法制备了PLA/改性长石复合材料,对其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界面接触角测试表明,经改性后界面接触角明显增大,表面有机憎水,具有亲油性,与FT-IR分析结果相吻合;力学性能测试表明,5%改性长石的加入有助于改善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TGA分析表明PLA/改性长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比PLA基体提高了4.47℃,表明其热稳定性得以提高;DSC分析表明,改性长石可以消除PLA复合材料的冷结晶,有助于提高PLA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与XRD分析相吻合。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长石在PLA基质中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促进了PLA基质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化学反应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接入壳聚糖(CTS)的分子结构中,获得改性产物CTS-gDMAEMA。使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向CTS-g-DMAEMA的聚集体分散液中依次通入CO_2和N_2后,其外观形态、透光率和电导率发生了明显的循环变化,证实了CTS-g-DMAEMA的CO_2/N_2刺激响应性。水-液体石蜡的乳化实验证明,与原料CTS相比,CTS-g-DMAEMA具有更好的稳定乳液的能力;并且在CO_2/N_2作用下,由CTS-g-DMAEMA制备的乳液可以发生破乳和再乳化的循环。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玻璃砂高速分散和常规制备方法,研究纳米SiO2改性聚乙烯醇内墙涂料的制备工艺条件,分析聚乙烯醇和纳米SiO2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涂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加入纳米SiO2可以提高涂料的耐洗刷和抗老化性等。  相似文献   

19.
共聚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性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环氧树脂和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做改性剂,对氰酸酯树脂进行共聚改性,通过对粘度的测量描述了共聚树脂的固化反应情况。性能测试表明内聚改性氰酸酯树脂的冲击强度比纯氰酸酯树脂自聚体提高了2倍多,可达12.3kJ/cm^2,热变形温度高达235℃,并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如10kHz 介电常数为2.25,介电损耗角正切<10^-4。共聚树脂中的配比和固化条件对性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芳纶进行表面处理,以此提高芳纶的摩擦性和表面浸润性。通过对改性前后芳纶的表面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经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后芳纶的润湿性增强,纤维表面粗糙度和比表面积增大,表面活性基团数目增多,纤维结晶度降低,热性能几乎不受影响,纤维与树脂的粘结性得到了提高。这些变化说明处理后纤维与树脂的界面结合性能增加,也可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