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罗家深层特稠油研制高效降粘体系GXJN.实验室内GXJN用量1.5‰可将特超稠油粘度降低至300mPa·s以下.罗家区块罗904井采用GXJN体系冷采吞吐,日液、日油均大幅提高,含水明显下降,效果远好于上周期热采吞吐.  相似文献   

2.
中原油田有零星的稠油区块,为了开发这一块资源,提高采收率,开展了稠油冷采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要素以及在中原油田两个区块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吞吐技术在深层稠油油藏的开采将是一个新项目,本文以辽河油田深层稠油油藏天然气吞吐开采的实际情况为参数,对利用天然气开采深层稠油技术的开采机理、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和开采过程中的参数优化设计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辽河油田的深层稠油油藏天然气吞吐开采,经济高效的开发深层稠油油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埋藏深,油藏内温度高,在地层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开采中,沿井筒流动过程,由于温度降低,粘度增大,原油流动性变差,必须采取井筒降粘工艺才能使原油采出。本文在塔河油田稠油特性基础上,介绍目前采用的稠油降粘工艺。其中稠油降粘工艺主要包括物理降粘、化学降粘和复合降粘。  相似文献   

5.
稠油开采的关键是降粘、降摩阻、改善流变性。针对中原油田文16块S3中7油藏深层稠油高粘、高盐、高凝的特点,从套管掺稀降粘、双通空心杆循环加热、地面伴生气加热等方面进行了集成技术的应用和完善,有效地解决了深层稠油开采难的问题,取得好的开采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胜利采油厂开始探索实验稠油开发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以给稠油加热提高流动性的热采方式逐步向降低稠油黏度提高流动性为主的冷采方式转变.现场试验13口井,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分析了影响稠油降粘冷采效果的因素,完善了选井原则,为提高稠油冷采施工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蒸汽吞吐热采稠油井压裂,支撑剂将长期处于高温、碱液环境下,其性能将受到很大影响。对蒸汽吞吐热采条件下支撑剂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支撑剂与碱液反应的活化能较高,反应速率常数对温度变化敏感,低温下反应慢,高温下反应速度显著加快。本文主要探讨深层稠油井筒化学降粘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8.
以奈曼油田中孔低渗稠油油藏等主力产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驱油过程的渗流机理以及水驱过程中指进现象产生的渗流机理,为水驱降粘技术的进行和水驱降粘数值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开展水驱降粘研究,缓解稠油水驱(特别是水驱中后期)波及效率低、剩余油分布杂乱的矛盾,以提高水驱采收率,达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出程度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套保油田为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表现为:常规冷采产能低、递减快;蒸汽吞吐开采,注入压力过高,破坏隔层,导致底水上窜;注入压力过低。不能保证开采效果。通过开展出砂冷采试验,形成了较完善的配套工艺技术,现场应用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白92块单井日产油达到10~30t,为常规冷采产量的l0~20倍。  相似文献   

10.
稠油是重要的石油资源,约占石油总资源量的53%。我国稠油资源储量丰富,每年的稠油产量约占原油总产量的10%。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稠油在改善热采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降低能耗、提高探明储量动用率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技术挑战。近年来,利用高效稠油降解菌对稠油进行降解、利用代谢生物表活剂对稠油进行乳化降黏等微生物冷采技术,已经在室内研究与矿场试验得到了证实。简要论述了微生物冷采技术机理、冷采微生物及营养激活剂,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稠油微生物冷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冷采技术将为稠油油藏改善开发效果、降低能耗及提高采收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稠油经济开采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种可行路线。  相似文献   

11.
M块为深层普通稠油油藏,油藏埋深-1510m~-1690m,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2800~3500m Pa·s。M块于1977年采用蒸汽吞吐方式投入开发,经过二十多年的降压开采,地层压力降至2MPa,是原始地层压力的1/8,地层能量不足使吞吐效果逐渐变差,单井日产油降为0.6t/d,经济效益差,亟需转变开发方式改善开发效果。M块蒸汽驱试验效果较差,不适合蒸汽驱、SAGD,通过开展火驱可行性研究,认为M块适合火驱开发。该研究为深层稠油油藏吞吐末期转换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X区块属于高孔、高渗、弱边水的普通稠油油藏,针对区块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热采开发成本高且气源紧张的状况,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通过对水驱、蒸汽吞吐、蒸汽驱、降粘复合驱开发方式的对比研究,确定了X区块采用降粘复合驱开发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并对开发技术界限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实践证明,取得较好的经济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改变开发方式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完善武强油田稠油井的开采工艺技术,本文系统研究了原油物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技术措施的影响。在油井的分类、加药周期、掺水量、1.14KV电力系统等化防技术方面均有所创新。该技术对同类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目前稠油降粘开采技术(包括加热降黏法、掺稀降粘法、化学降粘法、改质降粘法和微生物降粘法)的降粘机理、优缺点和研究进展。经过比较分析,油溶性降粘剂与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助剂的复合降粘开采具有较好的优势,应优先考虑。改质降粘和微生物降粘开采具有一定的优势,是未来稠油降粘开采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稠油资源十分丰富,储量超过80亿t,开发这些稠油资源可以很好弥补我国常规石油资源的缺乏。目前,我国已在全国多个油田发现稠油区块,并已开始生产开发,随着对稠油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其相应的管输能力和效率提出了新要求,若想实现稠油的安全、稳定、经济输送,需要确定合理的稠油输送方法。介绍了几种不同稠油管输技术方法各自的原理和特点,并就采用每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稠油是一项重要资源,但常规方法开采、运输困难,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降粘。本文从物理、化学、微生物三个角度综述了稠油降粘开采技术,并分别就它们的几种主要类型进行展开论述,分析了各项技术的优缺点。热采法、掺稀油法、超声波法等物理降粘技术相对成熟,已有应用实例。化学降粘包括改质降粘和乳化降粘等,是目前重点研究对象。微生物降粘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复合降粘则综合应用多种原理。对于降粘驱油效果评价,动态评价方法正在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乳化剂浓度、油水比、剪切速度对扶余原油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浓度、油水比和剪切速度的增加,乳液的稳定性逐渐变好。当油水比55∶45时,乳液为水包油型;55∶45时,为油包水型。剪切速度45 cm/min时,形成的乳液完全为水包油,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大,乳滴颗粒粒径逐渐变小,最后全部为油包水型。乳化剂聚合物二元驱提高采收率幅度高达25.4%,表明乳化具有启动携带降低原油粘度的作用,对低渗常规稠油油藏限压注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洼38块边部中深层特稠油薄层油藏地质特征,分析影响中深层特稠油薄层油藏水平井吞吐效果的因素,结合洼38块中深层特稠油薄层油藏水平井开发实践,提出了最优的注汽管柱结构及注汽参数,为同类型稠油油藏开发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进步,这也进一步提升了能源的消耗程度,大众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稠油和一些油气资源的应用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同时稠油在开采的时候,需要降低其粘度,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对稠油实施降粘技术,本文主要针对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雁翱  崔立元 《辽宁化工》2014,(10):1284-1286
我国的稠油资源极其丰富,目前已探测的储量就高达80亿吨,但由于稠油富含胶质和沥青质,具有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等特征,因此稠油的开发及集输处理的工艺较为复杂。若要大规模地合理开发潜藏的巨大稠油资源,就必须寻求可靠、经济、有效的稠油输送方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常采用的几种稠油降粘输送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对收集到的油样室内流变性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稠油掺水降粘输送具有一定的优势,并找出了稠油及其油水乳状液的流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