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门窗》2019,(10)
信息可视化视觉设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传达方式。设计者要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反思,摒弃那些影响信息可视化视觉设计的不利因素,使设计更加精确和完美。同时,要不断追求创新,捕捉设计灵感,才能为大众呈现出情感丰富、独具魅力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80-83
文章首先介绍了信息可视化的概念与发展现状,然后对动态视觉语言的数据、文字、图形、色彩、动态影像5个构成元素进行研究,接着分析了动态效果在信息可视化设计应用中的表现特征和利弊关系,最后总结了动态视觉语言在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简洁化、图形化、节奏化和交互性的设计原则以及"动态"的不同呈现方式及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
如今,一个大规模采集、存储、分享数据的时代即将来临,网络所提供的庞大信息和应用数据具有复杂性高、流动性强等特点。如何才能让信息可视化设计将庞大的数据库变得直观、易懂,帮助搭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这就体现出互联网平台思维的价值所在。文章在研究信息可视化设计的类型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信息可视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互联网平台思维的角度提出创新实践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可视化是当前社会非常重要的技术,能把抽象的数据符号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文、动画等形式,应用领域越来越多。以GIS工具软件的可视化设计为例,从数据信息、编程语言、用户界面三方面切入,就其可视化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传达来解决问题。用户如何选择,行为受怎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设计中的信息表达程度。因此,信息可视化设计成为提高设计质量,把握信息品质,引导用户行为及心情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罗尧治  钟舟能 《钢结构》2012,(4):16-21,52
健康监测系统已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大型结构中,并获得了海量的监测信息。如何将所得监测信息以及数据处理结果实时、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渐渐成为一个新课题。针对大型结构健康监测中产生的种类多、数据量大的监测信息,提出了监测信息可视化系统的设计目标,构建了可视化系统框架,实现了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并利用本系统对国家体育场钢结构的监测信息实现了实时处理与动态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5)
数据信息可视化就是把数据、知识等转化为一种视觉的形式。把这一理念应用在动物园的导向识别系统中,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便于游客游览,也方便了管理者的管理。动物园可以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探究导视系统信息的可视化设计,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基于此,该文作者以广州动物园为数据取样和教学实践基地,探讨动物园导视系统信息可视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4)
在艺术教育专业中,艺术设计专业是综合性专业学科,而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信息可视化设计作为独立的专业科目,在中国各院校的开设并不算早,其实践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文课题组成员就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两方面进行归纳、整理、论证,并针对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教学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医院建筑设施设备管理平台的功能需求,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开发设计医院建筑设施设备管理平台,并介绍平台的可视化、精细化、信息集成等建设目标。然后阐述平台的设计,主要包括逻辑架构设计、业务架构设计和模型信息设计等内容。最后应用JAVA、WebGL等开发技术,实现设备告警、可视化展现、设备电路逻辑拓扑结构查看、设备定位和查找等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承担的《高速铁路建设及运营综合仿真服务平台建设》课题通过验收。该平台是基于铁路沿线高精度、海量、多源异构的地质地理信息和工程信息,集成信息技术与铁路专业技术,以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对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全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供综合仿真技术服务,最终实现在高铁勘察设计阶段以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改变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与展示;在建设管理阶段用可视化管理平台取代传统  相似文献   

11.
徐浩  张洋 《山西建筑》2012,38(2):287-288
对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了简要概述,重点从可视化、智能化、连续性等多个方面剖析了建筑信息模型对设计工作的影响,克服了传统设计工具的不足,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5)
将可视化教学设计理论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内容设计,就是结合专业特点对可视化形式进行充分的表达。采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擅长的图形、图像和符号语言,借助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加工,对课程语言、文字描述等进行可视化说明,有利于学生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生动、快速地理解教学设计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归纳了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优势和特点,包括参数化设计、可视化设计、碰撞检测、安装模拟等,分析BIM技术在给排水三维信息模型建立与可视化表达、参数调整与模型自动渲染、给排水管道结构冲突问题自动检测、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模拟与进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了当前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优化应用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基基础设计往往通过勘探手段获取地层信息并通过一维、二维图件形式来抽象地了解建筑场地的土层分布状况。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引入三维地层可视化技术可更加形象、全面地展示地层分布情况。本文对三维地层可视化过程及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成功将该技术应用到地基基础设计之中,为基础布置和地基基础标高系统的校核提供了方便,也有效降低了地基基础设计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6)
"地铁施工监测信息管理及安全预警系统"能让地铁施工监测信息实现可视化管理,并能就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技术保障让地铁轨道线路、土建工程施工等做到有效的监测管理。本文将就地铁施工监测信息管理及安全预警系统进行探讨分析,以其管理目的、设计原则、功能划分等来为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品牌不断扩大传播媒介,公共空间给品牌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文章分析了公共空间中品牌可视化的现状,通过品牌在公共空间中的视觉表现形式如导视系统、环境信息图形、色彩、材质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实践案例来论述公共空间中品牌可视化的思考路径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数字化信息集成的载体,贯穿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指导建筑与结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基于BIM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在可视化设计、参数化设计和协同设计中的应用及工作机理,详细阐述了参数化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参数化建模、多方案优化设计、创建分析模型、自动出图以及工程量统...  相似文献   

18.
朱曦 《城市勘测》2021,(3):126-129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其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具备极高的研究利用价值.文化地图作为有效的空间地理信息可视化手段,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能够较好地呈现红色文化信息,创建一种红色文化的全新认知途径.以上海红色文化系列地图为例,对采用地图形式对红色文化进行可视化表达的优势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红色文化地图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具体内容和设计特色,以期为红色文化类地图的设计编制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研究现状和独立核算现状,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和作业成本法,探讨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成本分类和认定标准;并重点从增量成本计算、表现形式和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三个角度设计绿色成本可视化方法。在可视化的基础上,提出增量成本可视化在绿色技术方案比选、成本信息披露和成本考核等方面的应用策略,旨在加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矿山工程设计工作也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矿山设计和管理过程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借助于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的软件,可将矿山的三维模型进行精准的绘制,然后将其中的煤岩体空间情况清晰地展示出来,也就可以在后续的矿山开采及利用的过程中获得更为精准的信息,揭露煤层本质的信息,为矿山三维模型的优化奠定基础,为后续工作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