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景德镇瓷业真正迈向历史高峰应始于明代。明代是景德镇民窑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景德镇陶瓷作为商品大量远销国外的时期。这一时期,青花瓷成为明代景德镇民窑陶瓷生产的主流,可以说青花瓷印证了明代景德镇民窑发展的痕迹。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然而唐青花并不是唐代陶瓷装饰的主流,在扬州唐城出土的青花瓷片上,青花主体及装饰多为植物纹,如花草相缠的蔓草纹、宝相花,团形花等,只有少量动物纹、青花色调虽鲜艳,并有晕散现象,但色调浓处有黑色小斑点、胎釉灰、釉质多气孔,加之唐代尚豪华、器丰满、色华丽,多采用釉色装饰,这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明代万历、天启年间景德镇外销青花瓷历史及其艺术特征的相关研究与回顾,了解那段海上"陶瓷之路"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习俗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明末景德镇外销青花瓷的艺术特征进行赏析与简述.  相似文献   

3.
<正>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于唐宋已见端倪,到元代青花瓷已成熟。明代青花瓷成为瓷器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高峰。青花原地是景德镇湖田窑,至今青花仍是景德镇主要产地,因而全国各地陶艺家画家都络绎不绝的去景德镇观摩学习,动手绘之。  相似文献   

4.
赵明景 《陶瓷研究》1998,13(4):45-46
明代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高峰时期。明代民窑青花瓷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这就更进一步促进了青花瓷画艺术的发展。如果说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瑰宝,那么景德镇民窑青花则是这瑰宝中的一颗灿烂明珠。以其独特的风格蜚声于陶瓷艺术之林。近年,笔者在临摹景德...  相似文献   

5.
元明青花瓷     
李川 《中国陶瓷》2006,42(12):77-78,70
元以后,青花瓷逐渐普及,至明代青花瓷已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主流,景德镇也凭借青花产品一跃而成全国瓷业中心。同时,青花瓷的影响波及域外,成为世界陶瓷文化的重要一族。  相似文献   

6.
青花是景德镇传统装饰方法之一,位于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早在唐宋之际,青花瓷器就已经脱颖而出,但留传下来的极少。元代中期,青花瓷器日趋成熟,到明清两代,青花瓷器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是明代盛况一时,被称为我国青花瓷器的繁荣时期,并有官窑和民窑之分,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成为当时景德镇瓷业生产的主流,一直沿袭至今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7.
青花瓷素有国之重宝之称。它最早出现于我国唐代,元代时景德镇开始普遍烧制青花瓷,明代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主流,清代康熙时期达到了青花瓷艺术的顶峰。由于制造水平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深藏闺阁的青花瓷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北京地铁十号线北土城站台大幅面青花瓷搪瓷板装饰工程即为一例。  相似文献   

8.
用青花料在瓷胎上绘制山水画,在景德镇始于明代,清代达到高峰。青花瓷作为景德镇传统名瓷中影响最大的品种,在中国制瓷史乃至世界陶瓷史上都闪烁着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明代民窑青花瓷绘艺术新探徐巍(故宫博物院·北京·100009)青花瓷器是我国古陶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之一,明代又是青花瓷器生产的主流,无论是生产数量还是使用范围都是其它品种所无法比拟的,这其中又以景德镇生产的民窑青花居主导地位,它那潇酒活泼的气质,...  相似文献   

10.
王青 《景德镇陶瓷》2012,(1):190-192
引言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钻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1,47(18):25763-25768
The earliest cobalt application to porcelain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The production of the widely recognised blue-and-white porcelains in Jingdezhen did not mature until the late Yuan dynasty.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texts, imported cobalt pigments were applied to blue-and-white porcelains in Jingdezhen kilns from the Yuan dynasty (1271–1368), and native Chinese cobalt pigments replaced imported sources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As such, scholars have focused intensive studies on the sources of these blue pigments used in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In this study, fifteen fragments of blue-and-white porcelain excavated from Jingdezhen minyao site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venance of the cobalt pigment used in the Reigns of Kangxi (1662–1722), Yongzheng (1723–1735) and Qianlong (1735–1795). The results suggests that the cobalt rich materials correlate more closely to the Yunnan asbolites, rather than the widely-accepted Zhejiang asbolites mentioned in the historical texts and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鸟纹是明代青花瓷装饰题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代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具有丰富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从审美特征来看,明代青花瓷鸟纹具有装饰之美、神韵之美、自然之美三大特征;从文化内涵来看,明代青花瓷鸟纹具有吉祥寓意、文人旨趣、时代思潮等内涵。  相似文献   

13.
晚明之前,景德镇民窑分布相对分散,而晚明景德镇民窑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局,由分散转向了集中分布,从而对景德镇瓷业各方面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促进其迅速发展,并因此使瓷艺风格出现了明显转变。  相似文献   

14.
浅谈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祥翠 《陶瓷学报》2006,27(2):201-204
青花瓷首先在元代的景德镇获得划时代发展。元代,在商品经济、市民社会的发展下,雅文化开始向俗文化过渡,雅俗文化呈现合流的趋势。加之民族融合的现实,必然使景德镇的青花瓷呈现与以往不同的时代审美特性。它既不同于唐代陶瓷的雍容华贵,也有别于宋代的精巧秀丽。本文从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论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所具有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中国风物热影响下,景德镇在明清时期创造了外销瓷奇迹,但在当代景德镇却呈现出本土缺位现象,亟待恢复与构建。纹章瓷是明清外销瓷至精品之一,本文以纹章瓷为例阐释景德镇明清外销瓷发展史、现状和重构。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以史实阐述明朝景德镇陶瓷社会生产情况,说明了景德镇陶瓷生产、艺术装饰风格与社会经济、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的青花瓷大规模出口外销,青花瓷器型与纹饰的多样性正是与"海上丝绸之路"诸多沿线国家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沿线国家的审美情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德镇外销青花瓷的样式与制瓷工艺。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特征正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本篇将以元明至清初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外销为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景德镇设官监造,宋时已有,元代还成立了专门的官办监陶机构"浮梁磁局"。但是宋元时期监陶官的主要职责是收取地方瓷器生产税,设置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与明清时期御窑厂督陶官有很大不同。明清时期,朝廷在景德镇建立御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并委派官员督陶。督陶官作为御窑厂的直接负责人,在御器生产过程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景德镇瓷业乃至中国瓷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文献史料,对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及其督陶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比较分析,使读者对其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和更为深入的理解,填补了陶瓷史中这部分研究的缺漏。  相似文献   

19.
论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鸿喜 《陶瓷学报》2001,22(2):84-94
论述了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工艺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对景德镇陶瓷发展及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做出的积极贡献,论证了传统手工圆器制瓷与明代民窑青瓷绘艺术风格的关系;同时阐述了学习、继承传统的手工圆器制瓷对当代生活陶艺的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官搭民烧是中国古代官窑瓷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即将部分官窑产品派烧于民窑。官搭民烧始于宋元时期,明嘉靖时期实现了制度化。官搭民烧对嘉靖青花瓷产生了显著影响,推动其迅猛发展,并形成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