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铅试金富集树脂中的钯并用银作钯灰吹保护,得到银钯合粒。合粒用王水溶解,在10%的盐酸介质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其中的钯。实验确定了火试金熔剂的配比。结果表明,该法的富集效果好,银基体和合粒中的杂质对测定没有干扰,测定快速、准确,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1%,加标回收率在99.35%~100.90%之间。本方法可用于吸钯树脂中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铂钯属于贵金属,对于冶炼企业而言有效回收,可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铜阳极泥中铂、钯难溶解,不宜直接测定,研究了一种测定的新方法,首先对铜阳极泥进行火试金熔融、富集,溶解,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仪(ICP-OES)测定,通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达到相关线性系数要求即可,该方法精密度好,重现性好,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3.
文娜  李妙虹  陈俊宇 《广东化工》2022,(14):180-181+179
采用水热消解和电热板消解两种消解方式对沙田柚的两种果肉干燥并粉碎后的粉末进行消解处理,用优级纯的硝酸、盐酸和现配现用的王水作为消解的反应体系,消解后用5%的硝酸(GR)和超纯水定容至50 mL的比色管中,取20 mL用ICP-OES检测镁、钾、铜、锌、硒五种元素,并用绘图软件Origin作标准曲线图,曲线的最终结果显示,这五种元素的线性方法良好,相关系数R≥0.999。检测出沙田柚中含有大量钾元素和镁元素,还有少量锌和铜元素,硒元素含量极少。沙田柚的营养价值高,适合老弱妇孺食用,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雨 《化工设计通讯》2023,(8):38-39+60
采用硫酸溶解、火试金法测定含硒碲混合物中金、银含量。硒碲混合物中硒、碲含量高,火试金法测定金银时有铅扣不易形成、合粒较脆等现象,因此采用硫酸除去硒碲混合物中铜、硒、碲,火试金法测定金银含量。讨论了硫酸用量、灰化时间、配料配比对金、银回收率的影响,使用该方法金加标回收率94.0%~97.1%、银加标回收率95.0%~97.7%。  相似文献   

5.
铜冶炼产生的固体阳极泥含有金、银、铂、钯、硒等稀贵金属,为有效解决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问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铜阳极泥处理工艺,比较了半湿法工艺和火法为主的卡尔多炉工艺的优缺点。在大规模处理铜阳极泥和满足高环保低能耗要求方面,卡尔多炉工艺的优势更加明显。为铜冶炼阳极泥处理项目设计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思路,供企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锰阳极泥是一种含有酸溶杂质的电解锰副产品,锰含量较高,且主要以二氧化锰形式存在。若将其回收利用制作成二氧化锰产品,还需进一步提高纯度。由于二氧化锰不溶于硝酸,添加少量硝酸对渣样进行酸洗,绝大多数的酸溶性杂质及少量低价化合物被去除。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酸洗最佳工艺为:温度为80 ℃、硝酸用量为30 mL、时间为6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为4 mL/g。酸洗后获得锰质量分数约为55%、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约为88%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准确测定铜阳极泥中有害元素铅、砷、镉、铬的方法。铜阳极泥样品经王水微波消解,定容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分析,本研究探讨了称样量和分析谱线对检测结果的影响。Pb、As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mL,0-60μg/mL,Cr、Cd的线性范围为0-30μg/mL,4种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54-0.053μg/mL之间,测定下限在0.0018-0.176μg/mL之间,本方法中铅、砷、铬、镉的回收率在91.7%-108.3%之间,Pb、As、Cd、Cr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036~0.00972,0.00520~0.00998,0.0099~0.068,0.0066~0.059。  相似文献   

8.
陈春军  钟宁 《当代化工》2014,(8):1656-1657,1661
试样用铅火试金富集铂组元素及金,加入1 mg银,在950℃熔融得到含贵金属的铅扣。铅扣与熔渣分离后在900℃灰吹得含铂、钯和金的银合金粒。把合金粒装入电极,以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铂、钯和金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铜阳极泥是铜电解精炼过程中产出的一种副产品,一般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特别是金、银、铂、钯、钌、铑等贵金属,使铜阳极泥的价值倍增,是提取贵金属及其它有价金属的重要原料。本文论述了目前铜阳极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前期预处理技术以及后期火法处理技术、湿法处理技术、选冶联合处理技术。通过分析对比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对铜阳极泥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从有色金属电解得到的铜阳极泥中提取银是银最重要的来源.介绍了铜阳极泥处理提取银的主要工艺流程、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湿法处理铜阳极泥工艺浸出法回收银的主要方法、对分银液进行液固分离的主要设备,以及企业采用火湿联合冶炼法提取银的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11.
铜矿石试样经王水分解后,在10%王水介质中,于223.06nm处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铋。此法适用于铜矿石中0.020%~3%的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覃汉清 《广东化工》2014,(14):207-207
样品经过650~700℃灼烧除去有机物和硫,用王水分解,采用活性炭静态吸附的方法对其中的金进行富集。然后进行过滤,用稀王水、氟化氢铵热溶液、稀盐酸以及温水的洗涤滤饼除去铜、铁、铅等离子,通过灰化灼烧除去活性炭,用王水溶解金粒,在稀王水介质中,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金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刘要治 《广州化工》2011,39(13):113-114,150
提出了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煤中砷的分析方法。采用在密闭容器中,用浓王水和少量氢氟酸做溶剂来消解煤,样品溶解完毕泄压后定容,用内置氢化物和耐氢氟酸装置的原子吸收仪测定砷的含量。同时考察了微波消解称样量、浓王水和少量氢氟酸用量及压力对消解效果的影响,测量结果的检出限、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n=6)和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的结果相一致。本法适应于煤中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9,(10):21-23
探讨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甲基磺酸亚锡中铜含量的分析方法。测试样品经王水溶解,在硫酸介质中用盐酸—氢溴酸排除锡等元素的干扰,测定范围铜为0.00005%~0.0015%。  相似文献   

15.
试样经盐酸—硝酸分解,以王水为介质,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锡精矿中的银。加标回收率在96%~10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77%~4.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探讨了一次溶样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地质样品中银、铜、铅、锌的有关问题的方法研究,改变了原来的分别溶样定容即操作繁琐浪费资源又延长了周期,而是采用一次王水溶样定容,达到了降低成本、简便、快速、准确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自动电位滴定仪在铜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乐斯  徐美娇  彭娜  彭锦锋  吴文进  范远红 《广州化工》2011,39(23):112-114,164
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建立了铜合金和铜矿石中铜含量检测的一种新方法。结果表明:用二阶微商法确定滴定终点为245 mV,在预控点设置为310 mV,滴定剂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为0.01 mol/L滴定,pH在3~4之间时,加入2 mL氟化氢铵,取10 mL消解液的滴定结果较接近,且标准偏差较小,精密度高,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8.
响应曲面法优化氧化铜渣浮选提铜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某炼铜炉渣含铜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该铜渣中铜矿物以氧化矿为主,且硫化矿表面被氧化,直接浮选铜回收率低、经济效益差。通过添加活化剂,活化氧化铜矿物,并利用响应曲面中心复合设计原理对浮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氧化钙、硫化钠、Z-200对浮选效果的响应。结果表明,Z-200用量是影响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主要因素,且各响应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在CaO用量为25 g/t,Na2S用量为500 g/t,Z-200用量为100 g/t的最优条件下,闭路试验获得精矿平均品位12%,精矿铜回收率为86.57%,采用该浮选优化工艺能获得较好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9.
The influence of EDTA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 or HEDTA (N-(2-hydroxyethyl)ethylenediaminetriacetic acid, trisodium salt) on silver–copper electrodeposition from ammonium hydroxide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Voltammetric studies showed that silver was deposited at potentials more negative than +0.100 V, while the copper(II) ion was reduced to copper(I) ion and metallic copper at potentials more negative than +0.100 and −0.375 V, respectively. Chronoamperometr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S) indicated that, for deposits obtained at −0.450 V, increasing either the silver content in the silver–copper deposit or the charge density of deposition led to dendritic growth. Moreover, dendritic growth decreased when either the EDTA or HEDTA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EDS analysis of the deposits obtained at −0.200 V showed codeposition of copper with silver,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Cu(I) ion disproportionation to Cu(0) and Cu(II). Moreover, the silver–copper deposits obtained at −0.200 V, from a solution containing EDTA or HEDTA, were non-dendritic in spite of the high silver content. The presence of EDTA and HEDTA improved the silver–copper morpholog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ilver–copper electrodeposit was a supersaturated solid 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