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道底泥的压缩性状是影响河道底泥环保疏浚设计及处置的一个关键因素,采集了4条河道的底泥,针对4种城市河道底泥和过氧化氢处理的底泥开展了一系列物理和压缩试验,研究河道底泥的压缩性状,探讨有机质含量对河道底泥压缩性状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河道底泥的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大,河道底泥的压缩性状与底泥的物理性状密切相关,与无机质土类似,初始孔隙比和液限孔隙比是河道底泥压缩性状的两个关键控制因素。有机质对底泥压缩性状的影响可以归结于液限孔隙比的改变,有机质含量主要影响河道底泥的液限和比重,进而导致河道底泥重塑屈服应力σ''yr和压缩性状发生改变。有机质含量越高,液限孔隙比越大,压缩指数越大,呈现出的压缩性越高。  相似文献   

2.
牛居油田马圈子油层沉积相类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居油田东营组马圈子油层为牛居油田主要油层。该油层沉积相环境为一套河湖交互相,陆上辫状河沉积砂岩可划分为河道底部沉积单无和河道充填砂坝沉积单元;水下辫状况道粒度变细,河道砂坝发育较差,并向曲流河道转变,除水下河道砂体外,还发育与河道伴生的砂坝和砂席,这些砂体形成了重要的层状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3.
陈荣 《商品与质量》2010,(20):114-115
河道堤防管理范围内的护堤地、堆土区、方塘等统称水土资源,是河道堤防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这些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作为河道主管机关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堤防自身造血机能,打造河道堤防自身保护和生息能力。该文阐述了怀远县河道堤防的水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历史与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黄河下游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了水流流量、含沙量以及泥沙粒径、河床形态等因素对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影响,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规律,并以三门峡水库投入运用后下游实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并验证了全下游河道输沙率关系式。本文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特性,对小浪底水库的运用方式提出三个方案,分析了不同运用方式对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的作用。结果表明,只要运用得当,减淤效果显著,在水库最初25年运用期内可使下游河道减淤近67亿吨,相当于下游河道17年以上的淤积量,水库拦沙减淤比可达1.1:1。  相似文献   

5.
针对跨河桥梁对河道堤防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笔者提出了拟建跨河桥梁对河道堤防影响分析的方法路线,并用实例进行了影响分析,为河道堤防保护及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作为河道工程的节点,主要是控制节点上下游河道的冲刷和堤防工程的安全。穿漳涵洞作为漳河上的节点工程,主要控制漳河右堤刘深屯-马神庙险工段河道的冲刷和险工的稳定,在漳河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下游河道的特性及现状桃花峪以下为黄河的下游河段。山东高村以上为典型的游荡型河段,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摆动不定,对防汛,灌溉引水都不利。高村以下河段,河道逐渐变窄,尤其文山以下河段两岸大堤间距过窄泄洪能力小,安全泄量只有8000m3/s左右,对防洪极为不利。下游河道从1855年改道以来,1961~1964年由于三门峡水库的汛期蓄水运用使河道冲刷外,其余年份均表现为淤积,使河床高程进一步抬高,成为一条地上悬河。黄河下游防洪是以花园口站流量22000m3/s为防御标准,经过河道调蓄作用到孙口站流量约为17000m3/s,需启用…  相似文献   

8.
为推求闸坝等壅水建筑物的回水影响,或计算河道工程(如筑堤、改河等)修建前后河道水流状态的改变,常需推算河道水面线。这类问题大多属于不恒定流,应使用圣维南方程求解。但在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中,为了节省工作量把不恒定流视为恒定流。当出现不满足简化特定条件时,常出现“死循环”现象。本文采用优选法解决了“死循环”的不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9.
河道综合治理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历来倍受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大江大河的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效益。然而,中小型河道的综合治理在许多地区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即使城市段的河道治理也没有能跟上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盘锦市护岸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并根据寒区河道护岸工程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出了寒区河道护岸工程冬季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窄河道型河流相砂体是陆相含油气盆地的重要储层类型,其储层沉积特征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为了揭示明下段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与含油气的关系,本文在岩心观察基础上,结合不同层段测井特征及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开展层序划分、岩相类型与岩相组合分析、高分辨率储层反演以及砂体平面展布分析对其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明下段沉积时期,该区主要为曲流河沉积特征,沉积微相主要发育末期河道、边滩、决口扇、废弃河道、泛滥平原等,河道在平面上呈枝状分布。沉积微相上边滩及边滩内部侧积层的发育,对油气分布起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可为渤海海域相似地质条件和资料条件的窄河道曲流河储层精细描述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黄河下游河道纵剖面变化长期预测数学模型,对黄河下游河道在琐来水来沙条件下冲淤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预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河道污染物的分布模拟是一个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问题,研究用于求解一维污染源控制方程近似解析解的新方法。方法 将神经网络和数理方程相结合,用三层前向神经网络逼近河道一维污染源控制方程。结果与结论 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对流扩散方程的近似解析解,从而验证了河道一维污染源控制方程的神经网络解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漳卫新河河口泥沙淤积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河口历年的潮汐观测资料和泥沙的基本特性,对漳卫新河河口段的水文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河道泥沙淤积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漳卫新河河道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重有机污染河道曝气试验的工程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上海地区中小河流重有机污染的特点,选择上澳塘进行了河道曝气的工程性试验,结果表明河道曝气是改善重有机污染型中小河流水质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河道应急渡汛及抢险工程中,将塑料编织物软体排用于险工应急渡汛工程及险工抢护工程中具有很多优点。通过工程实践证明,软体排在河道整治及其它水利工程中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在城区河道水面线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牡丹江不同频率的实测洪水(或调查洪水)资料,采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技术建立了用于牡丹江市城区段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的数学模型,它可以计算天然河道任意位置、任意频率洪水的水面线,指导防洪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利用岩芯、测井及各种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对各种沉积相识别标志的分析,研究了沈家铺油田枣Ⅴ油组沉积相,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认为本区枣Ⅴ油组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微相类型有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次河道沉积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在此基础上,利用岩石热解(Rock-eval)和薄层色谱(TLC-FID)等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定量评价了各微相的含油性,这种尝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塘江河道无序采砂对钱塘江堤防安全及防洪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通过制定科学的采砂规划、完善采砂管理制度、加强作业管理、强化水政执法,钱塘江河道采砂秩序已有明显好转.但通过采砂管理实践的分析,尚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0.
依据生态河道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原理,分别从河道景观设计、河道平面形态设计、河道断面设计和岸堤设计几个方面论述了生态河道建设的技术体系.以郑州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生态岸堤建设为例,进行了生态岸堤分析、设计,旨在探讨河道的生态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