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1):F0003-F0003
“中国包装总公司包装设计专业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包装总公司在侏洲工学院设立的科研机构。该中心以“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理念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包装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设计为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防伪包装》是包装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交叉性、综合性、渗透性和实践性.从课程特点、应用技巧、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从包装工程学的体系结构论包装工艺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包装工艺学是将包装件的原要素或半成品按照确定的包装方案加工成包装件的技术科学,并通过对包装工程学的体系结构分析,界定了它的地位.与此同时,展现了本科包装工程专业崭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包装总公司包装设计技术专业中心日前在我院成立。它将面向全国包装企业及相关企业,为其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该中心是中国包装总公司最近建立的十大专业中心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为包装企业的产品提供包装设计,研究开发包装设计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同时也进行包装设计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 多年来,我院在包装设计技术方面已形成了一支具有众多专家学者和研究设计人员的过硬的专业队伍,并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手段。经过不断的努力,我院现已在国内外包装界塑造起良好的形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中心在我院设立,证明了我院在国  相似文献   

5.
提出包装工艺学是将包装件的原要素或半成品按照确定的包装方案加工成包装件的技术科学,并通过对包装工程学的体系结构分析,界定了它的地位.与此同时,展现了本科包装工程专业崭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包装工程是涉及工艺、材料、机械、美学、商业与流通等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我院是在全国高校中首先创立包装工程专业的院校之一。本专业培养掌握包装理论、包装技术方法、包装材料的主要性能、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工艺和包装机械设计基本理论与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以设计、研制适用的产品包装及包装材料成型加工所需的技术方法及其机械设备为主,兼顾包装材料的研究。毕业生能从事工厂、设计院、研究所的包装工程综合技术工作和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院开办包装设计专业大专教育,和以包装工程专业包装设计方向招收本科生多届的办学现实与国情,论证在我国正式设置包装设计本科专业的理由、培养目标要求、可行性与专业展望。  相似文献   

8.
运输包装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工程专业运输包装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许多问题,探讨运输包装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提出运输包装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包装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知识统称为包装学,包括包装工程学和物流包装学两大部分。其包装工程学侧重于包装件的研究,以探索形成包装件的规律为已任;而物流包装学侧重于包装工程系统的研究,以发挥包装功能的规律为已任。归纳包装工程学知识体系为四大领域:包装原理及材料、销售包装设计学、运输包装设计学和包装工艺及过程。以此为指导,展现了本科包装工程专业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我国包装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地位、现状及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了现阶段采用“挂靠”方式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作用和不足,阐述了加强包装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为"字与现代汉语"搞"字有许多相似点与不同处,可比性极强。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是必要和可行的。语义方面,二者均为泛义动词,但各有侧重;语法方面,都主要作动词,但在造句功能和相对位次上存有差异;语用方面,在语体色彩和语言风格上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2.
高技派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20世纪70年代则以强调和表现现代工业技术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在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开始蜕变,转向改变自身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要求,以及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上,而成为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西方文化与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东方文化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流文化 ,两种文化瑰丽无比而又各具特色。笔者从两种文化中各拈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范畴—“兴”与“移情” ,来追寻两种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都市是由 动 和 静 两部分因素组成的一种次序状态 .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对都市里的人们起着潜在的影响 .通过分析街道景观设计中这种构成关系 ,尝试把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活动融入到都市的环境中 .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思考设计的价值与意义,更加审慎地思考设计对于生活的影响——“慢”生活将有助于形成相对恒定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方式,将帮助我们找到“如何生活是好”的答案,并有助于建立成熟的价值观。倡导“慢”设计将使设计者摆脱“快”生活的裹挟,摆脱框架与套路,自然的流露以及避免设计对大众生活体验的隔断。“慢”设计将为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因为“慢”是通过耐心、慎重和深思熟虑表达对人与世界充满关怀的负责任的创造。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与"不能不"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对副词,由于二者均表示双重否定,且形式相仿,意义相近,所以存在着很多混用、误用的现象。文中结合在高中所作的问卷调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将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对这两个词进行同义的研究和描述分析。搞清二者的关系,不但对于辨析同义词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数量正在激增的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时代基本和普遍问题的研究,有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作为新时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与发展,“中国之治”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两论”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辩证统一规律的论述,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以“两论”的哲学视角与高度来审视“中国之治”,有利于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中国之治”,更好地抓住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人才"与"资源"各自词义不同、地位和功能不同,两词不应混为一谈;指出两者组词易生弊端;提出了各就其位的部分组词形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与"木"     
徐雯 《饰》2006,(4):7-9
本文围绕“永恒”这一中心,就欧洲的“石艺术”和中国的“木艺术”进行了比较.作了随想式的阐发,并对“石艺术”,“木艺术”的产生原由和文化蕴涵提出点滴看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甜"和"sweet"在英汉语中词源、语义的辨析,加深对两词的理解程度,澄清两词在翻译时存在的问题,为两词的互译奠定一定的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