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揭露断层后,为保证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需要重新开切眼甩掉断层。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开切眼掘进时,会对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煤炭资源浪费大。通过论证和研究决定,采取"边掘边采"回采方式将断层甩掉,提高了煤炭采出率,并为以后工作面合理的避开断层构造带提供了成功经验,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金达煤矿在掘进和回采过程中面临各种地质问题,尤其是上覆煤层采空区积水和岩溶陷落柱,不仅影响进度,而且威胁安全。单纯依靠钻探和巷探,不仅效率低、造价高,而且控制范围有限。针对这一问题,经过详细研究和实践,金达煤矿将井下物探技术应用到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中,利用瞬变电磁法探测顶板采空积水引起的低阻异常,利用无线电波透视方法探测回采工作面中陷落柱等构造引起的透视异常,并结合钻探对重点靶区进行验证,解决了掘进和回采中的地质问题。根据物探解释的异常区,成功探放老空水超过50 000 m3,回采提前避开陷落柱、断层6个,节省生产成本8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3.
“沿空留巷”在采煤工作面过斜交断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权台煤矿在9410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采用沿空留巷方法, 避开工作面斜交断层, 回收煤炭资源, 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 实现了高产高效、安全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4.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根据工作面实际断层情况,避开断层对工作面影响范围,对综放工作面进行分块段开采,在回采过程中面临着支架、运输机中间对接和延长等技术难题。里段工作面回采期间,控制回采设备相对工作面的位移变化,最终实现了外段工作面对接点的精准控制,确保了工作面成功对接。总结出了成熟经验,为今后类似条件下回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重环套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提出了预测预报矿井小构造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淄博岭子煤矿为例,优选确定煤层倾角、厚度、瓦斯聚集量和涌水量变化是主要控制岭子煤矿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的四大因子,建立了1号井的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预测的非线性模型。现场检验结果表明,在煤层回采过程中,只要精细掌控主控因子的大量信息变化,就能准确预测预报工作面回采前方的小构造展布特征。基于环套原理的ANN型矿井小构造预测方法解决了诱发矿井重大灾害事故小构造的预测预报难题。  相似文献   

6.
武强  陈红  刘守强 《煤炭学报》2010,(3):449-453
应用“多重环套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提出了预测预报矿井小构造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和工作方法。以淄博岭子煤矿为例,优选确定煤层倾角、厚度、瓦斯聚集量和涌水量变化是主要控制岭子煤矿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的四大因子,建立了1号井的回采工作面前方小构造预测的非线性模型。现场检验结果表明,在煤层回采过程中,只要精细掌控主控因子的大量信息变化,就能准确预测预报工作面回采前方的小构造展布特征。基于环套原理的ANN型矿井小构造预测方法解决了诱发矿井重大灾害事故小构造的预测预报难题。  相似文献   

7.
华兴公司14130炮采工作面向前推进时,上段局部遭遇构造带,煤层分离、尖灭,形成薄煤带(厚0.1~0.4 m),给正常回采带来较大困难。经过分析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采后沿空留巷的方案。实践证明:实施该方案后成功避开了薄煤带,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明显,实现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绿色快速回采。  相似文献   

8.
金川二矿区采用双中段同时开采方式,随着两中段之间剩余矿体垂直厚度变薄,逐渐形成水平矿柱,及时准确地判定水平矿柱形成并安全将其回采,对于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水平矿柱随着开采深度变化的形成过程,提出水平矿柱厚度为20m以下,矿柱完全破坏。通过对1 000m中段水平矿柱安全高效回采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了矿柱回采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避开了现有在用的重点工程,保障了二矿区安全生产和出矿任务在后续中段衔接过程中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9.
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经常遇到断层构造,断层构造将会给工作面回采带来安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该文介绍了运河煤矿9301综采工作面在过断层时采用的跳采过断层工艺,对跳采技术及切眼对接安全措施进行了分析,为过该类型断层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陈意飞 《煤》2014,(11):72-73
介绍了阳泉煤业集团公司五矿大井四采区8403工作面过褶曲构造所采取的方案和措施,总结了15号煤层综放工作面过褶曲构造开采经验,为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过褶曲构造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煤炭资源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开采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开采效率也日益提高。煤炭资源储藏主要有露天和地下两种,其中地下储藏居多。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地质结构对于煤炭开采的影响巨大。文章旨在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态下不同地质结构对于煤炭开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多源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很好地满足了海量地质空间数据处理的需要。根据地质空间数据的特点,对面向地质空间数据挖掘的地矿点源数据库、地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体系结构、挖掘过程以及可发现的地矿知识进行了探讨,并以从样品数据中挖掘矿体各空间点品位之间关系为例,阐述了地质空间数据数据挖掘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亳州煤业股份公司"Z"形布置的1037综采工作面,在生产中经历了以机头为中心甩机尾开采和以机尾为中心甩机头开采两种旋转开采方式,针对不同的开采方式采用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成功进行了二次旋转回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复杂地质条件下不规则块段综采工作面布置和开采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鸟拉尔地区黄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给采矿带来的开采强度低、有自燃发火倾向等问题。采矿方法从充填法改为分段崩落法、阶段崩落法及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使采矿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提高了矿山生产能力和矿石回收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整理马城矿区相关地质资料及图件,应用3DMine软件建立了钻孔数据库和矿区的矿体、地表及构造等三维地质模型。结合矿区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了矿区构造、基岩破碎带以及地下水等因素对矿体和基建工程影响,为采矿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开拓系统提供了可靠依据,并对未来矿床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诸如加强水文变化监控、避开或封堵未封钻孔、加强主副井井壁支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采深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的预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带开采是进行建筑物下采煤时限制地表变形的措施之一,深部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与一般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以极不充分务带开采地表沉陷理论为基础,以林南仓矿实测资料为依据,对开采区域-650水平深部条带开采进行了预计,预计下沉的最大偏差为68mm,预计下沉中误差为39mm,远远小于经验公式预计下沉的最大偏差319mm和预计下沉中误差217mm.表明基于极不充分开采的地表沉陷预计理论改善了预计精度,对于研究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的规律,解放建筑物下压煤,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志强  张明峰 《金属矿山》2009,39(7):100-102
从地测采专业基础管理、采矿生产过程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3个方面总结回顾了梅山铁矿近几年在数字化采矿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地下矿山数字化采矿发展现状,展望了梅山铁矿数字化采矿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培强  范平 《煤》2011,20(9)
以平煤股份一矿戊10-3104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从切眼支护优化设计、综采设备安装工艺改进和安装工序优化三方面入手,对复合顶板条件下的综采设备快速安装技术进行研究,得出了一套可行的快速安装技术,提高了安装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补连塔风积沙矿区12407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开采因素和地质因素2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作为开采沉陷的影响因子,建立了风积沙矿区开采沉陷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构造了5个具有不同松散层厚度、基岩厚度、沙基比和覆岩综合普氏硬度的数值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采深保持不变时,松散层厚度和沙基比与地表最大下沉值正相关,基岩厚度和覆岩综合普氏硬度与地表最大下沉值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预计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产生的沉陷变形,以大红山铁矿为例,在现场工程地质勘查和变形监测数据收集的基础上,首先根据矿区钻孔数据(钻孔深度、孔口高程、地下水位深度、地层岩性、地层结构及厚度以及地层时代)建立了基础地质数据库;其次分别对地形坡度、地质构造、岩性条件、植被覆盖率、降雨等级、开采面积及深度等开采沉陷影响因素进行了权重赋值;然后根据水平、垂直、曲率变形值,将该矿区地表建筑物受损等级划分为4级,并对各危险等级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矿区基础地质数据,采用MapGIS软件构建了矿区开采沉陷预计模型,并对矿区开采沉陷危险性区域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①开采面积及深度的权重值为0.45,可见矿山开采沉陷受该因素的影响最大;②2#矿体地表最大沉降值为431.1 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125 mm,最大倾斜值为4.95 mm,预计结果与实测值基本吻合;③2#矿体对应的地表沉陷危险等级为Ⅳ级,区内建筑物可能发生结构损坏,需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