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数字史学基础上,提出面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建筑数字史学"和建筑语法概念,梳理"数字之人"探索空间、结构和形体等"建筑大数据"的计算性表达与生成方法的研究历程,探索建筑语法和"建筑数字史学"的基本框架和方法,探讨未来"数字之人"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18,(6)
文章在数字史学基础上,提出建筑数字史学概念,又以"狭义建筑数字史学"为重点,列举数字之人对建筑空间计算性表达进行探索的尝试,探讨狭义建筑数字史学的目标——面向人工智能的建筑语言,以及数字之人未来的责任与使命——人类建筑智慧的数字化追寻。  相似文献   

3.
温玉清 《建筑师》2005,(1):48-50
本文以1953年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与华东建筑设计公司(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合办"中国建筑研究室"、1956年清华大学的梁思成教授创设与中国科学院合办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以及两个研究室最终并入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的始末为线索,结合档案文献与人物访谈,对1949-1958年间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重要机构及其学术理路进行回顾,就其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影响和贡献作出评价。此外还论及1958年10月召开的全国建筑历史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在1958年"大跃进"特殊政治时局下召开的,对其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走向,具有"分水岭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文化》2011,(9):8-9
中国史前"甲骨文字建筑之树"吴天WuTian箸《中国史前建筑架构原本考》前言《中国史前建筑架构原本考——来自中国甲骨文的佐证》一书,是笔者数年来研究中国史前建筑文化的学术专箸。何为中国建筑文化?笔者为了追溯中国建筑的源头乃至人类建筑的源头,站在中国建筑文化的高度;站在人类建筑史学之上及中国建筑史学、建筑考古学、建筑结构学  相似文献   

5.
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任务是反思建筑史学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方法论,在深层次上梳理建筑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对中国建筑史学的学术史回顾总结,归纳提炼其中有关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各类特征,并探寻各种基础理论问题出现的根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建筑史学的学科自明性及其应有的基础知识价值和建筑文化批判功能,这也为构建中国建筑理论所需的建筑史学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筑史学家单士元(1907~1998)自故宫博物院成立一直在院供职,长达74年,是国内档案目录学科的奠基人,也是故宫古建保护管理的先驱者。同时在建筑史学研究、古建遗产保护、高校建筑教育方面均作出突出贡献。本文采用文献档案与口述历史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单老学术背景,客观评述单老在建筑史学研究、遗产保护等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揭示其"沟通儒匠"的实践理路和"学术乃天下公器"的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7.
国外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大致有三条研究路径。一是艺术史的路径,英国D·Watkin的The Ris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1980年)[1]一书阐述了西方建筑史学研究兴起之时,其基础理论前提来自于艺术理论,其研究方法与艺术风格史方法基本相同。由于艺术史学的发展与美学同步,因而西方建筑史学研究很早受到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思维的深刻影响,建筑史的艺术、哲学研究向度成为西方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从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的话语中提出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问题逻辑,英国Dana Arnold的Reading Architectural History[2](2002年)一书选辑历史哲学、科学哲学相关专题论文,藉此系统论述了建筑史学基础理论问题,包括史学性质、建筑性质、建筑史性质以及建筑史编史理论、建筑史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建筑史研究方法等等。在这方面,希腊建筑理论学者帕纳约蒂斯·图尼基沃蒂斯的《现代建筑的历史编纂》[3]表现得尤为明显。三是在建筑理论层面确立建筑观与历史观的关系,从而形成建筑史学基础理论,如英国Hazel Conway 与Rowan Roenisch合著的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A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4](2005年)系统思考了建筑理论与建筑史学基础理论诸多相互关联的问题。现代建筑史学家大多从建筑理论层面构建了建筑史学的基础理论,诸如布鲁诺·赛维的《建筑空间论》、吉迪恩的《空间·时间·建筑》等。在这方面,尤以舒尔茨的系列研究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8.
认为建筑历史分为建筑历史现象、建筑史学以及建筑史学基础理论3个层面,中国建筑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任务直接针对中国建筑史学一般研究活动的性质及其方法论,并展开深入的学术反思,形成自身的问题逻辑和研究路径。这样的研究任务和研究趋向,不仅有利于沟通整合中国建筑史学传统,也有利于建筑历史研究与建筑创作之间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现代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940-1970年代,中国第二代建筑师黄宝瑜师从刘敦桢,以复兴中国建筑为目标,基于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融合中西,在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及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下,于台湾地区首开中国建筑史学教育,进行了《中国建筑史》等史学书写及系列理论、实践探索,继承、创新发展了中国营造学社思想,呈现了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家对复兴中国建筑路径的深度思考.本文基于民国以来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和建筑史学发展历史脉络,对黄宝瑜及其中国建筑史学书写和理论探索的相关历史进行深入剖析,将有助于完善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思想后续传播与发展的研究,探索1950-197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补充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史学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10.
论从史出     
《建筑师》2016,(6)
本文以中国建筑史论学科的创建背景,以及该领域史学大家的学术历程、研究理路为切入点,思考了当代中国建筑史论学科的学术定位问题,以及专业研究者的研究素养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建筑史论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有赖于建筑史家对于中国古代史学传统的践行,这种传统将"史"与"论"进行了恰到好处的结合,它既注重"史"的严谨性与真实性,也致力于从"史"中提炼或升华出具有启示性的"论"。建筑史家的哲学修养是影响其思想高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当代中国建筑史论研究者而言,需要树立终身投入该职业的信念,继承传统并不断提高个人的哲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广州人民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采用相关文献收集、现场观察、绘制草图、分析功能分区、收集管理部门的信息、记录使用者的活动和痕迹、对典型使用者进行访谈、数据整理等方法,对人民公园的使用做出系统评价,包括位置、尺度、视觉、使用和活动、微气候、入口和边界、交通、种植材料、场地家具等,从中归纳总结出广州人民公园改建使用后的状况.并在分析使用状况的基础上找出公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就每个问题提出适当的设计或管理的改进意见并提交意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小林 《建筑科学》2012,28(5):30-33
为了查明成兰铁路沿线茂县曲谷沟小学后山崩塌地质灾害的类型、结构形态、规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对该崩塌地质灾害开展了工程地质应急勘查工作,采用地面测绘、探井、原位测试等多种勘查手段,查明该崩塌、教学楼的不稳定斜坡(陡坎)成因、类型、规模、范围、稳定状态及危害性,并分析其变形机制,表明:崩塌危岩体规模级别属中型,危害对象等级为一级,勘查地质条件类型为复杂,该灾害体治理工程等级为Ⅰ级。得到的结果可为进一步的评估防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速通过的失控列车是高铁站雨棚结构的倒塌风险源,对雨棚结构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兼顾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和效率,引入一致多尺度有限元结构建模方法,通过算例验证其应用于结构倒塌动力分析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以某高铁站的2个雨棚结构为背景,选取易受失控列车影响的区域建模,利用LS-DYNA建立多尺度模型。采用拆除构件法分析拆除柱后剩余结构的非线性动力行为,以考察雨棚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结果表明:对于钢结构屋盖雨棚而言,拆除边柱、次边柱和中柱后,拆柱点竖向位移分别为17.6、13.1、12.4 mm,对应的梁端转角依次为0.001 5、0.001 1、0.001 1 rad,均小于规范限值0.009 6 rad,即钢结构屋盖雨棚在3种拆柱情形下均未发生倒塌; 对于钢筋混凝土屋盖雨棚而言,拆除边柱和次边柱后,结构均发生了局部坍塌,但坍塌未延续,即不会发生连续倒塌; 拆除中柱后,拆柱点竖向位移为88.6 mm,对应的梁端转角为0.007 7 rad,小于规范限值0.04 rad,即钢筋混凝土屋盖雨棚结构变形较小,未发生倒塌。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applied systematically sonic tests, radar tests and other diagnostic techniques on the remaining walls and piers of the Cathedral of Noto. The experimenta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by the Laboratory of the DIS, Politecnico of Milan (Person in Charge: Prof. Binda, Prof. Baronio)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designers (Ing. R. De Benedictis, Arch. S. Tringali) and the experts working on the reconstruction. The Prefettura of Siracusa founded the research. The right aisle and most of the dome of the Cathedral collapsed in 1996.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was to verify the state of damag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nservation of the walls and piers in view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damaged part of the Cathedral. Furthermore, the sonic tests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effect of grout injection used as a possible technique for repair of the damaged masonry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Civil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Boulder, Colorado; (1992) 329;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Faults and Repair, 3 (1995) 195). In the following the results will be reported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sts will be discussed as it was confirmed by the use of other complementary diagnosis techniques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Studies, Repairs and Maintenance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STREMAH 99, Dresden, Germany, (1999) 323).  相似文献   

15.
李少丽  王乾峰 《混凝土》2020,(3):117-118,123
为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冲磨强度,通过不同配合比对普通混凝土进行试验分析。通过试验得出:石粉、灰土和钢渣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并不显著。随着石粉比例的增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几乎无明显变化;随着灰土比例的增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出现降低趋势;而随着钢渣比例的增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会出现下降趋势,但影响较小;水灰比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变化具有显著性,而砂率和用水量比例则对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大。当水灰比逐渐增大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减小;砂率比例逐渐增大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无明显变化;用水量比例增多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逐渐上升,但影响较小;石粉、灰土和钢渣对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影响并不显著。随着石粉比例的增加,混凝土抗冲磨强度增大,当石粉比例逐渐增加时,混凝土抗冲磨强度明显增大;随着灰土比例的增多,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减小,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强度减小趋势便更加明显;随着钢渣比例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下降,但影响不大。通过试验结果得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并通过分析高性能混凝土与混凝土的微观特征得出:普通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并且有大量的孔洞、分布排列杂乱;而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结构较为密集,孔洞较少,高性能混凝土水化后,Ca和Si含量最多,而这两种元素能够形成稳定的结构,因此使得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冲磨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迅猛发展,各类纪念馆的兴建若群星闪耀,如名人纪念馆、历史事件纪念馆、文化遗产纪念馆、工业产品纪念馆等。其中名人纪念馆无论是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其设计方法直接关系到纪念馆的精神表达、与时俱进、感悟主题、大众记忆的传承、续语、转化和拓展。作者力求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多方位地探寻现代城市纪念馆设计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Podgorica, known as the “city under the mountain,” rest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five riversand is Europe's youngest capital. Over a 2000-year-long history, Podgorica has experienced turbu-lence. The city has suffered conquests, wars, nearly complete destruction in WWII, associated with war-related conflicts in the 1990s, and gained its independ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oday, Podgorica is a vibrant, dynamic, and rapidly growing city, with current developments that reflect the consequences of post-socialist economic, institu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ition. In this case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Podgorica is presented in six stages: Roman, Ottoman, Principality of Montenegro and Kingdom of Yugoslavia, socialist, trans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The study shows the influence of each perio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highlights two major challenges of present-day architecture, that is, growing into a modern-day metropolis and the challenge of juxtaposing contemporary Podgorica with Titograd and old Podgorica.  相似文献   

18.
19.
岳建伟    陈颖    孔庆梅    赵丽敏    罗振先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5):202-212
灰土是古建筑常用的材料,因文物保护的要求,灰土取样受一定的限制,因此建立合适的力学分析方法对研究灰土及古建筑本体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土的三相介质组成和微观尺度构成,将灰土分为颗粒、胶结物和孔隙三部分; 基于300倍SEM微观结构和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灰土力学模型,根据粒径组成和试验测试数据分析了胶结物的受力特性,得到了胶结物的塑性损伤模型,并进行了灰土模型的单轴力学性能仿真; 基于室内胶结试验结果建立了胶结物与含水率的应力-应变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灰土土样单轴压缩试验结果与基于微观尺度灰土分析模型的模拟结果相对吻合,验证了基于SEM分析模型进行灰土力学分析的可行性; 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0.075 mm和0.1 mm粒径胶结物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基本保持一致; 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试件颗粒与胶结物界面处及孔隙周围首先出现损伤破坏并产生裂缝,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存在应力集中现象,随着荷载继续增大,损伤区域向外扩展延伸,形成斜向连贯的断裂带,最终导致试件破坏。  相似文献   

20.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如何促进后疫情时代工程项目组织韧性的培育,提高工程项目组织应对风险的能力成为重要课题。基于此,对影响工程项目组织韧性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识别出20个组织韧性的影响因素,运用DEMATEL-ISM方法,构建了DEMATEL散点图及ISM层级拓扑图,从而系统、清晰地呈现出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可视化关系,进而对因素的重要程度及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组织学习、组织承诺”为组织韧性的根本因素,“组织领导、组织敏捷性、人力资本、积极情绪、战略共识”五方面因素指标具有较高的影响度及中心度,“组织协调”的被影响度最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提升工程项目组织韧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