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型立体传质塔板--CTST的空间持液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型立体传质塔板-CTST的空间持液量以及影响空间持液量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板孔动能因子,板上清液层高度和液体提升量对空间持液量的影响规律,并作出理论分析,结果表明,CTST的空间持液量随板上清液层高度增加而增加,随板孔动能因子的增加而减少,随液体提升量的增加而增大,把板孔动能因子,板上清液层高度对空间持液量的影响进行关联,用关联结果可以根据操作条件估算实际塔板的空间持液量。  相似文献   

2.
新型垂直筛板塔空间持液量与塔板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新型垂直筛板塔的传质区域在塔板空间,空间持液量对传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实验表明,新型垂直筛板塔的一次提升效率随塔板空间持液量的增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影响新型垂直筛板塔空间持液量的主要因素是板上清液层高度和板孔气速。空间持液量随板上清液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板孔气速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考虑了气液两相间的曳力、虚拟质量力和升力,采用Eulerian两相流模型,使用CFD商用软件STAR-CD v3.26数值计算了直径0.3m精馏塔板气液两相流流场。模拟计算选用清液层高度作为衡量非稳态流场收敛判别标准。在不同空塔气速下,对比了清液层高度的计算值和文献报道的实验值,二者吻合较好。可以看出CFD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筛孔塔板上瞬时气液两相流场。模拟结果表明,塔板上液体流场可分为主流区、回流区和反混区,回流区面积随清液层高度增加而减小,塔板上气液两相存在着显著的动量传递现象。  相似文献   

4.
在有机玻璃冷模塔内,用空气-水物系测定了单罩液体提升量。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清液层高度、板孔气速与板孔大小对提升量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关联式,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流体阻力的一般规律出发.对舌孔矩形罩塔板的流体力学实验进行了数据整理、分析和探讨.实验中对这种塔板的干、湿压降、液体提升量和气速上、下限进行了测定.并经过整理.导出了经验关联式.指出该塔板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立体旋液式并流塔板压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气-水为试验物系,分别测量了叶片扭转角为30 °、45°、60 °的立体旋液式并流塔板在不同空塔气速和液流通量下的干板、湿板压降,并分析各因素对压降的影响规律,以考察该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立体旋液式并流塔板独特的结构保证了其高性能.叶片扭转角为60 °的并流塔板在高空塔气速和大液流通量下,压降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醇-水体系,在常压全回流条件下,对三种转子的喷射式旋转床进行精馏试验.结果表明:喷射式旋转床的每米理论塔板数均随气相动能因子、转速的增大出现峰值,转子Ⅰ的传质效率高于转子Ⅱ和转子Ⅲ.转子Ⅰ的每米理论塔板数在30~42块之间.每块理论板压降随气相动能因子、转速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条件下转子Ⅰ的每块理论板压降低于转子Ⅱ和转子Ⅲ,转子Ⅰ的比压降在90~180 Pa/块之间.装有液体分布器的转子Ⅰ的每米理论塔板数比无液体分布器时的高40%~60%.  相似文献   

8.
以空气-水为实验物系,研究了P/T复合塔板的填料构成及构件间距对塔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由规整填料组成复合填料板的板压降远低于由散堆填料组成的复合填料塔板;且雾沫夹带量ev降低了80%以上.在由金属丝网填料组成的规整复合填料板中,BX500型复合填料板与CY700型复合填料板相比,由于其自身波纹距离大,气升通道宽,孔隙率大等特点.在高气液比条件下,其压降更小,雾沫夹带量更低.在BX500型复合填料板中,合理增加板内构件间距能明显提高塔板的泛点气速并且降低其雾沫夹带量,与构件间距h0=0的BX500复合塔板相比,当h0增加至5 mm时,雾沫夹带量的减少了13%~20%,气相操作上限提升了8%~15%,体现出较优的塔板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穿流式栅板塔操作时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流体力学和传质特点缺乏实验依据的状况,从而更准确地选取穿流栅板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在φ150的试验塔内,以空气水为系统,通过冷模实验分别对采用堵缝法确定的开孔率为11%、13%和15%的穿流塔板进行研究.考察了其气体流量、喷淋密度对板压降的影响以及气含率与气体流量的关系,验证了板上气液接触状态的演变过程,得出了塔板的负荷性能图,导出了计算起泡点和液泛点气速的经验公式,并对热模操作做出推测.结果表明,穿流栅板塔的气液接触状态可分为润湿区、鼓泡区和液泛区;起泡点和液泛点气速的计算可采用本文导出的经验公式;气含率随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可采用堵缝法降低塔板的开孔率,使气体动能增大而进入良好的操作区,从而提高塔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板式塔的操作过程中,板上泡沫层的状态、密度以及清液层高度无论对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还是对气液传质过程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在筛板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及其设计计算方法中,所涉及到的泡沫层相对密度和清液层高度都是通过在塔板底部连接压差计进行测定的。但是塔板在操作状态下是处于高度湍动和流动状态,显然这种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塔器的大型化,低能耕,大处理量,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等方面已成为广大化工科技工作者感兴趣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穿流式“V”型角钢塔板性能研究基础上,又对穿流式“A”型角钢塔板流体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我们在实验中用直径303×6毫米的有机玻璃冷膜塔,用水一空气系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流体流过塔板时的流动状态,实验测定了为设计及计算必须的一些数据,经整理提出有关压力降损失,泡沫层高度,清液层高度及雾沫夹带等计算关联式,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塔板技术最新进展和研究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综述了塔板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在F1浮阀和筛板基础上研究开发的若干新型塔板,同时还对塔板-填料复合塔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略的陈述,较详细地介绍了专利塔板-立体传质塔板CTST,该塔板具有通量大,效率高,压降低,抗堵性能强等优点,其传质区域由板上液层扩展到塔空间,使得塔板的空间利用率高达50%-70%,最后展望了今后塔板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工艺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醇钠为催化剂,碳酸丙烯酯和甲醇为原料酯交换生产碳酸二甲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对浮阀塔塔盘进行了改造,在新型反应精馏塔上进行了中试并考察了塔盘液位高度、回流比等因素对塔顶产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比增大,塔顶碳酸二甲酯含量开始增加并逐渐趋向稳定;随着塔盘液位高度增加,塔顶碳酸二甲酯含量增加并逐渐稳定;塔顶丙二醇...  相似文献   

14.
梯莆立体喷射塔板在醋酸精馏塔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介绍一种新型高效专利塔板-梯形立体喷射塔板(CTST),该塔板与浮阀塔板相比:生产能力大80-100%,分离效率高20-30%。操作弹性高一倍,压降低20-30%。该塔板在聚乙烯醇生产中的醋酸精馏塔技术改造中成功应用,改造后分离质量明显提高,每年多回收醛酸103t,新设计塔全部采用工业钛材质加工,解决了醋表馏时塔板腐蚀严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对V-GRID塔板的漏液量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孔气速、液体流量、堰高等参数对漏液量的影响,给出了漏液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多孔球为团相的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讨论气体空塔流速、液体喷淋密度、填料静止高度等因素时多孔球作团相的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用微机回归得最小流化速度、床层压降、床层膨胀高度的计算公式.并和空心圆球为团相的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理解DHX工艺过程并为DHX塔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用DHX模拟软件对DHX塔进行计算,研究DHX塔的工艺特点。结果表明,吸收剂在DHX塔内下降过程中大量汽化,塔内气液相负荷自下而上都逐渐增加。塔内温度、流率、浓度分布受原料气组成的影响较大。原料气中C1/C2越小,塔内各板温度则越低,液相中C3浓度自上而下提高幅度则越大,C3回收率则越高。DHX塔理论板数以4~6块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