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公共设施作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室外辅助设施,起着方便人们出行、妆点城市空间、塑造城市特征的作用.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再来探索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更多地发挥公共设施地域性设计的特质,增强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特征.文章从城市公用系统设施、服务系统设施、传播系统设施、景观系统设施四大类分别探讨了哈尔滨城市公共设施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分析,呼吁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不仅要考虑公共设施的功能性,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还要将其功能性与整体性、街区环境、地域文化相结合;通过调研赣南客家城市现有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现状,指出客家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人文因素的缺失,提出赣南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要结合客家文化进行创作,展现客家城市特有的景观面貌与人文风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1)
地域文化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基础,它承载了城市公共设施存在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如果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脱离了这个基础,则会导致公共设施产品失去个性。鉴于此,文章立足于地域文化,从城市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和材料、颜色的选择以及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阐述现代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徐州新城区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城区公共设施中的调查分析在徐州新城区中地域性文化的塑造,并将公共环境设施提升到城市形象的规划,从而创造出独具徐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公共环境设施,为今后徐州新城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童宪 《中外建筑》2013,(9):70-72
一样的城市天际线。一样的方盒子建筑,一样的街道,一样的路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外貌变得越来越相似,仿佛克隆一般找不到特征。多姿多彩的中国地域文化充满了自己的个性与色彩,似乎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正是以此为主题,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地域特色的塑造是城市建设的核心所在,并结合具体设计案例,结合我国公共设施建设要求,力求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存在建设不细致造成城市环境"大而空",缺少人文关怀、无障碍设施不系统,审美品质不高、文化表达不够等问题,提出从基于对人关爱的角度、基于城市文化的因素和基于使用功效的因素3个方面加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域特色元素是公共设施设计中举足轻重的隐性因素,基于地域特色元素进行公共设施设计,既完善并开发了公共设施的实用功能,又体现了城市文化,并延续了地域的民俗传统.本文通过对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其在体现地域特色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提出具有钦州地域特色的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熟,城市软实力的凸显愈发重要。城市环艺设计是展示城市品位与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城市环艺设计同质化现象严重,以西方艺术为主的拿来主义盛行,造成了许多新建公共设施、建筑“千城一面”。地域性文化是千百年来城市所在地区文化的精髓,发掘地域性文化,并将其与现代设计融合,在城市环艺设计中应用,不仅是对地域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城市软实力发展的一张王牌。本文对地域性文化、城市环艺设计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探讨出地域文化在撑死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背景下公共设施的体验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设施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城市环境与人类生活的重要元素。在新的经济模式发展下,人们已经从过去对产品的功能需求阶段跃升为体验阶段,因此公共产品设施的设计导向也由功能的需求提升为情感化的体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城市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将城市文化和体验式设计融入到公共设施产品之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区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空间、文化、交通多重耦合的城市设计策略,试图塑造地域特色鲜明、历史气息浓厚、商业环境优越、公共设施完善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1.
陈鹂 《上海建设科技》2015,(1):10-13,21
为了解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设施缺乏的矛盾,建造了综合性文化设施——嘉祥县文化中心。从总体布局、单体平面、建筑造型等方面介绍了嘉祥县文化中心的建筑设计,重点突出项目的设计理念,解决功能流线及消防疏散问题,在空间、功能、形态与环境之间寻求有机的融合。积极有效地展示了建筑的地域特征,体现了嘉祥城市特色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日趋完善。在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方,在在设施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偏好与利益的不一致,具有显著的博弈特征。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对博弈论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规划中应用的调研,对博弈论的概述以及博弈论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规划中的体现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博弈论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与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清源古城保护与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永胜 《山西建筑》2008,34(12):55-56
从清源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入手,提出了城市在更新整治过程中,应更好地改善旧城的市政、交通、环境设施,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和培育城市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刘亚楠  孙新旺 《园林》2021,(5):57-65
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城市滨水公园的休闲价值,系统研究城市滨水公园公共设施评价体系对于城市滨水公园公共设施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京市月牙湖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借助模糊综合评价以及IPA分析2种方法,探究滨水公园公共设施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得出,月牙湖公园的公共设施建设的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交通服务设施、卫生设施、信息标识引导设施、游憩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并提出提升内外交通便捷性、完善配套游憩设施、改善无障碍卫生设施、提升公园标识引导系统、重视游客游憩安全5个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存在点缀了城市的整体景观形象,凸显了地域性的文化特征,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因此在城市中占有非常重点析地位。然而我国大多数城市公共设施的现实状况并不容乐观,针对于此,笔者通过对重庆市解放碑十字金街的实地调研,分析和总结了城市公共设施现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与管理、维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明城市。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形象的就是这个国家和城市的建设。城市建设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彰显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然而,旅游文化景区是受人为保护的,它的历史脉络确实隐含于城市的发展中,内涵的体现并不是平铺直叙的。对于旅游文化景区这个概念性存在的公共开放空间,我们设计公共设施的目的就是要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人文脉络与地域特征的记忆。从而延伸整座城市的独特潜质与性格。旅游景区内的公共设计不应该仅体现其功能性,它们的存在也应该体现地域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保障性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为例,从城市和居住区两个空间层面,实证性地解析了保障性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特征:城市层面,市级社会性公共设施之于保障性住区空间不可达;居住区层面,公共设施在配建和移交、供应环节均存在显著的供应易质、供应时滞、供应不足的问题。建议城市政府在保障性住区建设中要特别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该以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为原则,体现公益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城市追寻特色化的实现提供了便利。公共设施不仅应满足人们对功能的需求,还应在外形上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使人们在使用公共设施时身心愉悦。本文就城市公共设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阐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设施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型城镇化和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背景下,从社区认同感培育入手,可以有效建构社区文化,有助于形成基于特定地域的城市文化基本单元。综合国内外不同学科的研究,"参与"、"互动"是培育社区认同感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不同学科对比研究法和社区居民深度访谈法,以厦门市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两类典型社区为例,探讨社区认同感培育策略。本地人口社区核心在于提升公共设施与空间的需求供给,通过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构筑互动平台。外来人口社区因人群异质性与流动性特征,核心在于转变管理模式、实现均等化设施服务,构筑社企共建互动平台,积极发挥企业在组织活动和提供服务中的作用,营造温暖的社区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公交车站是现代城市的重要设施,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品位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城市公共设施的标志之一。研究太阳能公交车站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对利用新能源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也为太阳能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公共设施总结经验。以公共设施为设计先导,推陈出新,用设计改善城市环境,保证资源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