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冯江 《城市建筑》2011,(3):39-39
文章回顾了2010年建筑教育奖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庆洲教授的求学经历,简要介绍了其主要研究领域,以及结合学术研究和建筑史教学的教育方法、在建筑教育中倡导的精耕细作之道和在建筑教育管理中倡导的无为思想.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2010年建筑教育奖获得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莫天伟教授的教学经历,简要介绍了其主要学术思想、研究领域,特别是他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及在建筑教育中倡导的感知生活、强调社会责任和重视实践教学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19世纪英国利物浦艺术学校“现代建筑实验”倡导技术与艺术融合,重视建筑与时代性的融合,强调建筑的技术性和功能性,掀开了现代建筑教育的序幕。它的现代性成果对欧美国家产生了直接的作用。在该谱系中,中国也通过折曲的方式受到影响,最终在其远程影响下走上了现代建筑教育的路途。  相似文献   

4.
为活跃设计思想,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推进教育建筑发展,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在建筑师学会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的倡导和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的大力支持下,首届全国教育建筑设计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3月21日至2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有十九个教育建筑设计院的代表、建筑师学会教育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的部分委员,以及建筑设计院的代表共计六十余人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得到了福建省教委和福建省教育建筑设计院在人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保证了这次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5.
我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向冯纪忠先生从教六十周年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冯纪忠教授为我国的现代建筑和现代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六十年来冯纪忠先生倡导的现代主义思想不仅在同济,也在中国为现代建筑创作和现代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冯纪忠先生影响了几代新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他的学生在国家的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已成为我国建筑学术思想研究和交流最活跃的中心之一,成为在国际建筑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和交流机构,中国建筑学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冯纪忠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庆典,正是希望通过这次庆典向冯纪忠先生为我国的建筑以及建筑教育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表示我们最衷心的祝贺。并祝冯纪忠先生身体健康,安度晚年。祝同济大学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和世界的建筑教育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同济学派的现代建筑意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当代建筑和建筑教育在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发展成长,同济大学建筑系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同济学派”。这个学派一贯注重跨学科的发展,坚持现代建筑的理性精神和现代教育思想,创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最早建立中国的城市规划专业,在理工类大学中最早建立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和工业设计专业,这些专业与建筑历史与理论、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建筑技术等专业一起,使今天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为国内该学科领域中专业最为齐全的学院。同济学派荟萃了众多富于大学精神,集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和学者身份于一身的大师。他们提倡跨学科和多学科发展,为培养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和学者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中国实验性建筑的先驱,倡导“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教学体系,为中国现代建筑理论提出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长沙近代大学建筑的发展过程,并重点分析了由外国建筑师倡导的中国传统形式的雅礼大学近代建筑和湖南大学近代西式风格建筑,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获得对长沙近代教育和高校建筑历史进程的全面认识,借以肯定长沙近代建筑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校园中,教学建筑是教育环境的主体,它占据了校园中绝大比重的面积。所以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物质载体,应该以空间舒适与健康环保作为构建原则。尤其是在倡导绿色环保以及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今天,为师生打造一个利于学习效率与身心健康的绿色生态校园环境则更为关键和现实。鉴于绿色节能环保等现代理念为校园设计低能耗、拥有自然通风的教学建筑就是论文将要讨论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主要倡导施工材料的低毒性、无害性、经济性和绿色性,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础上,达到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倡导低碳节能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而且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建筑的涵义与特征,然后详细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关于循环经济、再生能源如何在宏观思考与细节控制上融入建筑的设计实例,对国家倡导的以"绿色建筑"为核心的设计理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教授从求学时代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建筑教育、城乡建筑事业以及学术上的艰苦求索和作出的巨大贡献作了概括性叙述,以及吴先生在对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不断追求中,所创建的广议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亦作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丁垚  刘东洋 《建筑师》2014,(6):73-83
2013年5期的《建筑学报》发表了天津大学建筑史研究者丁垚老师的"发现独乐寺"一文。该文围绕着关野贞与梁思成等人"发现"独乐寺这个辽代建筑的过程,编织起一段颇具场景感的中建研究史来。文本以对谈的方式。再度回放了一次该文的思考、积累、打磨和写作的过程,并针对建筑史的意义以及书写命题。给出了作者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项端祈 《建筑创作》2005,(6):126-130
我国的建筑声学在马大猷教授奠定的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论在科研、设计、声学材料(结构)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均有重大发展,在厅堂音质设计的某些领域内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仅就马大猷教授在建筑声学领域内做出的贡献,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阎波  卫仲杰  谭文勇 《室内设计》2013,28(5):102-109
唐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在详细阅读唐璞教授的学术著作和掌握与其相关口述史料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他的成长环境、求学经历和工作经历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梳理。其次通过研究和分析,阐述了他在建筑创作中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哲学观思想;以及在建筑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和“三结合”教学思想。最后总结了他在山地建筑、太阳能利用、蜂窝建筑、建筑声学和建筑教育等领域内的学术成就。本文旨在认识、理解和总结唐璞教授的学术思想,以期对建筑学子起到专业指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培养定位、培养平台和学制探索等角度全面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清华的研究生建筑教育以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思想,形成了强调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育体系;硕士培养定位"以专业型为主,研究型为辅,兼顾职业型"、博士培养定位则突出"理论型",鼓励学生关注当前中国建筑领域和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并对本、硕贯通六年培养学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today, Leon van Schaik ,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Chair of Innovation) at RMIT in Melbourne, has dedicated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his career to the promotion of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rough design practice research and the commissioning of building. Here he describes how he has nurtured a research-oriented approach through his engagement with a network of ‘vital’ practitioners worldwide who are interested in strong ideas and pushing the questioning of the status quo.  相似文献   

17.
任翔  陈剑宇 《新建筑》2014,(2):14-16
以勒·柯布西埃为主题,记录了对英国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和评论家彼得·布伦德尔·琼斯教授的一次访谈.从《走向新建筑》译名和思想、柯布对现代主义的双关影响、柯布与同时代建筑师汉斯·夏隆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差异这三方面,试图呈现琼斯教授对柯布、现代建筑理论、当代建筑教育三者关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袁忠 《南方建筑》2009,(2):65-67
本文对龙庆忠先生的建筑研究进行全面的学理概括,追寻其古建研究的思想脉络,最后从背景、价值、方法等方面初步探讨龙庆忠古建研究在中国建筑史学上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龙庆忠教授的坎坷人生和执教的业绩,重温了龙老的建筑教育思想,回顾了建筑历史博士点30年的成果,提出了继承先师建筑教育事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夏昌世,中国第一代建筑师,1920年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留学。1932年,他在图宾根完成了博士论文之后重返祖国。1940年代后期,他在广州成为教授,1973年与妻子一同重返德国,并在那里生活直至1996年逝世。他的设计方法不仅受到那个时代欧洲现代主义运动氛围的熏陶,还来自他对中国传统景观与建筑艺术历史的研究。他是引领岭南区域形成岭南学派建筑的主导力量之一。同时,作为一建筑学教授,他在广州培养了新一代青年建筑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