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 TD-SCDMA 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之后,关于 TD-SCDMA 的传言大有愈演愈烈之势,MI 一直相信新生事物需要时间成长,适应市场、适应消费者,所以我们不妨给 TD-SCDMA 宽容的态度,本期 MI 将继续关注中国3G 的发展状况,为读者呈现真实的3G。  相似文献   

2.
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特别是3G产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全球3G的发展、运营商和3G设备商情况等方面对我国3G产业的发展做了详细的分析,对了解我国3G产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宿建光 《通信世界》2005,(11):39-39
没有人怀疑3G终究会走进中国这一事实,同样也没有人否认中国3G的巨大市场。正因为如此,中国通信行业,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在冷静地观察、培育3G市场,事实上,从今天的国外3G发展情况来看,启动3G这一庞大的产业链并不像一些制造厂商所言的那么轻松。而作为3G先行的NEC,却在不断发力中国市场,其怎样理解中国的3G市场,其全球3G建网经验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日前,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主管3G发展的高层以及3G技术专家就3G市场、产品技术、3G运营及NEC未来的中国市场定位与策略等话题和媒体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4.
3G业务近年来一直是通信业界热炒的问题,2006年将是我国计划中 3G牌照发放的年份,中国的3G市场即将启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多数业界人士欢欣鼓舞、热血沸腾的态度相反,社会上始终有相当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5.
UT斯达康 《世界电信》2003,16(10):39-41
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国际化高科技通信公司,UT斯达康对于3G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从1997年就开始了对3G核心网平台的研究,并且积极参与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CWTS)关于3G的标准制定工作。目前UT斯达康在3G整体实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电信专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常务理事李进良对中国3G市场前景分析认为,发展第二阶段标准的3G是必要的,但不是紧迫的。为了保证中国3G有足够的产业化时间,保护中国3G有充分的市场空间,不宜过早发放3G运营牌照。对于W-CDMA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通信》2009,(14):35-36
最近,各大运营商发布了最新的运营数据,其中,3G的用户发展情况很难说理想,至少不是各大运营商的CEO们所希望看到的。确切地说,这些数字体现出了运营商对于3G发展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分析这些数据,我们不由要问:是运营商对3G的预期过于理想,还是用户对3G的态度过于冷漠?  相似文献   

8.
古松 《通信世界》2002,(28):3-3
在9月20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北京)IMT-2000与3G移动通信国际论坛”上,信息产业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指出,我国将继续以“冷静、稳妥、求实、科学”的态度推动3G发展。  相似文献   

9.
3G在中国那么火暴,但光打雷不下雨,3G牌照的发放也是处于水中月,镜中花。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政府部门对于3G在国内的市场一直还存在犹疑,担心步欧洲3G不成功的后尘。日本,作为3G运营最好的一个国家之一,是靠什么样的战略来取得成功?我们能否认其中学到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在前不久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被称为3G政策风向标会议的“3G在中国2006全球峰会”上,Broadcom公司的总裁兼CEO Scott McGregor先生亲临北京会场,并发表演讲,为我们展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它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革命性的改变。Broadcom公司以如此积极的态度关注和参加这次3G大会,这在中国的3G标准和产业正处于关键时刻的环境下,表明了Broadcom这个通信技术巨头对中国3G市场的鲜明态度。  相似文献   

11.
北美国家对3G的发展持观望态度,积极探索窄带备选方案 欧洲、亚洲各国正积极准备着3G的商用中国目前正在论证3G许可证的发放方式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3G网络得到了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并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室内分布系统在3G时代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室内分布系统的话务量一直以来都在总的话务量中占有了很大的比重,而且新增的话务量也一直在挑战着室内的分布系统,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于3G室内分布系统规划设计及测试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1、引言2006年12月在香港举办的IrrU世界电信展上,信息产业部及中国电信等运营商高层的发言使得外界对中国在2007年发布3G牌照充满希望和信心,中国的3G时代正在到来。面对即将到来的3G,对于一直居于产业链龙头地位的运营商来说,3G不仅是一个历史机遇而且也是一个现实挑战。在传统语音业务收入增长乏力,ARUP值不断降低的时候,如何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维持和加快自身的发展,是运营商在3G时代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毫无疑问,除了争取更多的用户外,大力推广和开拓3G业务,增加用户ARUP值将是3G运营商的首要任务,否则3G运营商将逐渐沦为网络提供商,在3G时代扮演一个次要的角色。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对3G业务及其发展趋势做一些探讨和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3G所蕴涵的巨大产业前景,以及对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作用,已经在韩、日等国得到证实。随着3G中国标准TD-SCDMA商用期限的临近,中国3G产业化进入关键时刻。此时,业界纷纷将目光聚集于3G市场何时启动、牌照如何发放,仿佛这一巨大的蛋糕已唾手可得。然而,有专家提醒:发展中国3G还须三思而行。  相似文献   

15.
对于3G一直有激烈的争论,3G的发展也是曲曲折折,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过在3G的发展已经露出曙光之际,我国关于3G的争论仍然没有结束,近来最有代表性的是阚凯力教授的如下言论:“对跨国供应商的建议,摩托罗拉去北美推广,诺基亚、爱立信你到欧洲推广3G去,我们中国给你们鼓掌加油。只要你能赚钱,我们中国一定上。”他认为外国的跨国公司,3G设备自己在本国卖不出去,所以跑到中国来了;希望它们在本国真正开拓了市场,再到中国来发展。3G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我这几百字说不清,不过仅对阚教授的这番言论说点自己的感觉。长期以来,中国通…  相似文献   

16.
阴志华 《通信世界》2003,(29):10-11
为期两天的“第四届中国(北京)IMT-2000移动通信国际论坛”9月22日在北京开幕,这是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在北京举办的三个有关3G高峰会议中的一个,足见3G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关键阶段。不管欧洲的3G如何不成功,但在中国,3G似乎一直在升温,由于中国的3G即将启动,所以论坛本身就已经成为全球三个3G标准推销自己的战场。  相似文献   

17.
丁然 《数字通信》2005,(20):14-15
张枫是重庆一电信营运商的部门经理,该营运商一直对3G非常重视,而且已经花费不少资金在3G基础设备的投放上。9月14日~16日,张枫来到北京参加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其初衷是想了解一下3G在中国的一个发展近况,回来后好着手进行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在面对小灵通赞誉声潮时,阚教授提出了小灵通必死论,一时舆论哗然,到了今天,随着固网电信运营商对小灵通投入的减少,他的预言似乎快要实现。对于中国上马3G,阚教授也一直持反对态度,“我是国内对于大规模推广3G最坚定的反对人之一,在很多公共媒体上发表了这个观点。”为说明用户对3G业务的“不感冒”,阚教授拿出联通C网的例子。他说,如果消费者现在希望用3G的服务,可以去找联通,联通的CDMA1X网络基本上拥有3G所有的业务。它上面可以看见12路的电视和电影,另外还有其它很多宽带业务。就现在而言,直正在使用上述业务的人,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在全国13亿人口里面,恐怕是微乎其微。为什么?很简单,绝大多数的消费者认为它没有用,即使有些消费者出于好奇,用一两天也没有用了,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使用它太贵。如果说CDMA1X的业务没多少人用,那么,同样的业务,把它放到3G网络上,难道就有人需要了吗?同样没有人用,中国如此,全世界也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凯 《通信世界》2004,(26):17-17,23
目前业界对于中国3G的关注热点大多还侧重于牌照的发放时间及如何发放等问题上,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未来困扰中国3G发展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成本本文详细分析了3G成本构成,指出与GSM系统的成本比较,3G将面临成本结构的重大变化面对这种变化运营商应有所准备,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成本结构,以适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陈如明 《电信科学》2003,19(12):1-5
目前对于3G的未来及前景存在着种种看法,业界都在关注3G市场到底何时能够真正展开,规模会是多大,持续期会是多长,与2.5G及4G是什么关系。在结合国内外信息和电信产业环境及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本首先分析了如何看待3G、3G标准及3G演进,然后重点论述中国3G演进市场前景及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