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嵩县店房火山角砾岩体西段金成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森坡 《黄金》2008,29(12)
店房火山角砾岩体西段金矿勘查取得突破,新圈定金矿体5条,均赋存在断裂构造中。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化规律和找矿标志,对中深部成矿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金成矿前景较好,预计规模可达中—大型。  相似文献   

2.
新疆普鲁地区位于昆仑铜镍金铅锌成矿远景区之东段普鲁-阿羌-上其汗裂谷成矿带内。本文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对该地区具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及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的潜力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3.
牛山金铜多金属矿位于安徽省南陵县繁南火山岩盆地南缘,金以自然金,铜以黄铜矿形式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内接触带的网脉状石英细脉或似角砾岩中,为浅成热液充填型金铜矿床。本文在分析牛山金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物探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进行了成因探讨,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该矿床具有斑岩体顶部浅成热液型矿床的相关特征。研究结果对以后该地区同类矿床勘查具有一定借鉴作用。牛山矿区内矿化种类多,矿化分布广,含矿层位多。矿化种类有金、铜、铅、锌、银等,区内已发现初具规模的金铜矿化带2个,金矿化体(脉)多层。围岩蚀变多样,有绿泥石化、硅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硫铁矿化等蚀变强烈,揭示区内成矿具多样性,显示本区有着光明的成矿远景,预测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找到中-大型金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
布兰萨拉金铜矿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位于萨吾尔金铜成矿带南缘。该矿床金铜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了查明该区金铜矿找矿前景,通过地质填图及槽探工程揭露,在区内发现金铜矿脉和矿化点32条(处),全区远景资源量金大于20 t,铜达到10 万吨以上,达到大型矿床规模。通过地质勘查前期工作,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是与会聚板块俯冲岛弧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金铜矿床。指出了NE-NEE向断裂、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接触带及位于区内中东部的火山机构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礼县大埝下金矿是礼(县)-岷(县)金矿集中区东段新发现的金矿床,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对于陇南-天水地区或其他具有类似地质情况地区的找金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矿床与中川花岗杂岩体的空间距离、控矿断裂特征、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和现有勘查程度进行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与中川花岗岩体有关,将中川岩体的成矿范围向外拓展了3 km。现有矿体在走向(平面)和倾向(剖面)上都有发展前景,特别是矿体的南西端,矿体厚度大,深部揭露很不充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投入较大工作量,采用钻探与硐探相结合的手段,扩大现有矿床规模。现有矿体属于品位低、规模大的氧化矿体,适合采用大规模机械化露天开采。  相似文献   

6.
哀牢山金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新生代造山型金矿带,形成于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过程中。墨江金矿是该矿带内已发现的大型金矿矿床之一。通过金厂岩体东侧地质勘查,对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进行分析,认为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地层和岩浆岩三者有关。对该区域地质地质勘查工作,在金厂岩体的东侧(简称东区)深部钻探揭露上泥盆系(D_3k)地层中的硅质砂岩及变余粉砂岩(风化)中,有金属硫化物细脉浸染矿化,有较强的金矿化显示成矿信息。通过对墨江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物质来源,成矿规律分析、类比,探讨金厂超基性岩体东侧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祝德平  张晓梅 《黄金》2000,21(8):8-11
平邑县铜石次火山杂岩体区是鲁西黄金发展新区,众多的金矿化体聚于杂岩体的内部及周边,构成了多种定位样式矿化群聚的组合体。本文归纳了该区金矿化类型,并对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金的富集规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达里吉格塘金矿是沟里整装勘查区2013年发现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体的分布严格受破碎蚀变带构造控制,破碎蚀变带均多产于蚀变花岗岩带内,与北西向区域性构造线一致,通过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从成矿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伴生的围岩蚀变类型、组合、形态分布、矿化特征、矿化分带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厘定了矿化体与之匹配的空间关系,总结金矿化体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并对矿区成矿远景作了评价(康恺等,2019)。  相似文献   

9.
孙超  周树亮 《黄金》2004,25(1):11-15
乔拉克金矿区是伊什基里克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最主要的矿化异常集中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浅成一超浅成侵入岩、断裂构造及火山机构构造发育,具有中大型金矿找矿潜力,应进一步加强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主攻矿床类型为火山一次火山岩型金(铜)矿和斑岩型铜钼(金)矿。  相似文献   

10.
康山金矿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内,断裂发育,岩体众多,钼-金-铅锌矿床发育,成矿条件优越。康山金矿受控于EW向马超营断裂带与NE向康山-七里坪断裂带交会部位,分布在深部隐伏的中酸性岩顶部。矿区内蚀变分带既有面状分布,也有线状分布,主要蚀变有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青磐岩化和碳酸盐化等。矿区内矿脉(体)呈NE向展布,具有成群、成带近等间距分布规律。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蚀变及矿化受岩体与脉体联合控制。通过分析区域成矿条件,总结矿区成矿规律,建立了“岩浆成岩(斑岩)成矿(Mo-Cu(Au))-岩浆期后气-液交代蚀变成脉(石英脉)成岩(蚀变岩型)成矿(Au-Pb-Ag)组合模式”,并认为在康山金矿深部或外围可能也存在斑岩型Mo-Cu(Au)矿床。蚀变岩型矿床是区内主要的矿床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1.
平邑县铜石次火山杂岩体区金矿化类型及其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邑县铜石次火山杂岩体区是鲁西黄金发展新区 ,众多的金矿化体聚于杂岩体的内部及周边 ,构成了多种定位样式矿化群聚的组合体。本文归纳了该区金矿化类型 ,并对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金的富集规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李保社 《山西冶金》2012,35(1):28-30,63
通过对双唐红多区所地质背景的分析,简要概述了该区金矿(化)的分布特征及代表矿床的矿化特征,重点从矿源、热源、成矿流体及富集场所等方面阐述和分析了该区金成矿地质条件,并指出该区的成矿前景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小坑金矿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主要构造线为北西走向,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围岩蚀变中矽卡岩化、硅化和毒砂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地球化学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并浅析矿床类型,推测为矽卡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金厂沟金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在吉林省柳河县境内,发现的一处小型金(铜)矿床,其具有明显的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本文对该区火山岩筒的形态、产状、规模、金矿与构造的关系以及矿床(体)的形态、产状、规模、蚀变等特征的认识和研究,总结出了该类型金矿的控矿因素、富集规律及成因。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肃北县豹子沟南铜金矿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期造山带与中祁连地块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区域内成矿地质环境复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通过对该铜金矿地质特征、成矿因素等分析,初步认为豹子沟铜金矿床具有东矿段以金矿化为主,西矿段以铜金矿化为主的特征,延走向看由西向东矿种上具有铜-铜金-金矿化的转换规律,其中金矿化与构造-热液活动作用密切,铜矿化则与区内早期岩浆活动关系显著,构造控矿和岩体成矿专属性是本区成矿的重要特征。基于这一认识,指出了矿区内进一步找矿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旭 《有色矿冶》2015,(2):11-14
详细分析了岗草甸子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遥感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和地球物理条件,并以此为基础评价了外围预测区的找矿远景。认为区内金矿化范围广、金矿(化)体规模大、金品位偏低,成矿地质条件与林家三道沟区十分相似。区内应具备寻找林家三道沟片岩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预计可以探获金资源量。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碾子沟金矿成矿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爱华  刘鹏鹗 《黄金》1996,17(4):8-12
本文根据碾子沟金矿深部及外围找矿研究,对碾子沟金矿所包括的已有矿床和矿化区,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地质因素、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加以研究对比,进而对各矿区进行成矿远景评价,为矿山寻找新的矿段,解决了矿山的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18.
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化)体2条,银、铅、铜矿(化)体各1条。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矿(化)体产状、形态及规模,加里东—印支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热源与矿源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胶莱盆地北缘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胶莱盆地北缘是胶东继招平金成矿带、焦家金成矿带、牟乳金成矿带之后, 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地区。随着蓬家夼、发云夼等大中型金矿的发现, 该区的金矿找矿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分析了该区金成矿地质条件, 对不同矿床类型的金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对比, 并对该区的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姜超  杨素红 《有色矿冶》2022,(4):1-7+11
米家沟地区位于石泉-神河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带中部,区域上已发现了数十处金矿床(点)。通过对区域上典型金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控矿因素、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米家沟地区野外地质调查情况,对米家沟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米家沟地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米家沟地区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典型金矿床对比分析及调查过程中米家沟地区已发现矿化体特征分析,总结出米家沟地区金矿找矿标志,认为开展相应地质工作可以在本区取得金矿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