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密油藏具有渗流阻力大、半径小,以及岩性致密等特征,一般情况下,单井的实际自然产能是比较低的。体积压裂水平井的实际运用,可进一步改进裂缝渗流径道,储层体积改造增加,致密油藏整体产能大幅度提升。通过对致密油藏地质特征以及缝网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储层流体渗流规律以及缝网实际参数对油藏产能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为致密油藏体积压裂开发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具备形成大面积连续致密砂岩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即具有有效烃源岩分布面积大、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大面积叠置分布等特点.由于青山口组即是良好的烃源岩层又是储层良好的封隔层,烃源岩与储集层呈互层紧密接触有利于烃源岩内致密砂岩油藏的形成.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致密砂岩油藏的油源条件、储层特征、超压分析、油藏特征等与美国典型致密油藏相比,指出了青山口组致密储层发育在优质烃源岩之内或紧邻之,且地层普遍具有超压,致密储层多发育孔隙和裂缝双重孔隙体系,由于油水分布不受重力分异作用影响,致密油藏具有大面积连续分布特征,与局部构造裂缝发育区匹配可富集为“甜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藏成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油源、沉积、储层及圈闭等方面对其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华庆地区长6、8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油藏,其成藏主要受油源、沉积及储层等因素控制;油藏主要位于主砂带上,主砂体带侧向泥岩相变形成的致密遮挡带或砂体物性变差均能形成良好的封盖和遮挡条件,构成有利聚油圈闭。根据这一规律,指出了华庆地区长6、8油藏建产有利区。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上某油气田H2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认识不清的现状,首先根据岩心、电性标志,确定了H2油藏有效储层类型。结合生产数据,确定了H2油藏的储层划分标准,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将储层分为四类。结果表明,储层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既是影响油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又是剩余油富集程度和导致油藏油水分布复杂的控制因素。基于该研究成果,实施了加密水平井,效果明显,预计可提高采收率2~3%。该思路方法对于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挖潜尤为重要,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次研究以延长油田富县探区长8油层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依据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测井解释、高压压汞,并通过现场地质调查等方法,对该地区长8油层组致密储层剖面进行剖析,并对目的层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的微观孔渗特征等进行研究,最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对探区长8致密油藏储层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油藏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家岗地区沙四段低电阻油藏认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王家岗地区沙四段多年来试油试采及二次测井资料解释成果基础上,开展了储层沉积模式、油气成藏规律以及沉积相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等研究,建立了该区沙四段低阻油藏解释模版,对低阻油藏成因进行了分析归纳,对该地区沙四段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主要钻遇地层延长组长6和长2两个油层组,通过油藏流体性质和油藏分布的特点相互结合综合分析的方法开展对陕北斜坡东南部Z地区延长组油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2、长6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沉积微相及储层物性、鼻状隆起、区域盖层等3方面因素控制。通过典型油藏特征分析等研究证明长2油藏主要在砂体较厚区域及构造高部位富集。长2油藏的分布主要与沉积微相、储层条件及顶面构造之间的关系较为明显,长6油藏的分布主要与沉积微相及储层之间的关系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高鹏  胡垚  李俊杰  刘家辰 《辽宁化工》2013,(10):1232-1234
随着油藏勘探开发的持续稳步推进,渗透率小于0.5毫达西的致密油藏成为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本文通过对油藏长c致密储层开展混合水压裂技术试验,得出在相同压力保持水平井中混合水重复压裂效果好于常规重复压裂措施,为实现致密油藏有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芦草沟组致密油,是新疆的主要油田分布区。由于受不同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其油藏的分布储层和构造不尽相同。对于开采技术而言,相应的也就迎合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致密油藏分布。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上升,有效地拓展石油资源空间,提高油井开发质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钻井和储层改造时间和费用,减少新疆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的开发技术成本,是现代石油开采工业努力的方向。论文通过对新疆地区地质条件分析,论述新疆地区致密油藏分布特点,进而时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开发技术和开采难度进行评述,以解决致密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亚文 《辽宁化工》2014,(6):765-767
老庄区块于陕西省靖边县西南部,本区块的主力油层为延9油层,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该油区油气富集程度与储层的岩性、物性、储层分布特征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老庄储层特征的研究,达到正确认识该区块储层特征和掌握油气分布规律,为老庄区块产量逐步提高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整个靖边油田延9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南泥湾油田刘台区延长组长6油层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区域沉积背景、储层特征、圈闭及油藏类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刘台区长6油层属典型的低渗—超低渗储层,油气富集主要受物性、岩性及岩相等因素影响。有利的沉积相带和储层物性共同控制了长6油藏的油气分布。  相似文献   

12.
致密岩性油藏的储层致密,且大面积叠置、连续分布;其流体分异性较差,无统一的油水界面,呈多相共存状态,致密油藏的这些特征给其含油面积的确定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J油田延长组致密油藏为例,通过研究沉积相和砂体的展布情况、有效厚度和探井试油、开发井产能情况几个方面,探讨了这种类型油藏的含油面积边界的确定方法,以期提高致密油藏储量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试油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对R地区长2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我们对各成藏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研究可知,构造中的鼻状隆起、河道砂体是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而长2顶部及长1底部的泥岩层、致密层是良好的封盖条件。长2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沧东凹陷,深化孔二段基本成藏条件研究,构建不同类型斜坡的油气成藏模式,反转型斜坡的中高斜坡、继承性斜坡的中低斜坡位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供储匹配关系好,利于岩性地层油藏的形成。湖盆中心,油页岩发育段夹薄层砂岩、白云岩类储层具备储集性能,利于页岩油、致密油藏的形成。指出沧东凹陷孔二段源储一体,大面积连片含油,是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的现实领域,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歧口凹陷西南缘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沙一下亚段:Es1下)广泛发育白云岩类油气藏。经过油源对比发现,油气藏原油主要来自沙一下烃源岩,其特点是成熟度较低,且油气近源充注。在此基础上,对沙一下白云岩类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分析发现,油源条件、储层岩性及厚度、以及储层裂缝的发育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良好的油源条件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基础、而储层岩性是油气富集高产的根本、储层厚度是油气富集高产的保障、而储层内部裂缝的发育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文章总结了歧口凹陷油气藏发育类型,共发育两种白云岩类油气藏成藏模式,并具有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叠加连片成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杏子川采油厂化子坪南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砂体特征、岩性遮挡、成岩作用及构造方面对其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长6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油藏主要位于主砂带上,浊沸石溶孔是该区最典型的孔隙类型,主砂体带侧向泥岩相变形成的致密遮挡带形成良好的圈闭遮挡条件,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根据这一规律,指出了化子坪地区长6油藏建产有利区。  相似文献   

17.
致密油藏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往往会在大规模水力压裂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裂缝网络,进而对油藏渗流规律产生影响。通过应用"星—三角形"变换方法来搭建复杂缝网内渗流模型,以连续性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半解析渗流模型。通过应用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半解析渗流模型,将体积压裂水平井划分为8个不同的渗流阶段,并对体积压裂水平井的渗流规律进行分析,对于影响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的缝间间距、体积缝网渗透率、压裂区体积以及体积压裂区缝网形状等关键性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这为未来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的现场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还需要进行持续研究。  相似文献   

18.
《辽宁化工》2021,50(1)
致密油是指其覆压基质渗透率≯0.1 m D的砂岩、灰岩等储集油层。与常规油气相比,致密油的储层相对常规油气更致密,资源丰度也远远低于常规油气,但致密油藏含油气面积一般远大于常规油气,并且其"甜点区"常在部分区域集中分布,圈闭对致密油藏控制相对较弱。在常规压裂改造技术条下,单井的试油试采产量极低,且面临动液面下降快、产量递减快的困境,故目前致密油藏多采用长井段的水平井配合大面积的体积压裂的改造方式进行开发。主要介绍了影响致密油藏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其产能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濮城油田沙三上 5 - 1 0油藏是一套非均质性严重的低渗油藏 ,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人工压裂是该储层进行油藏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微震监测技术能有效检测出储层的裂缝方向、长度和裂缝高度 ,对压裂措施效果分析 ,避免处在注水井水线方向的油井暴行水淹、确定注入水推进方向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 ,是油藏压裂改造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监测资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沉积、成岩、构造等条件,结合该区砂体分布和油气分布规律、各层段油藏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研究陇东地区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条件和成藏原因。陇东地区主要发育复合圈闭油藏和岩性油藏,其中,复合圈闭油藏主要是构造-岩性油藏,岩性油藏主要有三类:岩性上倾方向尖灭油藏、上倾方向遮挡油藏、致密砂岩圈闭油藏。岩性油气藏主要与成岩作用、砂体分布及岩相变化等地质因素有关;构造-岩性油气藏主要受构造、岩性两个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