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引言
  滚珠丝杠是工具机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直线运动转化为回转运动,传动时具有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和传动可逆性等优点,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它存在导程大、螺纹升角大、切削余量深以及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等加工特点在生产中始终是一个加工难点。图1所示是某纸箱包装厂委托我院实训中心加工的滚珠丝杠零件图,它导程为40mm,螺旋线数量为2的双头丝杠,钢球直径为φ18mm。企业在生产中若用数控车床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振动、断刀及乱扣等现象。同时存在编程困难、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文运用NX软件造型,PowerMILL软件编制加工程序,运用XD-40型四轴四联动的数控铣床回转工作台加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加工难题。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车床上进行多头螺纹车削一直是一个加工难点:当第一条螺纹车成之后,需要手摇小刀架并用百分表校正,使刀尖沿轴向精确移动一个螺距再加工第二条螺纹;或者打开挂轮箱,调整齿轮啮合相位,再依次加工其余各头螺纹.受普通车床丝杠螺距误差、挂轮箱传动误差、小拖板移动误差等多方面的影响,多头螺纹的导程和螺距难以达到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供了一种加工梯形螺纹的方法以及通用的数控车削程序,应用时一般只需修改调用子程序的参数,即可加工不同直径和螺距的梯形螺纹,对刀具的要求并不高,使用普通刀具即可。  相似文献   

4.
梯形螺纹的数控车削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种加工梯形螺纹的方法以及通用的数控车削程序,应用时一般只需修改调用子程序的参数,即可加工不同直径和螺距的梯形螺纹,对刀具的要求并不高,使用普通刀具即可。  相似文献   

5.
直角三角形围绕圆柱旋转一周,斜边在圆柱表面上所形成的曲线就是螺旋线。在圆柱表面上,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的连续凸起和沟槽称为螺纹。用车床加工螺纹时,当工件旋转时,车刀沿着工件轴线方向作等速移动即可形成螺旋线,经多次进给后便成为螺纹。大螺距螺纹由于螺距大,加工时难度大大增加。首先,  相似文献   

6.
在机械传动中,螺纹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数控设备上更是大量使用滚珠丝杠。对这些螺纹零件,采用CAD/CAM技术进行设计与制造是离不开仿真技术的,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基于AutoCAD平台,利用VLISP编程,根据螺纹加工原理、三维实体造型和对象布尔运算等实现螺纹加工三维动态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AutoCAD的螺纹加工三维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械传动中,螺纹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数控设备上更是大量使用滚珠丝杠.对这些螺纹零件,采用CAD/CAM技术进行设计与制造是离不开仿真技术的,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基于AutoCAD平台,利用VLISP编程,根据螺纹加工原理、三维实体造型和对象布尔运算等实现螺纹加工三维动态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8.
位移式阀门-旋转式阀门转换装置实质上是大导程、大螺旋角多线滚珠丝杠副,它具有高效运行的可逆性,滚珠丝杠或滚珠螺母可作为主动件或从动件。当滚珠丝杠作为主动件,滚珠螺母作为从动件时,可以用滚珠丝杠很大的位移运动获得滚珠螺母较小的角位移运动。例如,在位移式阀门一旋转式阀门转换装置中,就是把滚珠丝杠的位移量(25,40,60,100mm)转换成旋转式阀门所需要的90°或60°的角位移量。角位移量可根据需要修正到所需要的数值,修正方法可以采用作图法和依据螺旋线公式计算法。当滚珠螺母做为主动件,滚珠丝杠做为…  相似文献   

9.
在机械传动中,螺纹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数控设备上更是大量使用滚珠丝杠.对这些螺纹零件,采用CAD/CAM技术进行设计与制造是离不开仿真技术的,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基于AutoCAD平台,利用VLISP编程,根据螺纹加工原理、三维实体造型和对象布尔运算等实现螺纹加工三维动态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10.
位移式阀门-旋转式阀门转换装置实质上是大导程、大螺旋角多线滚珠丝杠副,它具有高效运行的可逆性,滚珠丝杠或滚珠螺母可作为主动件或从动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球头刀铣削(包含平面和斜面的零件表面粗糙度)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了两种零件粗糙度经验模型,并分析了铣削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刀具每齿进给量是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增大每齿进给量、切削深度和切削宽度对表面质量不利。在两种经验模型中,指数模型拟合效果好于多项式模型,为实际生产中预测表面粗糙度合理安排工艺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对在用的普通车床进行数控改造,应选择经济型数控系统,清华大学研制的GMT-CNC-02车床数控系统是车床改造的较佳选择;机床控制方式宜选择半闭环系统。二、伺服系统的选用。纵向进给系统采用减速齿轮副带动丝杠运动;横向进给系统由伺服电机通过十字滑块联轴结直接驱动丝杠,驱动件为SGMC系列交流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及交流伺服电机设计计算详见论。三、在机床机械结构改造中①主传动通过加装变频器实现无级变速,并在车床主轴后端加装光电脉冲编码器使机床具有车削螺纹的功能。②进给传动系统改造后,纵向进给系统传动链为:交流伺服电机——齿轮减速箱——滚珠丝杠——大拖板;横向进给系统传动链为交流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副——中拖板。机床部件安装调整时,应采取工艺措施保护其位置精度。③对改造后的机床应进行直线运动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检验,同时要进行空载、负载的调试及加工精度检验。  相似文献   

13.
对于轮廓复杂且加工设备、刀具要求专一的零件,优化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是完成此类零件加工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研究短螺距三向滚柱链轮的加工工艺性,建立三维模型,合理分析短螺距三向滚柱链轮加工工艺特点、刀具选型、切削用量和走刀路线,拟定了利用三轴联动的加工中心对短螺距三向滚柱链轮的外齿形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案,主要通过MasterCAM软件对加工过程中的铣削方式、铣削参数、刀具的选择、走刀轨迹以及后处理的全过程进行仿真,验证数控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及合理性。从而完成此类零件的实际加工与CAM软件的无缝结合,使设计、数控加工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笔者的实际情况主要阐述了介绍了一种变螺距精密螺纹套管加工的专用数控套车机床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重点分析了该机床数控径向切削进给的实现方法,以及多刀同时切削多头螺纹的技术实现,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对于轮廓复杂且加工设备、刀具要求专一的零件,优化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是完成此类零件加工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研究短螺距三向滚柱链轮的加工工艺性,建立三维模型,合理分析短螺距三向滚柱链轮加工工艺特点、刀具选型、切削用量和走刀路线,拟定了利用三轴联动的加工中心对短螺距三向滚柱链轮的外齿形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案,主要通过Master CAM软件对加工过程中的铣削方式、铣削参数、刀具的选择、走刀轨迹以及后处理的全过程进行仿真,验证数控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及合理性。从而完成此类零件的实际加工与CAM软件的无缝结合,使设计、数控加工更加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6.
滚珠丝杠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矩产生大量热量,因此有必要对传动过程中的滚珠丝杠进行温度场研究。以某龙门加工中心Y向进给系统中的滚珠丝杠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模型,计算出热分析的边界条件,导入ANSYS软件中得出其温度场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对比结果显示了不同进给速度下滚珠丝杠的温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的滚珠丝杠热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动化信息》2008,(11):15-15
有了应用于直径为20、25、32以及40的滚珠丝杠系统的新型VSE前端润滑装置,力士乐大大降低了拥有滚珠丝杠的总成本。无需保养维护的同时还省去了中央润滑系统,这种新型前端润滑装置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实现高达3亿次的旋转或长达5年的最佳润滑效果。用于被驱动丝杠的塑料VSE将开孔泡沫与油箱相结合。接触区域内的微观运动确保流入滚珠丝杠轨道内的油量保持最小,并在轨道上覆盖一层极薄的油膜。  相似文献   

18.
通过车削加工试验和数据测量,研究了刀具参数及刀具磨损量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应用Matlab计算得出刀具参数变化和刀具磨损量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定量关系,为加工时选用刀具参数及控制刀具磨损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小精密机床进给传动过程中传动发热对机床进给精度的影响,考虑丝杠导程引起表面积变化及螺母移动对温度场的影响,建立滚珠丝杠传动过程中温度场和热变形的数学模型. 应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滚珠丝杠传动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以及温度对丝杠变形的影响关系. 结果可为机床进给传动系统散热结构的设计和丝杠热变形误差补偿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NC仿真是代替传统"试切"来验证NC加工程序正确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措施.综合利用三维实体建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仿真模型中,构建了包括毛坯、刀具、夹具及机床等部件的"真实"数控加工仿真环境.采用基于实体建模技术,布尔造型的方法,实现了数控加工过程刀具运动仿真、工件切削过程动态仿真以及碰撞干涉检验仿真.并建立了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数学模型,预测三维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