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2混相驱替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因此近年来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使用高温高压驱替设备,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超临界CO2泡沫及N2泡沫作为驱替介质,对油水饱和孔隙介质中的油相驱替特性开展了比较实验研究。通过对驱替过程沿程压力及对驱替增采油量的测量,对不同驱替手段在孔隙介质内的油相增采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发现在温度为50℃、压力为13 MPa时,超临界CO2流体对多孔介质内的油相驱替效果有显著提升,当压力进一步升高到23 MPa时,油相增采效果不明显。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超临界CO2流体与油相在50℃、13 MPa时可达到混相驱替状态;而采用超临界CO2泡沫及N2泡沫注入工艺未能进一步提高出油量。沿程压差测量结果则显示,与N2泡沫相比,超临界CO2泡沫在多孔介质试样内的驱替压差较小,起泡性能较差。实验结果对于筛选及评价超临界CO2驱油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装置。就沙棘油超临界流体萃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验研究。在探讨了压力、温度、颗粒度、装填量以及时间等对萃取率的影响之后 ,获得了指导实际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 ,并就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4.
5.
通过非均质岩心水/CO_2交替驱油实验,采用双管并联的方式,模拟正、反韵律地层,对注入压力,注入强度,采油速度,地层采收率和动用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式的非均质岩心,水气交替驱效果差别很大。在同样条件下,反韵律地层采收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情况,正韵律地层的采收率最低;反韵律地层注入压力最高,注入强度最低;高渗层的相对吸水(气)量占90%以上,高渗层贡献的采收率占总采收率的83%以上。因此对于纵向非均质地层,水气交替驱时,主要开采高渗层原油,低渗层动用程度非常低。对反韵律地层进行水/CO_2交替驱,是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6.
稠油开发是世界性的大难题。在中国能源紧缺的今天,稠油资源无疑是中国不可忽视的能源之一。传统的稠油开采方法采用的是单一注蒸汽的热力开采方式,但单一的注蒸汽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如汽窜、产量递减过快等问题。随着稠油开采技术的进步,发现在蒸汽中加入CO_2会改善注汽效果。本文进行了CO_2辅助蒸汽驱驱油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改变CO_2与蒸汽的注入比、注入段塞的大小、注入速度来确定最优的注入参数。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12)
随着CO_2驱油技术的逐步开展,其腐蚀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CO_2对地面注采管线、井筒油套管的腐蚀逐渐趋于严重,个别井发生井底油管断裂的情况。通过分析CO_2的腐蚀机理,以室内实验为基础,分别在缓蚀剂防腐、阴极保护两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以上两种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腐蚀现象,对井筒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棘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装置。就沙棘油超临界流体萃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验研究。在探讨了压力、温度、颗粒度、装填量以及时间等对萃取率的影响之后,获得了指导实际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并就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施加温度场的多孔介质中超临界流体流动特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温度场作用下超临界流体在多孔介质流动中“可调”性质的变化特性,针对各向同性多孔圆柱体建立了多孔介质中超临界流体的流动与传热耦合传递过程数学模型。在均匀加热和非均匀加热条件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3.3a软件对模型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研究了超临界CO2注入砂床过程中流体“可调性”随局部压力和温度耦合变化的特性。研究表明,非均匀的线性加热条件可以改变近壁区的流动特性,使多孔介质内在近壁处的流体速度沿流动方向趋于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壁面处滞缓的流体;超临界流体相对密度等性质的分布特性主要受计算区域中温度和流速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化。施加温度梯度的作用可以成为调控多孔介质中超临界流体“可调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_2萃取甜橙皮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140~160kg/cm~2压力范围内,用超临界CO_2萃取甜橙皮中的绝大部分油,所得皮油具有浓厚的桔香味且富含天然色素。经过GC/MS分析,发现其可与进口优质皮油相媲美,这对于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资源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沙棘油,建立了一套实验流程,分别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以及颗粒大小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根据萃取器单元的质量守恒建立了微分方程,并对一定萃取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本文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实际萃取行为。 相似文献
14.
《化工学报》2018,(12)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圆管内流动时的压降和摩擦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段长为2000 mm,内径为10mm。该实验压力范围为8~16MPa,质量流量范围为1000~1525kg·m~(-2)·s-1,内壁热通量范围为96.5~283.2kW·m~(-2)。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竖直圆管内流动阻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压力、质量流速、主流焓值和热通量对圆管内摩擦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压降随着质量流量和压力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特别是当主流焓值超过拟临界焓值后,其增加的速度变得更加剧烈,同时发现热通量对摩擦压降的影响较小。对于预测常物性摩擦因子的经验关联式并不能预测超临界CO_2的摩擦因子。因此提出了一个新的经验关联式,其实验数据在±20%误差范围内占83.31%。 相似文献
15.
16.
《化学工程师》2017,(7)
为了寻求一种适合提高低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泡沫驱油方法,对模拟大庆油田某化学驱实验区油藏条件下进行了室内驱油实验。因此,通过筛选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及稳泡剂,从降低界面张力程度、抗温性、稳定性以及泡沫尺寸等方面考察了复合泡沫体系在不同配制条件下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适应性,得到复合泡沫体系配方为0.4%石油磺酸盐+0.8%羧甲基纤维素钠+0.6%FZC-6330。同时利用柱状岩心进行了驱油效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与原油形成10-3m N·m~(-1)的低界面张力,进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原油洗油效率。所形成的稳定泡沫体系,使原油的采收率能够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20%~22%,说明复合泡沫体系驱油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更适应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开采。 相似文献
17.
18.
超临界流体萃取沙棘油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一套萃取实验装置 ,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沙棘油进行了实验研究。压力 15— 30MPa,温度 30— 5 0℃。分别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颗粒度、物料填充量以及萃取时间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 ,并就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 :当压力为 2 5MPa、温度为 40℃时可获得较高的萃取率。流量为 0 .2m3 /h时 ,萃取时间为 4— 5h。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证明 :沙棘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12 .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87.7%。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